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問答題精選


甲部:

1.你們認為周武王應否推行分封?試參考資料,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5)

如果認為周初應推行封建制度,可參考以下重點:

Ø      周滅商後,殷人勢力尚未完全消滅,因此武王封武庚於殷,以示安撫殷遺民。

Ø      當時周的實力不足以控制殷人和東方所有部落,分封功臣和宗親,一方面可收監視殷商、屏藩王室之效,另一方面可作酬報,答謝他們助周滅商,並加強王室與他們的關係。

Ø      封建能以「興滅國,繼絕世」的口號,重建過去已被人滅掉的部落或諸侯之國,因而得到大眾的擁護,樹立周天子的權威。

Ø      三監之亂的發生,是由於武王早崩,三監不滿周公輔政所致,並非封建本身的問題。

如果認為周初應推行封建制度,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周室封武庚於殷,以示安撫殷遺民。但武庚於成王時起兵叛亂,反映封建不但未能安撫殷民,消除殷民對周室的敵意,且使殷人勢力得以保存,伺機作亂。

Ø      三監聯合武庚及東夷諸族作亂,反映封建未能達致以宗室屏藩周室的目的。

Ø      東方地區還沒有大定下來,有些諸侯仍不能赴任。


2.參考資料後回答問題:


觀點一:周初推行封建是明智的決定。

觀點二:周初推行封建是不明智的決定。

你較同意哪一個說法?試據史實抒發己見。(10)

如果認為明智,可以參考以下各重點:

Ø      可以指出當時周的實力不足以控制殷人和東方所有部落,透過推行封建,可以有監視殷民、屏藩周室、酬報功臣、籠絡人心等作用,有利周室的管理。

如果認為不明智,可以參考以下各重點:

Ø      可以強調分封殷人使其勢力得以保存,伺機叛亂。三監作亂,並未能發揮屏藩周室和監視的作用。埋下日後地方叛亂的伏線。


註:必須採用「雙軌式」作答,即是學生不論同意哪一個觀點,答案都必須包括以下兩部份:

同該觀點的理由是甚麼(用史實說明支持)

反對另一觀點的原因是甚麼(用史實或推論方式證明)

若答案只有(1)而沒有(2),則最多只能給6分。


3.你認為孔子的政治思想可否解決春秋時代的問題?試抒己見。(10)

如果答能夠,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當時貴族漸多僭禮,孔子的「正名」就是要求恢復周禮法度,自天子至平民都應安守本分,不能僭越,以重建社會秩序。

Ø      當時列國都君都在增強國力,增加徵兵徵稅備戰,又嚴懲人民,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君修養德性,用賢德來教化人民,他也反對用苛刻刑殺的手段來統治人民,這可改善人民的生活。

Ø      當時是霸政局面,講求實力,強國兼併弱國,孔子反對軍事擴張和兼併戰爭,認為人類政治的最高理想是「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這可減少戰爭為人民帶來的苦難。

如果答不能夠,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當時貴族漸多僭禮,孔子的「正名」要求自天子至平民都應安守本分,不能僭越,但貴族都在爭權奪利,提高享受,難以循禮做事。

Ø      君要盡快增強國力,所以增加徵兵徵稅備戰,又嚴懲人民,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君應以賢德來教化人民,也反對用苛刻刑殺的手段來統治人民,但教化需時,效果在短期內並不明顯。

Ø      當時是講求實力的霸政局面,強國兼併弱國,孔子反對軍事擴張和兼併戰爭,要求達到「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無疑是與君擴張國土的要求相違背,君不會奉行。


4.有謂「秦始皇焚書坑儒對學術發展所帶來的禍害,還不及漢武帝獨尊儒術對學術思想的抑制來得嚴重。」你同意嗎?試參考資料五和六,抒發己見。(15)

如果答同意,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秦始皇下令焚書,包括儒家經典《詩》、《書》、百家語,可見秦始皇不欲人民接觸有關政治理念的書籍。

Ø      又焚燬史書,這是不希望六國遺民因接觸各國歷史,而興起復國念頭。

Ø      焚書令總不能完全焚燬天下間所有典籍,而事實證明,人民有私藏典籍的例子;焚書令也不能將讀書人的腦袋燒掉,他們的知識可以流傳,後來更將典籍內容默寫出來,不致令所有典籍消失。

Ø      至於坑儒的措施,當然十分殘酷,令戰國以來的自由思考風氣打破,但是,秦亡以後這情況就不再存在。

Ø      相反,漢武帝獨尊儒術,令儒家學說成為一尊,讀書人為求進仕,自然只研習儒家經典,令諸子百家的思想受到壓抑,大大打擊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

如果不答同意,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秦始皇與漢武帝在學術文化方面的影響,應以他們施行的政策來分析:秦始皇強行壓制學術的發展,將各家書本典籍燒燬,這無理的措施,令讀書人不再妄言各種學說。

Ø      漢武帝卻提供了上進的途徑,讓精通儒家經典的讀書人可以任官,不失為積極的措施;此外,由於鼓勵儒家學說的發展,兩漢的經學發展特盛。

Ø      儒家學說以外的其他學說仍可以在民間流傳及修習。


5.有言秦始皇乃「千古一帝」。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試根據史實加以評論(15)

如果同意,可以參考以下論點:

Ø      秦始皇能當得起「千古一帝」的評價,首先秦始皇實施中央集權,取消分封制度。

Ø      由於在秦之前沒有實行中央集權,秦始皇實行了一個全新的政治制度,這是中國第一人。

Ø      在中央集權中設置郡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衝、統一貨幣等,對後世有正面和深遠的影響。

Ø      中央集權制度更成為後世政權所依從的模式,開創了新的政治文化,為歷代沿用,堪稱「千古一帝」。

如果不同意,可以參考以下論點:

Ø      所謂「千古一帝」,是有正面表揚的意思,但秦始皇討伐匈奴、築長城、建馳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引致民窮財盡,受到後人批評,故不符合表揚的原則。

Ø      秦始皇坑殺儒生,控制思想,控制言論,阻礙了學術思想的發展,行為殘暴,不值得表揚。

Ø      他又把許多文獻古籍燒燬,不利中國文化的傳承,對文化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反而是「千古罪人」。

Ø      他又以法治國,利用嚴刑推行暴政,人民動輒觸犯法律,令民怨沸騰,最後引致陳勝、吳廣起義,加上賦稅繁重,使人民受苦,這樣殘暴的行為,根本不配稱為「千古一帝」。


6.有指秦朝速亡主要是秦始皇施行暴政的惡果。你同意此說法嗎?試抒發你的意見。(15)

如果答不同意,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我認為秦朝速亡,不是秦始皇的暴政所導致,而是秦朝中央政府內亂的結果。

Ø      除秦朝以外,後來元朝時蒙古人統治漢人,亦是施行高壓統治的暴政,但國祚能夠延續近百年。可見施行暴政不一定會導致朝代速亡,只要執政者權力穩固,有足夠的鎮壓力量便可以。

Ø      秦末動亂中,對秦朝統治造成致命威脅的不是暴亂民眾,而是六國貴族。如果沒有具有聲望的六國後人領導,民眾不過是一盤散沙,像陳勝、吳廣等等,很快就被撲滅。

Ø      秦之速亡,主要亡於中央政府內亂。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發動政變,殺扶蘇、蒙恬,立二世;其後趙高殺李斯,子嬰殺趙高;宮廷內亂不絕,根本無法集中力量控制動亂的政局。假如始皇較長壽,或者由扶蘇繼位,蒙恬在世,動亂的局面即使發生,亦較容易平息。

Ø      我不同意秦朝速亡是秦始皇施行暴政的惡果,因為始皇有足夠的鎮壓力量。事實上,中央政府內亂令秦朝失去鎮壓力量,才是秦亡的關鍵所在。


7.你認為漢武帝的施政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試參考資料並根據史實加以評論。(15)

如果認為漢武帝功大於過,可以從以下各點說明:

