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從歷史學思考: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連寫了幾篇「看歷史學XX系列,為各位詳述透過歷史科,我們是可以學到不少畢生受用的技能的。

不過,最重要的技能,還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題目:學會思考,提出問題。

坦白說,若只是隨便的提出一個問題,是沒有難度的,也不用學習的;然而,要提出一些有意思的、相關的,而且是核心的問題,不是容易的事了。

在中史教科書裡,有不少的課題,看似早有定論;可是,這個真是「定論」嗎?真的沒有再思考的空間嗎?

 

l   秦始皇對匈奴的攻守問題

筆者曾看過某本歷史書,對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不久後,便對匈奴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又說他修築萬里長城是「濫用民力」,是「不施仁義」,最終招致速亡。

對於這個問題,一般教科書都是這樣說的。

不過,這是恰當的評價嗎?

評論者只是從人民的角度,而且抽離客觀環境來評論秦始皇,實在有欠公允。

當日,匈奴來侵犯國境,就是因為中原內亂,才有機可乘。

現在,中國統一,內部已穩定了,難道還要忍氣吞聲,任由匈奴繼續侵擾邊境嗎?

再者,後來的漢高祖劉邦,不是在建國不久,便對匈奴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嗎?(結果被匈奴大敗,圍困在白登,才有和親的消極對策。)

明太祖朱元璋,不是剛在南京建國後,仍對北方用兵,致力把蒙古人趕回老家嗎?

由此看來,說秦始皇不應對匈奴發動戰爭,只是抽離事實,作純粹的空談。

退一步而言,秦始皇修築長城,某程度上,是對匈奴侵犯的「消極抵抗」,已是盡量減低「對付外患的成本」,可是,又被人批評為「濫用民力」。

面對匈奴入侵這一個長期威脅中原安全的大患,積極的反擊,被人視為妄顧人命;消極的築城防守,又被人視為濫用民力。

若易地而處,那些批評秦始皇的人,有會有何良策來處理匈奴的問題?

 

l   隋文帝易儲的問題

一直以來,教科書上都說隋文帝「易儲失當」。

究竟這個批評合理嗎?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歷史現場」。

首先,我們要明白隋文帝「易儲」,其實是迫不得矣的。

當時,太子楊勇喜愛奢華,又多近女色,所作所為,均令到文帝和獨孤皇后的不滿,最後在屢勸無效之下,才無奈地廢除他太子之位,而另立楊廣為太子。

這時的楊廣,在各方面的表現,都較楊勇勝一籌。

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父母兼國家的領導人,會甘心立一位現在已任性妄為的不俏子做皇帝嗎?

既然有一位比楊勇更適合的人選(楊廣),又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何不改立他為繼位人?

難道,明知在「可以預見」的情況下(楊勇無心政治,沉迷享樂),還會堅持由他接任嗎?

相信,一位有理性的君主,在考慮未來的繼位人時,都會作出「合符常理」的選擇:改易儲君。

至於,「易儲」是否「失當」,則是另一回事。

我們之所以說文帝「易儲失當」,完全是「事後孔明」的評論。

因為,當時的楊廣,根本沒有顯露出「狐狸尾巴」,把他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後來,當他正式成為「太子」後,「狐狸尾巴」終於顯露出時,文帝曾想廢黜楊廣太子之位的,可惜未能成功吧。

還有,楊廣繼位後,他會怎樣做?會否因此而亡國?這些完全不是文帝在當時可以預知的,只是後來的史家,見到煬帝的失政導致亡國,才會有現在「易儲失當」的評價。

再者,我們認為文帝「易儲失當」,是建基於一個假設,就是楊勇是一位好皇帝(就算不是好皇帝,也不會是一位亡國之君)。

從楊勇身為太子時的種種表現來看,這個假設會成立嗎?

這些對楊勇的「認同」和對楊廣的「否定」的「既定立場」,真的符合當時(文帝考慮應否易儲時)的客觀事實嗎?

擔當事後的審判官永遠都是容易的;然而,這個判決是否就是對歷史人物合理的評判呢?

以上的兩則雜論,只是筆者個人的淺陋之見,絕對不是甚麼史學評論。

然而,筆者想在此作出一個「示範」(不自量力),就是:

歷史科,實實在在是一個極需要運用思考、分析來學習的科目。(而讀歷史的趣味亦在於此)

在不少的歷史議題裡,我們都有不少思考的空間可供發揮,只要大家肯動動腦筋,以史實作理據,作出合符邏輯的分析和解釋就可以了。

當然,要培養思考及批判的能力,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學習,可是,無容置疑,歷史科是鍛煉出敏銳思考的磨刀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