Ø      獨尊儒術,統一思想,維護政治上的統一。而儒家思想亦成為中國正統思想,所提倡的仁義忠孝深入人心,成為道德規範。

Ø      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並加強地方監察,鞏固政權。

Ø      興學育才,行察舉制,重用士人,形成士人政府,打破政權由宗室、功臣壟斷局面,令政權較前代開放。

Ø      推行新經濟政策,抑制商賈,增加政府收入,國力增強。

Ø      南征北討,宣揚漢朝的聲威,並擴大了中國的版圖。

Ø      漢武帝頻頻對外用兵、揮霍奢侈,為史家所詬病,但他晚年能及時痛悟,罷西域輪台的屯戍,並積極勸課農桑,與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禍」,所以漢武帝是功大於過的。

如果認為漢武帝過大於功,可以從以下各點說明:

Ø      新經濟政策雖沒有向百姓大幅加稅,但也沒有改善民生,解決土地兼併問題,而鹽鐵專賣等政策更有與民爭利之嫌,使經濟發展受到阻礙。

Ø      南征北討雖解除匈奴等少數民族對中國的威脅,並擴大了中國的版圖,但武帝沒有適可而止,最終流為窮兵黷武,使「海內虛耗,人口減半」,可謂得不償失。

Ø      除頻頻對外用兵外,武帝又揮霍無道,經常巡遊、祀神、封禪和修築宮殿,令國庫空虛,民變四起。

Ø      創立內朝雖有助加君權,但當君主未能有效行使皇權時,權力容易落入外戚和宦官之手,埋下日後戚宦干政的禍根。

Ø      漢武帝晚年雖及時痛悟,與民休息,但國力已大不如前,加上獨尊儒術抑制學術自由,所以漢武帝是過大於功的。


8.有人認為「漢武帝較秦始皇更加值得稱頌」。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己見。(10)

如果選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在文治和武功上都有驕人的表現,例如他透過推行設立內朝、建立士人政府、執行推恩令、設立刺史等,來加君主集權和中央集權,解決了漢初以來的種種問題。

Ø      為後世取法:漢武帝建立的內朝制、士人政府和獨尊儒術等措施,為後世所沿襲,對往後中國歷史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Ø      國威遠播:武帝在位期間,東征西討,建立了中國基本的版圖,又成功地抗擊匈奴。又派張騫通西域把漢朝的國威帶到西域地方。

Ø      重農抑商:漢武帝推行新經濟政策,實行重農抑商,對過份發展的商人作出適當的控制,為前人所未有。

Ø      相反,雖然秦始皇在文治和武功方面也有不少值得稱道的成就,然而,他濫用民力,嚴刑峻法,終於導致國家速亡,犯了嚴重的過失,功不抵過。

如果選答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建立中央集權:秦始皇是首位建立中央集權皇帝制度的君主,影響中國歷史二千多年。

Ø      建立統一制度:秦始皇除了統一中國外,推推行一連串統一措施,如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影響深遠。

Ø      建立基本版圖:秦始皇東征西討,基本上確立了中國的版圖。

Ø      抗擊外族: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並派蒙恬派五十萬大軍抗擊匈奴,確保了中原的安寧,有保境衛國之功。

Ø      雖然,秦始皇在位期間濫用民力,而且以嚴刑峻法治國,但是在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反而是二世無能,才斷送大秦江山,故速亡之罪,不在始皇身上。

Ø      相反,漢武帝有不少的施政也是沿襲秦始皇或建基於秦政之上,例如中央集權,抗擊匈奴等。況且,漢武帝本身也有不少失政,例如好大喜功,對外過度擴張,導致民窮財盡,晚年沉迷迷信思想和宮廷內亂(巫蠱之禍)等。而且,設立內朝、獨尊儒術等措施對後世歷史也有不少負面影響,相對而言,秦始皇較漢武帝更值得讚頌。


9.有謂「秦始皇焚書坑儒對學術發展所帶來的禍害,還不及漢武帝獨尊儒術對學術思想的抑制來得嚴重。」你同意嗎?試抒己見。(15)

如果答同意,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焚書令總不能完全焚燬天下間所有典籍,而事實證明,人民有私藏典籍的例子。

Ø      焚書令也不能將讀書人的腦袋燒掉,他們的知識可以流傳,後來更將典籍內容默寫出來,不致令所有典籍消失。

Ø      至於坑儒的措施,當然十分殘酷,令戰國以來的自由思考風氣打破,但是,秦亡以後這情況就不再存在。

Ø      漢武帝獨尊儒術,令儒家學說成為一尊,讀書人為求進仕,自然只研習儒家經典,令諸子百家的思想受到壓抑,大大打擊了其他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

Ø      後世君主均仿效漢武帝的做法,推崇儒學,使儒學成為了君主的統治工具,失去了獨立的學術發展空間。

如果答不同意,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秦始皇強行壓制學術的發展,將各家書本典籍燒燬,這無理的措施,令讀書人不再妄言各種學說,對學術發展無疑造成嚴重的影響。

Ø      焚毀令頒佈後,使到原有的書籍被毀,令學術文化的傳承受到嚴重的破壞。

Ø      坑儒令大量有學識的人士死去,嚴重地影響了學術的傳播。

Ø      漢武帝的尊儒提供了上進的途徑,讓精通儒家經典的讀書人可以任官,不失為積極的措施。

Ø      由於鼓勵儒家學說的發展,兩漢的經學發展特盛。

Ø      儒家學說以外的其他學說仍可以在民間流傳及修習。


10.秦始皇和漢武帝皆為雄才大略的君主,對中國歷史發展各有貢獻。你認為他們哪一位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最大?試抒發你的意見。 (25)

Ø      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拓土,不僅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皇朝,也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Ø      他廢封建,行郡縣,集權中央,既結束了周代諸侯各自為政的局面,也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開創後世中央集權的先例。

Ø      秦始皇推行的各種統一措施如統一文字、法律和貨幣等,加速了各民族間的融和,有助於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壯大。

Ø      而秦的官制、朝儀、律法亦成為後世各個朝代仿傚的藍本。

Ø      漢武帝很多措施都在秦始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開創性大有不如,故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較大。

如果認為漢武帝對中國歷史發展貢獻較大者,可考慮以下各點:(25)

Ø      漢武帝建立士人政府,獨尊儒術,從此儒家學說盛行不衰,成為中國二千多年的正統思想,影響深遠。

Ø      他設立五經博士、博士弟子員和察舉制度,使平民有機會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員,甚至躍登為卿相,打破以往貴族、功臣、軍人壟斷政治的局面,開後世選才制度的先河。

Ø      新經濟政策如平準均輸法、鹽鐵酒官賣等,亦為後世所仿傚。

Ø      秦始皇統治手段暴虐,功不抵過,實難以和漢武帝相提並論。


11.對於東漢末出現戚宦相爭的局面,你認為君主還是太后應該負上較大的責任?試根據史實加以評論。(15)

如果認為君主應該負上較大責任,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東漢光武帝為加強皇權,於是刻意削弱三公權力,將權力轉移至內朝的尚書台。

Ø      當皇帝年幼或沒有能力行使皇權時,外戚和宦官便借與皇帝親近的便利,操控內朝,把持朝政,導致東漢後期外戚、宦官輪流挾主專權的後果。

Ø      東漢和帝開始,多幼君繼位,當君主稍長不甘受外戚控制時,便借助宦官來剷除外戚。

Ø      皇帝奪回權力後,大多封賞並縱容宦官,使宦官得以擅權,干預政事。

如果不同意「戚宦相爭是導致東漢衰亡的主因」,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東漢和帝開始,君主多為外戚的傀儡。外戚多藉擁立年幼君主,以便左右朝政。

Ø      假若外戚擁立年長的君主,又或是在君主成年後把權力歸還,君主便不用借助宦官之力來剷除外戚,奪回政權,這樣戚宦相爭的局面便可避免。

Ø      當外戚獨攬軍政大權,權傾朝野時,太后未有限制他們擴權,使外戚跋扈囂張,目無皇帝,以致皇帝非除去他們奪回權力不可。


12.你認為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試據史實抒發己見。(15)

如果認為功大於過,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漢化政策,促成了鮮卑族與漢族之間的融和;發展均田制度,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鼓勵宗室與士族的通婚,打破了鮮卑族與漢士族的隔閡;因為推行漢化,故重用漢人,有利漢人地位的提升,有助管治。

Ø      有言漢化政策引發鮮卑族的內部矛盾,產生分裂;族人因感染不良的風氣,日漸腐化,失去原有的勇武強悍風尚。

Ø      從整個民族發展史來看,漢化政策有助鮮卑族進一步與中原文化的距離拉近,而且有助日後歷史之發展。

如果認為過大於功,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漢化政策引發鮮卑族的內部矛盾,產生分裂;族人因感染不良的風氣,日漸腐化,失去原有的勇武強悍風尚。

Ø      有言漢化政策,促成了鮮卑族與漢族之間的融和;發展均田制度,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鼓勵宗室與士族的通婚,打破了鮮卑族與漢士族的隔閡;因為推行漢化,故重用漢人,有利漢人地位的提升,有助管治。

Ø      從鮮卑族本身的發展來看,漢化政策差不多把整個鮮卑族摧毀,不但製造了分裂,而且也令原有的強悍尚武精神消失,對民族的發展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


13.有謂隋朝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試援引史實論證其觀點。(15)

如果同意隋朝亂亡之兆起自文帝,可以考慮以下重點:

Ø      不恤民命,晚年奢侈享樂:史稱文帝儉約,又稱隋代廣設倉窖,府庫富盈。事實上文帝聚斂財富,吝嗇不仁。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沒有開倉賑濟災民,只令百姓到洛陽(一說山東)就食。另一方面,文帝為享樂,下令建仁壽宮和十二行宮,耗費人力物力,更有數萬丁夫因建仁壽宮而被勞役至死。可見文帝時已出現「國富民貧」、百姓苦於徭役的亂亡之兆。到煬帝時這種情況更為明顯。煬帝不恤民命,大肆聚斂財富,供自己享樂之用,大興土木,濫用民力。隋末府庫所存雖豐,百姓卻生活困苦,遂生民變。此亂亡之兆,可謂起自文帝,成於煬帝。

Ø      輕啟邊釁:開皇十八年,高麗王率兵萬餘人侵擾遼西,文帝以三十萬兵征高麗,結果卻損兵折將,死者十之八九,無功而還。此次征戰令隋元氣大傷,已見亂亡之兆。煬帝時變本加厲,於大業八年至十年先後三次遠征高麗,每次徵兵百餘萬。結果三次皆無功而還,傷亡慘重,以致民怨四起。受征高麗打擊最深的山東、河北一帶的人民首先起義。如果說征高麗是民變迭起、終致亡國的導火線,其根源早見於文帝朝。

Ø      嚴刑峻法:開皇初年,文帝曾頒布《開皇律》,刑簡政寬。但文帝晚年以嚴刑峻法治國,常法外施刑。臣民常因小罪而受重罰,如盜邊糧一升以上者處死,三人共盜一瓜處死。文帝又常在廷上杖打或鞭笞大臣,如君才因上言觸怒文帝而被笞殺。文帝的嚴刑峻法令臣民人心惶惶,怨聲載道,已見亂亡之兆。煬帝暴虐,繼續以嚴刑峻法治國,大臣動輒得咎,不敢進諫,百姓亦深受其害。這一亂亡之兆,亦是起自文帝,成於煬帝。


14.你認為藩鎮割據與宦官為禍,何者對唐末政局的危害最大?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5)

若認為是藩鎮割據對唐末政局的危害最大的,可強調以下理由:

Ø          具體說出藩鎮擁兵抗命,對唐室造成軍事威脅,為禍最久的情況,例如在中央勾結宦官,在地方發動兵變,導致兵禍連年、民不聊生等,並以唐亡於藩鎮朱溫為例,說明其危害最大。

Ø          相反,宦官雖然掌握禁軍,並多次廢立君主,但無意滅唐,仍以李氏作傀儡皇帝;而且,唐亡的直接原因是宰相崔胤引外藩朱溫入京誅殺宦官造成,由此證明宦禍危害不及藩鎮。

若認為是宦官為禍對唐末政局的危害最大的,可強調以下理由:

Ø          宦官掌禁軍,隨時廢立甚至弒殺君主,而且宦官擔任樞密使,控制朝政決策,他們對內結納朋黨,對外勾結藩鎮,造成朝政混亂和中央難平藩鎮割據;在地方上,宦官利用宮巿制度,略奪民財,令民生困苦。可見宦官為禍遍及中央與地方。

Ø          相反,雖然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於中央,但是只屬少數,還有其他對唐室有貢獻的藩鎮,例江南型藩鎮確保江南地區的穩定,有助維持晚唐的經濟。雖有謂唐朝亡於外藩朱溫的手中,然而,朱溫得以入京平宦官及篡位,也是由於昭宗時的宰相崔胤欲誅除宮內的宦官所致;若沒有宦官問題,朱溫也不會有機會入京平亂。因此,宦禍危害遠較藩鎮為大。


15.你認為何者的政策最為可取?為甚麼?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5)


秦始皇:焚書坑儒     漢武帝:獨尊儒術     隋文帝:開科取士

答案參考如下:


君主

可取

不可取

秦始皇

用高壓手段強制百姓服從,簡單、直接、有效。

高壓手段引起極大的反感,導致秦朝速亡。

漢武帝

用懷柔手法,誘使士人心悅誠服,手段高明。

令平民有機會入士,吸納人才。

扼殺了其他學派的思想。

儒學變成了得到利祿的工具,失去學術的獨立精神。

導致日後累世公卿的士族出現,造成社會分化和不公平的現象。

隋文帝

用懷柔手法,誘使士人心悅誠服,手段高明。

令平民有機會入士,吸納人才。

消除門第,打破世族壟斷政壇的局面。

為日後各朝取法,成為重要的選才方法。

扼殺了其他學派的思想。

儒學變成了得到利祿的工具,失去學術的獨立精神。


學生無論認為哪一位君主的政策可取,除了列舉史實說明之外,還要說出其他兩位君主的政策為何不可取,以雙軌式論述。


16.北宋史家司馬光認為李林甫專寵固位的陰謀是導致安祿山作亂的根源。你認同這一說法嗎?試援引史實抒發己見。(15)

如果同意李林甫專寵固位之謀是導致安祿山作亂的根源,可以考慮以下重點:

Ø      胡人帥邊:舊史多認為胡人性格剛烈,喜以武力解決問題,易生叛變,認為胡人帥邊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而胡人帥邊正是李林甫的建議。唐初邊帥立功可入朝為相,但邊帥若不懂文墨,則不能入朝為相。資料一明確指出,李林甫是為了杜絕邊帥入相之途,才建議重用不懂文墨的胡人為邊帥。從此邊帥不入朝為相,李林甫遂得以久居相位十九年,實現了他專寵固位的目的。而邊地則出現「各道節度使盡用胡人」的情況,其中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最終爆發安史之亂。

Ø      重用安祿山:資料一指玄宗聽信李林甫之言,才「開始重用安祿山」。李林甫的建議為安祿山的晉升開了方便之門。安祿山自天寶元載任平盧節度使,久任此職十四年,後又兼范陽、河東節度使。他不斷招兵買馬,擴張勢力,如資料一所說:「精兵都戍守北邊,天下之勢偏重」,最終導致安史之亂。開元末年至天寶年間,李林甫專擅朝政,權傾朝野,操控文臣武將的選任,安祿山能長期身兼三鎮節度使,與李林甫的提拔和重用不無關係。他認為安祿山不懂文墨,為人笨拙,不能與自己爭相位,才讓玄宗重用安祿山。資料二中王壽南雖然認為以胡人帥邊有其道理,但對於李林甫重用安祿山的機動亦覺得「其心可誅」。

Ø      回應王壽南的看法:資料二中,王壽南認為李林甫重用安祿山並不違反當時的政治習慣,指出唐初便重用蕃將蕃兵。不過,唐初邊帥往往選忠厚名臣出任,立功則入為宰相,人選仍以漢人為多。自李林甫建議後,胡人帥邊才成為普遍現象。所以王壽南之說並不完全正確。王仲犖《隋唐五代史》指天寶六載前後,除劍南節度使外,東北、西北邊鎮節度使多由胡將充任。胡人好勇鬥狠,邊地民風強悍,易生叛變。安祿山久居邊帥之職,掌北方三鎮精兵,擁兵自重,最終引發安史之亂。

如果不同意李林甫專寵固位之謀是導致安祿山作亂的根源,可以考慮以下重點:

Ø      胡人為邊帥並非亂事爆發的主因:舊史多認為胡人性格剛烈,喜以武力解決問題,易生叛變,認為胡人帥邊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進而將建議以胡人帥邊的李林甫視為禍首,資料一即持這種說法,其實此說並不恰當。當時節度使尾大不掉,即使節度使是漢人,也難保不會起兵叛變。另一方面,正如資料二所說,唐初已重用蕃將蕃兵,人數多而且表現良好。安史之亂初起,胡將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樸固懷恩等仍忠於唐室,助唐室迎戰叛軍,可見胡人為將帥並非致亂之由,故不能因此指控李林甫的建議為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源。

Ø      安祿山野心:安祿山並非李林甫舉薦,資料一說玄宗聽信李林甫之言才「開始重用安祿山」,其實並不正確。安祿山巧言令色,裝傻守拙,哄騙玄宗,又拜楊貴妃為母,藉以邀寵,才得以身兼三鎮節度使。資料二指李林甫重用安祿山,其實李林甫並不喜歡安祿山,但他能以權術駕馭安祿山,使安祿山畏懼他,不敢妄動。後來楊國忠為相,安祿山則看不起他。安、楊二人互相鄙視、嫉妒。楊國忠更設計激安祿山造反。楊國忠為相後,安祿山才漸有謀反之心,最終以「討楊國忠」為名叛變。因此,安祿山野心叛變,實與李林甫關係不大。

Ø      兵力失衡:安史之亂實為一次軍事叛變,爆發的主因在於兵力失衡,這並非李林甫的建議所致。天寶年間,由於邊戰頻仍,邊兵不斷增加。十大兵鎮合共擁兵超過四十八萬,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擁兵超過十八萬,皆屬精兵,而中央彍騎只有十二萬,多為散兵游勇,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形勢。即使邊帥不是胡人而是漢人,若任其掌握重兵,也有發動叛亂的可能。再者,邊鎮節度使不但擁有軍權,還兼領民政、財政、司法等權,並以防衛為名招兵買馬,甚至建立自己的親兵,勢力不斷膨脹,最終導致安史之亂。這種軍事形勢的轉變與李林甫建議以胡人帥邊沒有關係。

Ø      政治腐敗:除了兵力失衡外,政治腐敗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之一。玄宗在開元末年已漸變得昏庸怠政,驕奢淫逸,親小人,遠賢臣。他寵愛楊貴妃,將政事先後委於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又寵信宦官高力士,軍事方面則重用安祿山為三鎮節度使。另一方面,賢臣如嚴挺之、張九齡等則被貶黜。所謂「物腐蟲生」,政治腐敗實為亂事爆發的根本原因。若政治清明,君臣上下一心求治,民心歸附,即使李林甫建議胡人帥邊,對亂事的爆發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17.清代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唐女禍》


玄宗平內難,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

你同意趙翼有關唐代由盛轉衰的看法嗎?試援引史實抒發你的意見。(15)

如果選答同意的,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貴妃與政治敗壞的關係:玄宗在開元晚年雖已漸呈奢怠,但當時國泰民安,社會極為富裕,玄宗稍為享樂,仍屬可以接受。但自從玄宗寵愛楊貴妃後,便疏於政事,沉迷玩樂,甚至「從此君王不早朝」。玄宗寵愛楊貴妃後,驕奢日甚,光是為貴妃造華衣和飾物的宮僕接近千人。每年賞賜楊家的金錢物資不計其數。楊家恃寵驕縱的程度無人能及,就如資料八說:「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各地官紳豪族爭相巴結貴妃和楊家,悅媚取容,風氣敗壞。楊家則恃勢凌人,巧取豪奪,或貪贓納賄,請託舞弊,奸佞小人得以入朝為官,令朝政更趨敗壞,國勢日衰。連安祿山也巴結楊貴妃,認貴妃為母,遂得玄宗恩寵極隆。楊貴妃可以說是令朝政敗壞、國運轉衰,終致安史之亂爆發的人,趙翼之言並無冤枉。

Ø      貴妃令楊國忠得寵專擅:楊國忠庸碌無用,之所以能得寵專擅,只因他是楊貴妃的從兄,藉裙帶關係而佔據高位。他更自恃國戚的身分,專擅朝政,營私舞弊,敗壞綱紀至極。他想除去安祿山,常向玄宗進言說安祿山有謀反之心,繼而設計激安祿山叛變,以取信玄宗。結果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發動安史之亂,唐朝從此由盛轉衰。因此,楊國忠是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禍首之一,而楊貴妃作為他的「保薦人」,責任更大。

Ø      貴妃為禍本:安史之亂爆發後,將士護送玄宗等人入蜀,途經馬嵬驛時譁變,殺死楊國忠後仍不肯散去,指「禍本尚在」,要求玄宗賜死貴妃。將士認為楊國忠禍國,而「禍本」則是楊貴妃。《舊唐書.后妃傳》指玄宗「繼以太真(楊貴妃),幾喪天下。」《新唐書.玄宗本紀》指:「玄宗親平其亂(指韋后、太平公主之亂),可以鑑矣,而又敗以女子(指楊貴妃)」,與資料二趙翼的看法同出一轍。

Ø      玄宗自從寵愛楊貴妃,日益驕奢怠政,親佞遠賢。楊家因貴妃的關係恃寵而驕,楊國忠為相,朝政更趨敗壞,社會危機日深,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故趙翼將唐朝國運由盛轉衰歸咎於楊貴妃,不無道理。

如果選答不同意的,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政治腐敗:資料八指出楊貴妃生活奢靡,楊家因貴妃的關係勢傾天下,貪污舞弊,導致小人當道,政治腐敗。事實上,玄宗於天寶四載才立楊貴妃,而玄宗在開元晚年已漸呈奢怠,將政事委於奸相李林甫、宦官高力士。唐人崔群曾說:「臣以為開元二十年罷賢相張九齡,專任奸相李林甫,理亂自此已分矣。」李林甫自開元末年擅政十九年,黨同伐異,敗壞朝綱,國勢已由盛轉衰。而李林甫的入仕、晉升、專寵固位與貴妃並無關係。在楊貴妃之前,玄宗已寵愛過趙麗妃、武惠妃等,奢侈玩樂的作風並非始於寵愛楊貴妃。楊家眾人雖因楊貴妃的關係恃寵而驕,楊國忠因楊貴妃的關係而官拜宰相,但他們的罪惡也不能加在楊貴妃身上。楊貴妃常居深宮,並無干政,對楊國忠敗壞朝政、社會貧富懸殊等事或無所知。而且「色不迷人人自迷」,玄宗不能保持即位之初勵精圖治、克己自持的精神,轉而變得驕奢怠政、貪圖享樂,是玄宗自己的過失,不應全部諉過於楊貴妃。

Ø      兵力失衡: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在於兵力失衡,邊帥權重,這與楊貴妃並無關係。天寶年間,沿邊十大兵鎮合共擁兵超過四十八萬,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擁兵超過十八萬,多於中央彍騎的十二萬,形成內輕外重之勢。安祿山麾下多為驍勇善戰的胡兵、胡將,人強馬壯,兵器精良。他在轄區內不但擁有兵權,還兼領民事、財政、司法等權,勢力不斷坐大,最終發動安史之亂。兵制和軍事格局轉變引發安史之亂,令唐的國勢由盛轉衰。

Ø      安祿山野心:此外,發動安史之亂的禍首是安祿山。先是李林甫為杜絕邊帥為相之途,勸玄宗以胡人為邊帥,為安祿山帥邊開了方便之門。開元末年,安祿山博得玄宗寵信,天寶元載被封平盧節度使,後兼任范陽、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發跡實早於楊貴妃獲寵之時。而且他獲寵信,主要是因為他巧言令色,哄騙玄宗,並非楊貴妃舉薦。他拜楊貴妃為母只是哄騙玄宗的手段。他在地方上招兵買馬、擴充勢力,最後興兵作亂,亦與楊貴妃無關。


18.有指唐室平定安史之亂的策略一無是處,你同意此說嗎?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5)

如果同意,可以參考以下各項:

Ø      唐室為求及早平定亂事,對安史降將採取姑息政策,安史餘部表面上歸順唐朝,接受節度使的封號,實際上他們的根基並未動搖,勢力仍然十分強大,與割據無異。

Ø      安史動亂期間,朝廷又加封部分功臣為節度使,使兵鎮遍佈全國。動亂平息後,中央政府沒有能力撤銷各地的兵鎮。

Ø      各兵鎮由節度使掌握軍政大權,逐漸發展成割據勢力。因此,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對全國的控制力大幅度削弱,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形成,尾大不掉。

Ø      唐室為求增加兵力,不惜向回紇借兵平亂,此舉雖能增強兵力,但卻使回紇藉口平亂有功,不斷向唐室苛索及入侵,造成長期邊患。

Ø      另外,唐室亦把邊兵內調,以增兵平亂,但卻造成邊防空虛,吐蕃乘機入侵,造成邊患。

如果不同意,可以參考以下各項:

Ø      可指出安史之亂長達八年,唐室已元氣大傷,實已無力消滅安史餘部的勢力。如亂事長期持續下去,國勢更加衰弱,甚至有亡國之虞。

Ø      唐室對安史降將授以節度使職銜,加以安撫,及早平息亂事,未嘗不是權宜之計。

Ø      當時首要的任務是要盡快平亂,故向外族借兵及把邊兵調回中原平亂,也是迫不得已;況且,唐室亦因此而增加軍力,對平亂有積極的作用。

Ø      至於後來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其實是可以透過不同的政策或措施來解決,故不能因為這些平亂政策有不足而否定它們的積極作用。


19.有人認為宋太祖的集權政策較明太祖成功,你是否同意此說法?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0)

如果選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宋太祖即位後,施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措施。如分割相權,削弱宰相的權力;以四監司管治地方,由中央直接控制;徵調全國精兵,加強中央軍力;以文人掌軍事等,均有效地革除唐末五代以來將士擁立、藩鎮割據的流弊,使北宋統治鞏固,國祚綿延。

Ø      相反,明太祖的君主集權政策則過於極端,闕失亦較嚴重,為明朝政治帶來了種種問題:君主輔助乏人,導至宦官干政;恢復封建,造成宗室內亂;凌辱朝臣,士風因循苟且等,不利於明朝的國運。

如果選答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明太祖廢除宰相,撤銷中央及地方的中書省,全國政務改為由皇帝直領六部以總其成。而在地方上,則以三司管理地方政務、建設等各方面的施政,各官員分權並立,聽命於朝廷。太祖又以諸王監督地方。在各種措施的配合下,中央和地方政務都受到嚴密監控。

Ø      相反,宋太祖的集權政策矯枉過正,重文輕武,令武人產生自卑感,影響作戰士氣;而盡收地方財權,令地方無力進行建設,施政難有作為;此外,宋代為牽制朝官,增設不少官職,冗官甚多,導致宋室財政拮據,陷於貧弱的困境。由此可見,明太祖的集權政策實較宋太祖成功。


20.有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你認同黃宗羲對「明之無善治」的解釋嗎?試加以析論。(10)

如果認同這說法,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丞相不單能輔政,而且補救了天子不賢引起的問題。

Ø          明太祖廢相就使君主無人輔弼。自成祖以後,諸帝大多昏惰,既無能者輔助,引來宦官亂政。

Ø          明代雖設內閣,但是內閣地位遠低於丞相,而閣臣只有在得到君主的支持下才能影響朝局。由此可見,政局之好壞全繫於君主賢愚的情況,沒有因內閣的出現而改變。

如果不認同這說法,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綜觀歷朝,賢君比賢相重要,因為君主賢明方懂得用賢相,所以黃宗羲認為天子不賢,但可依賴宰相傳賢的看法是不成立的。

Ø          君主直轄六部,假如君主賢明,不單能防止權臣亂政,更可加快行政效率。明代政局敗壞,只是由於君主不賢。

Ø          明代設內閣亦有輔政獻策的責任,頗能取代丞相之任。

Ø          論者多認為內閣權位不高,而且其影響力之大小取決於皇帝的信任。然而,丞相雖為百官之首,但其政治影響力亦全繫於君主的重用與否,假如君主移政內朝,外朝的宰相亦會落得有位無權。


21.有人認為宋太祖的集權政策較明太祖成功,你是否同意此說法?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0)

如果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宋太祖即位後,施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措施。如分割相權,削弱宰相的權力;以四監司管治地方,由中央直接控制;徵調全國精兵,加強中央軍力;以文人掌軍事等,均有效地革除唐末五代以來將士擁立、藩鎮割據的流弊,使北宋統治鞏固,國祚綿延。

Ø      相反,明太祖的君主集權政策則過於極端,闕失亦較嚴重,為明朝政治帶來了種種問題:君主輔助乏人,導至宦官干政;恢復封建,造成宗室內亂;凌辱朝臣,士風因循苟且等,不利於明朝的國運。

如果答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明太祖廢除宰相,撤銷中央及地方的中書省,全國政務改為由皇帝直領六部以總其成。而在地方上,則以三司管理地方政務、建設等各方面的施政,各官員分權並立,聽命於朝廷。太祖又以諸王監督地方。在各種措施的配合下,中央和地方政務都受到嚴密監控。

Ø      相反,宋太祖的集權政策矯枉過正,重文輕武,令武人產生自卑感,影響作戰士氣;而盡收地方財權,令地方無力進行建設,施政難有作為;此外,宋代為牽制朝官,增設不少官職,冗官甚多,導致宋室財政拮據,陷於貧弱的困境。由此可見,明太祖的集權政策實較宋太祖成功。


22.據李治亭《清康乾盛世》整理


雍正帝建立了君主獨裁的政治體制,把君主專制推向頂峯。它保證了中央集權,實行了政治上與思想上的「一元化」統治,特別是最高層的統治集團維持了長時期的穩定和統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動亂,如權臣、外戚、宦官專政等。

你認同資料對君主專制政體的評價嗎?試援引史實,加以申論。(9)

如果選答認同的,可強調以下各君主專制的好處:

Ø          軍機處的設立,提高了行政效率。

Ø          地方民情、彈劾官員以至各種軍國機密都可以透過密摺制度來傳遞,成為君主控馭全國官僚的有效工具,大大強化君主專權。

Ø          設立緹騎作為天子耳目,加強對臣民的偵察和控制,有利鞏固統治。

Ø          改革八旗,把軍權收回君主手中,防止旗主或權臣奪權。

Ø          透過以上種種措施,君主對全國上下均有嚴密的監控,遂令康、雍、乾期間無地方割據或權臣擅政之弊,政局穩定,社會經濟繁榮,奠下清朝二百多年的基業。

Ø          反駁:君主專制後來出現問題,是由於君主質素下降以及清朝受外力入侵所致,與君主專制無關。如果專制制度有問題,又何來康乾盛世的出現?若容許大臣有太多的權力,容易造成權臣竊政的情況,如清初鰲拜專權就是明證。

如果選答不認同的,可以強調以下各君主專制的弊處:

Ø          在君主專制下,政局全繫於君主的素質,若君主昏庸,仍會導致大權旁落,不能確保統一和穩定。

Ø          臣下無權,事事聽命君主,導致官員因循,朝綱不振,君主決策錯誤亦無人勸阻。

Ø          透過密摺制度,構成嚴密的監察網絡,形成有利君主獨攬大權的秘密政治,官員受到各方無形的監控,處事變得苟且。

Ø          反駁:雖然有謂君主專制也有其好處,然而,這太過著重人事的質素,在制度上,欠缺確保權力不被濫用的規限,而且君主質素難以保證,故容易使政局變得不穩定,清朝自嘉慶後,君主質素日差,終令國勢日去不返。


23.清廷的民族政策能否達到鞏固統治的效果?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5)

如果認為能夠鞏固統治的,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清廷一面嚴厲鎮壓漢族民眾,一面寬於籠絡漢族士子,通過恩威並施、剛柔相濟的手段,有利於鞏固其在全國的統治,影響所及,使滿清國祚延續達二百六十多年,遠比蒙元不及百年為長。

Ø      滿清對邊疆民族的統治政策,原則上保持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但致力加強各族與中央政府的關係,如對蒙古行盟旗制度、對西南苗族則「改土歸流」,使中央政令可直接下達各邊疆民族,從而鞏固清廷對各民族的管治。

如果認為不能夠鞏固統治的,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滿清對漢人所施行的政策,充滿部族統治的色彩,加深了滿漢之間的仇恨。清兵入關以後,以血腥屠殺的手段鎮懾漢人,使漢人極為反感。而強行薙髮更被漢人視為損害尊嚴的政策,凡此種種,皆種下了滿、漢的種族仇恨。有志之士在乾隆、嘉慶以後掀起不少反清復明活動,不停地對清朝的統治造成衝擊。

Ø      滿清對邊疆民族的政策,往往厚此薄彼,有欠公平,如厚待蒙古族而苛待苗族,因而導致苗民在雍正期間起而作亂。而清廷對回、藏實行與內地隔離政策,令他們與中原的隔閡日深,產生離心傾向,因而成為日後兩地發生分離活動的原因。


乙部:

1.你認為中國還是英國應對鴉片戰爭之發生,負上較大責任?試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加以論析。(15)

如果認為中國應負上較大責任,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對外國使節態度:中國自視為「天朝上國」,認為其他國家要和中國建交,就要以藩屬國自居。相反,英國則抱持「平等外交」的觀念,希望以平等地位和中國交往。1792年起,英國不斷派使者來華,希望與清廷建立平等外交關係,以便英商來華貿易。然而,不論馬甘尼、阿美士德、律勞卑或義律,都因禮節、平行文書等問題與中國鬧翻。可見,清廷對外人的歧視態度,令英國無法循外交途徑改善中英關係,因此英國以武力來爭取平等地位,是不足為怪的。

Ø          處理改善通商要求:中國素來都蔑視與外國的貿易,認為通商只是一種嘉惠遠人的手段,如乾隆帝在〈乾隆致英王喬治三世敕書〉中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斤為西洋各國及爾國(英國)必須之物,是以加恩體恤。……俾得日用有資,並沾餘潤。」因此清廷奉行閉關政策,在對外貿易上設置嚴格限制,如只許外商在廣州一口通商、規定貿易必須透過公行進行等。然而,這些措施均有悖於自由貿易的國際趨勢,令外人甚為不滿;加上清廷又頑固而傲慢地拒絕與外人交涉和變更貿易措施(1792年及1816年,英國曾先後派遣馬甘尼、阿美士德等率領使團來華,要求與清廷建立平等貿易關係及改善通商條件,但清廷基於朝貢貿易的觀念,對英國的要求一概加以拒絕),故英國以武力迫使清廷屈服,實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Ø          禁煙行動與林維喜事件:禁煙行動與林維喜事件反映清廷不明外國的法律狀況,以強硬的手段來處理中外糾紛,終引發了戰爭。林則徐在廣州的禁煙行動,旨在維護國家利益,實屬無可厚非,但他的執行方法並不正確。如當英商拒繳鴉片時,他便圍禁商館,以為實行封艙,即可制服英商,迫使他們交出鴉片。殊不知在英人心目中,圍禁商館乃是剝奪人身自由的行動,正如資料二巴麥尊所說,林則徐的行動是「違背國際公法」,為英人所不容。學者史景遷(Spence, Jonathan)在《追尋現代中國》曾這樣評論林則徐的禁煙行動:「林則徐此舉並不能真正解決鴉片問題。一個英國鴉片商回想遭清廷封鎖的經驗,只是淡淡告訴一位友人說道:封鎖商館『幸可作為我們提出賠償的理由』。」事實上,林則徐的禁煙行動被與鴉片貿易有關的商人所誇大,謂英國國民在中國受到無禮的對待及暴力的挾持。最後,英國便以國民生命受威脅為由,出兵中國。可見,林則徐貿然封閉商館的行動是極為不智的,它不但未能解決鴉片問題,反而加劇了中外之間的衝突,並為英國提供了出兵的藉口。

Ø          此外,林維喜事件中,當義律不肯交出殺死林維喜的疑犯時,林則徐便不分青紅皂白,將所有英國人逐出澳門,並不合理地停止供應糧食給在澳門的英國人,令英國決意以武力解決糾紛,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如果認為英國應負上較大責任,可以參考以下重點:

Ø          以武力開拓貿易之不當:中國是個農業社會,經濟向來自給自足,不假外求。故中國在對外貿易上採取閉關自守政策,是合情合理的。而英國等西方列強自工業革命後,經濟發展迅速,希望開拓中國市場,傾銷本國產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英國採取殖民擴張的方式,透過侵佔其他地方的領土和權益來達成其目的,這就是霸道的行為。如英國希望擴大對華貿易,應以和平方式,循外交途徑去說服清廷開放貿易。即使清廷不願改善其貿易制度,他們亦應予以尊重,以武力來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無論在任何情況都是錯誤的。

Ø          英國在鴉片問題上的責任:清廷的閉關自守政策和自給自足的經濟,影響英國棉和毛織品的銷量;相反,英商卻要以大量白銀購買中國的商品如茶葉、生絲、瓷器等,令英國對華貿易出現龐大的逆差。英國為了改善這種貿易情況,不惜用鴉片來開拓中國市場。鴉片的大量輸入,既敗壞社會風氣,更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財政枯竭。因此,英國以鴉片來解決貿易逆差,實際上是以殘害中國人民的方法,來達到其目的,是一種不擇手段和不道德的行為。中國為保障國家利益,派林則徐到廣州厲行禁煙,是合理的做法。可是,英國商務監督義律卻無視這種做法的合理性,大力阻撓林則徐推行禁煙措施,後來更以此為藉口,發動戰爭。故英國要為鴉片戰爭的發生負上責任。

Ø          林維喜事件與英國侵華的藉口:正當中英雙方就禁煙問題爭持之際,一名英國水兵在九龍尖沙咀醉酒鬧事,毆斃村民林維喜。林則徐要求義律交出疑犯,義律拒不答應,並私下輕判了事。誠如資料一林則徐所說,任何人士在其他國家活動,都必須接受該國的法律約束。故義律的行為,可說是公然挑戰中國的司法管轄權。張勁草在〈林則徐──中國近代傑出的國際法學家〉記載,林則徐曾多次要求義律交出疑犯,每次皆寬限十天,但義律均未有遵從,反而擅自設立法庭,私下審判疑犯,完全漠視中國的法律和國際法則。經過多次交涉不果後,林則徐才決定採取驅逐英人離開澳門的斷然措施,從而維護中國的司法主權。可見,林維喜事件中,林則徐的處理手法,是保護中國司法主權的表現,相反,義律的表現卻處處理虧,因此英國以國民安全受威脅為理由,出兵侵華,實難以服人。

Ø          英國侵略中國的根本原因,是為了保護鴉片貿易。鴉片戰爭前的中英貿易,英國長期處於逆差狀態。為了改變對華貿易逆差的損失,英國便向中國大量輸出鴉片。此後,英國對華貿易便由逆差改為順差,但清廷厲行禁煙,使英國喪失賴以扭轉對華貿易劣勢的途徑,利益嚴重受損。誠如李定一在《中國近代史》評論:「如果說是爭取國交平等而戰,則戰爭應該在馬戛爾尼……至遲在律勞卑事件後便可以爆發。如果稱為商務戰爭,中國並未禁止任何正當商務,只是禁止走私,而且禁止的是毒物走私。」英國出兵侵華的主因是為了保護鴉片貿易,中英在外交、貿易觀念上的分歧和林維喜事件威脅國民生命等都只是英國出兵中國的藉口。


2.你認為鴉片戰爭是一場無可避免的戰爭嗎?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5)

如果答認為是無可避免的,可強調以下各項:

Ø      自乾隆以來,中英兩國長期在外交和商務上存在分歧。

Ø      在外交方面,清朝君臣上下因昧於國際認識,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外國人視為夷狄,不肯以平等之外交禮節相待;而英國人則崇尚平等外交,不甘以從屬國的身分和中國交往;與中國在外交禮儀上屢起爭執。

Ø      在商務方面,中國採取閉關政策,視對外通商為「嘉惠遠人」的手段,對英國人提出開放通商的要求毫不積極;而英國自工業革命之後,急欲開拓海外市場,傾銷本國的工業產品,以至不惜大量對華輸出鴉片,於是難免與中國產生衝突。

Ø      林則徐禁煙事件和林維喜案使中英關係進一步惡化,雙方最終發生戰爭。

Ø      雖然,有人認為那些所謂的戰爭理由是可以避免,然而,英國一心要突破在華的巿場,故此也會找其他藉口來引起戰爭。

Ø      由於中英兩國存在難以解決的矛盾,故鴉片戰爭是一場無可避免的戰爭。

如果認為不是無可避免的,可強調以下各項:

Ø      中英雙方在外交和商務上的分歧早在乾隆年間已經存在,但延至道光年間才爆發戰爭,主因是清廷處理鴉片問題和林維喜案的手法過於嚴厲。

Ø      當時,大臣在鴉片問題上,有「嚴禁」和「弛禁」兩種意見。如道光帝採納「弛禁」派的建議,對鴉片貿易實行管制而不是派林則徐銷煙,中英雙方便不會因鴉片問題而交惡。

Ø      在林維喜案中,林則徐因義律不肯交出凶犯而下令驅逐英人,處理手法激進,引起英國不滿,決定對華出兵。如果清廷以較溫和的手法處理這兩件事件,戰爭便不會因此而爆發。

Ø      雖然,英國早已對中國虎視眈眈,希望突破在華的貿易,然而,若只要中國處處小心,英國定難找到出兵的藉口。


3.有謂《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遠較《南京條約》為大。你同意此說法嗎?試據史實加以析論。(15)

如果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北京條約》的條款較《南京條約》更加喪權辱國,中國被迫喪失更多主權。

Ø      司法方面,領事裁判權早在《南京條約》已賦予洋人,在《天津條約》中更擴至民、刑事案件,嚴重破壞中國的司法獨立。

Ø      關稅方面,《天津條約》規定中國邀請洋人幫辦海關稅務,洋人遂得以長期把持海關行政。

Ø      最惠國待遇方面,《南京條約》已有「利益均霑」的條款,《天津條約》更將最惠國待遇列為專條,外國得以援例苛索。

Ø      開放港口方面,《北京條約》規定增開長江一帶的港口,中國被迫進一步開放,外國船艦可在中國沿海及內河自由航行,洋人更可進入內地遊歷、通商和傳教,令中國門戶大開,國防形同虛設。

Ø      由此可見,《北京條約》在政治、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均遠超《南京條約》。因此《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較為深遠。

如果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南京條約》是中國和西方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開領事裁判權、關稅協定權、最惠國待遇等先例,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造成深遠影響。

Ø      《南京條約》規定開放五個港口自由通商,亦使中國由一個閉關自守的國家,被迫轉變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國家。

Ø      《南京條約》又規定中英兩國要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徹底打破中國在對外關係上的天朝上國心態。

Ø      相反,《北京條約》的內容只是大致沿襲自《南京條約》而已,因此《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較為深遠。


4.試根據你對甲午戰爭的認識,評論李鴻章對甲午戰敗原因的看法。(15)


倭人(日本)於近十年來一意治兵,專師西法,傾其國帑購製船械,愈出愈精。中國限於財力,拘於部議,未能撒手舉辦。……無餉、無械、無兵…..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自知不逮。 《李文忠公集》

如果答同意,可以參考以下理由:

Ø      可從李鴻章的解釋出發加以析述,例如,中國的北洋艦隊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而沒有添置新船。

Ø      當時和日本作戰的軍隊只得北洋艦隊,實力強弱懸殊。

Ø      慈禧太后一直不支持戰爭,對鴻源章多加制肘,使李鴻章未能全權指揮作戰。

如果答不同意,可以參考以下理由:

Ø      可評析李鴻章沒有檢討自己在外交及軍事指揮上的失誤,

Ø      例如在黃海大戰中,李鴻章以為應「保船制敵」,命令艦隊退守威海衛軍港,造成後來北洋艦隊受困於威海衛,被日本擊敗。


5.你同意列強入侵是義和團事件爆發的罪魁禍首嗎?試根據史實抒發己見。(15)

如果答同意,可以參考以下各點:

Ø      鴉片戰爭後,列強多次侵略中國,迫使清廷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

Ø      又假借商貿名義,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致使洋貨傾銷內地,土產滯銷,農村經濟日趨凋敝。民眾生計日絀,他們往往遷怒於洋貨及洋人,形成強烈的排外情緒。

Ø      根據《北京條約》,外國教會可深入內地傳教,教會勢力日增,招致保守勢力的抗拒。而不少教士及教民又恃勢凌人,造成民教衝突,教案頻生。

Ø      列強為保護國民,與民眾的衝突日益嚴重,最終引發義和團事件。

如果答不同意,可以參考以下各點:

Ø      慈禧嫉恨洋人,並利用義和團對付列強,所以她才是義和團事件的罪魁禍首。

Ø      戊戌政變後,康有為和梁啟超得到英日兩國的庇護,流亡海外,慈禧認為外國干涉中國內政,甚為不滿。

Ø      慈禧打算廢黜光緒,亦遭列強反對而不敢付諸行動,令她對洋人切齒痛恨。

Ø      當時掌權的滿洲親貴如載漪、剛毅等均極端仇外,迷信義和團的符咒法術真的可以抵禦槍炮,於是慫恿慈禧支持義和團。

Ø      慈禧對洋人仇恨已久,遂接納他們的意見,利用義和團排外,引發義和團事件。


6.有人認為維新運動的出現,乃受日本圖強成功所激發。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15)

如果選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甲午戰敗無疑宣布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Ø      洋務運動偏重於仿效西方的「船堅炮利」,但日本的「明治維新」卻包括了政教風俗各方面的改革。

Ø      甲午戰後,國人對日本刮目相看,認識到「明治維新」使日本轉弱為強,期望朝廷能仿效日本,變法自強。

Ø      相反,若沒有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中國仍然以為自己是天朝大國,亞洲第一,沒有必要學習其他國家的長處,故日本治維新實在給予清廷很大的刺激。

如果選答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維新運動的出現實在是受到西學輸入影響。

Ø      十九世紀後期,不少西方著作被翻譯,令西學開始大規模在華傳播。例如嚴復翻譯了《天演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激勵國人發憤圖強。

Ø      外國教士如李提摩太等出版《萬國公報》,鼓吹變法,對促進維新思想作用至大。

Ø      甲午戰失敗後,有識之士已明白洋務運動的失敗,在於只注重表面的改革,缺乏深入的政治體制的變更。

Ø      就算沒有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國在甲午戰敗後,亦會反思不足何在,故不一定是受到明治維新的刺激。



7.若如你是清末的知識分子,你會支持改革還是革命?試根據晚清的時代背景及個人己見加以析論。(15)

如果支持改革,可以參考以下觀點:

Ø      應以合法手段爭取開放政權及改革政治。

Ø      國習慣於君主統治,民主共和政府並不適合國情。

Ø      吸收過往的經驗,將會有更加好的改變。

Ø      改革的手法溫和變動較少,國民容易適應。

Ø      革命思想僅在上層知識分子廣泛傳播,下層民眾並不了解。

Ø      民眾知識水平不高,且沒有參與政治的實際經驗。

Ø      革命會導致外力乘機干涉中國的內政。

Ø      革命對國家的影響太大,局勢動盪,容易讓外國有略奪的機會。

如果支持革命,可以參考以下觀點:

Ø      清廷腐敗無能,國計民生困頓不堪。

Ø      清廷無心改革,立憲只為鞏固皇帝權力。

Ø      多次改革均以失敗告終,證明沒有能力再維持有力的管治。

Ø      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漸成世界大勢所趨。

Ø      革新中國的政治組織,並提高政府的施政效率。

Ø      革命能取得部分列強的同情和支持,有助中國提升國際地位。


8.你會支持毛澤東發動整風、鳴放和反右等一連串的運動嗎?試加以析論。(15)

如果支持毛澤東發動這一連串的運動,可以參考以下理由:

Ø          當時共產黨確實出現不良的風氣,引起民眾不滿,毛澤東認為有需要開展整風運動。

Ø          中共請知識分子發表意見,是要改善黨風。但部分知識分子言辭過激,對中共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肆意攻擊,超越了中共容許的「恰如其分的批評」範圍,實在有必要加以整頓。

Ø          有人認為毛澤東曾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之後又對批評者進行打壓,是不合理的行為,但是,為了維護社會主義路線和中共的管治威信,中共有必要停止過激的言論,並對有敵意的批評加以遏止,轉為反右。

如果不支持毛澤東發動這一連串的運動,可以參考以下理由:

Ø          雖然,當時共產黨確實出現不良的風氣,引起民眾不滿,毛澤東開展整風運動,實在無可厚非,這一點是同意的。可是,知識分子是響應毛澤東的號召才提出批評,而且大多是善意、有益的。毛澤東沒有理由去打壓善意的批評者。

Ø          部分言辭雖然過激,但中共未有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正確對待,反而把他們劃為「右派」,加以迫害,此種出爾反爾做法,有違誠信,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領導地位。

Ø          事後,大批知識分子因受迫害而不能貢獻社會,對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Ø          反右運動重提階級鬥爭的觀念,影響到後來的大躍進和「文革」,令國家發展走上曲折之路,影響深遠。


9.有言大躍進運動後期出現大饑荒,皆因農民加入人民公社,使生產積極性受挫。你同意這觀點嗎?試據史實加以評論。(15)

如果選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破壞生產積極性:中共鼓勵農民加入人民公社,而人民公社的特色是「一大二公」,成員的財產屬集體所有,生產成果屬集體所有,而公社亦照顧成員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這做法破壞了多勞多得的原則,農民知道收成再多,對自己也沒有益處,因此並不積極投入工作。這自然導致生產積極性受挫,嚴重影響收成。

Ø      造成浪費:人民公社實行按需要分配的供給制度,又設置公共食堂,免費提供三餐,「吃飯不要錢」,驅使公社成員「放開肚皮大吃」,使原本夠吃一年的糧食,在短短一個月內被吃光,進而演變成饑荒。

Ø      令糧食減產:人民公社生產制度的弊端,令糧食連年減產,1958年是二億噸,1959年減少三千萬噸,1960年又減少二千六百五十萬噸。由於農業大幅減產,市場供應緊張,物價上漲,人民必需的糧食、棉布、油鹽等消費品嚴重短缺,導致大饑荒的出現。

Ø      人民公社是關鍵:雖然,在大躍進後期出現天災與人禍等因素,導致嚴重缺糧,然而,沒不是人民公社上述的種種負面因素,嚴重影響了生產來源和浪費僅餘的糧食,則未必會引發嚴重饑荒。

如果選答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因大煉鋼而出事:大躍進運動後期出現大饑荒,主要原因是在19589月,農民響應政府「全民大煉鋼」的呼籲,在農村進行煉鋼活動。由於9月正值秋收季節,農民專注煉鋼,反而無暇收割,致使農作物在田間熟爛,嚴重浪費收成,進而演變成饑荒。

Ø      農業大躍進惹禍:由於中共號召「農業大躍進」,各地方幹部為求邀功,虛報農產量,政府又對「假、大、空」的謊言信以為真,大大提高了對地方糧食的徵收額,使地方上出現缺糧的情況。

Ø      其他原因:大饑荒出現的原因是複雜的。事實上,1958年起自然災害的發生,以及蘇聯中斷所有對中國的援助,也是導致地方缺糧情況惡化的重要原因。

Ø      人民公社無罪: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可見,若不是人民盲目響應全民大煉鋼,就不會出現因沒人收割而導致農作物毀壞。若不是地方幹部的浮誇風作祟,地方糧食就不會被過度上繳中央,以致地方無餘糧。若不是三年天災和中蘇交惡等因素,糧食量就不會出現不足的情況。相比之下,人民公社被批評的減低生產積極性和浪費糧食等指控,根本微不足道,絕不會導致大饑荒的出現。


10.有人用「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來形容19591961年的社會狀況。試評論這觀點。(10)

如果選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大饑荒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為的,即由於領導人錯誤的政策所致。

Ø          人民盲從中央號召,掀起全民大煉鋼,造成無足夠的勞動力從事農田收割,使農產品爛掉,造成農產量急降。

Ø          政府又推行人民公社,大大打擊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公共食堂又造成大量糧食的浪費。

Ø          毛澤東又未能及時在盧山會議中調整錯誤的政策,使大躍進一錯再錯,造成重大的損失。

Ø          1960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突然撤走駐華專家,終止對華援助和合作項目,令中國多個企業和發展項目陷於停頓,提早償還對蘇聯的外債,為當時的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

Ø          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天災造成,天災只會對農業有一定的破壞,但絕對不會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況且,天災常有,但像這次的慘烈,影響範圍之廣,完全是由於人事上種種的問題所導致。


11.你是否認同紅衛兵在文化大革命的表現?試根據史實加以析論。(10)

Ø          如果認同他們的表現,可以強調他們是忠於毛澤東的指示,認為社會出了問題,他們把自己看成是「革命接班人」和「革命造反派」,獻身於消滅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和舊習慣,目的是要悍衛毛澤東思想。當時的社會,舊思想和舊文化充斥,而且,以劉少奇為首的「走資派」,確實對建立理想的社會主義國家造成極大的阻礙,甚至走回頭路,因此有必要加以取締。他們「破四舊、立四新」的手段雖然被批評為過激的行動,但是在非常的時期,實在有必要採取非常的行動,這是無可厚非的。


Ø          如果不認同他們的表現,可以強調他們聽從毛澤東,他們把自己看成是「革命接班人」和「革命造反派」,以悍衛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為名,打著「破四舊、立四新」旗幟,消滅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和舊習慣,到處搗毀古物古跡,甚至自行抓人,隨意抄家,衝擊各級黨政機關,破壞秩序,對社會、文化造成無可挽救和不可估量的破壞。雖然有人認為他們只是響應毛澤東的號召才有這樣的表現,但是他們盲目地服從毛澤東的指示,到處破壞,不但沒有為國家建立新秩序,反而把國家帶到內鬥的深淵,全國各地幾乎陷於內戰的狀態,造成無數人命的傷亡。(10)


12.有人稱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十年浩劫」,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15)

如果同意文化大革命是「十年浩劫」,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Ø          政治方面,大批幹部被撤職或整肅,領導層損失大量人才;民眾出現信仰危機。

Ø          經濟崩潰,生產停頓,浪費資源。

Ø          教育質素下降,學校停課,學生組成紅衛兵到處鬧事;妨礙科研發展。

Ø          社會秩序混亂,批鬥盛行,知識青年下放,折散家庭組織,人民身心受創。

Ø          中國各方面都出現倒退,與歐亞國家的發展脫軌。

Ø          雖然,有謂建國初期的經濟失誤,使工農業發展成果盡數摧毀,遺害深遠,非「十年浩劫」可以涵蓋。但是,文化大革命在共產黨管治威信的動搖、文化古蹟和人才的摧殘,以及社會道德倫理的破壞等各方面所造成的破壞,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13.[綜合題]有人認為安史之亂和甲午戰爭是唐、清兩代歷史發展的「轉捩點」。你同意嗎?試根據史實並就你所知,加以論述。(15)

如果選擇答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安史之亂:

Ø      政治方面:安史之亂前,儘管玄宗縱情聲色,疏於朝政,但在唐初制定的良好制度下,政府仍能維持正常運作,且沒有出現唐後期的藩鎮割據、宦官亂政等事。安史之亂期間,唐室為求盡快平亂,大封平亂有功的將領和安史降將為節度使。各節度使掌握地方軍政大權,逐漸形成割據勢力,嚴重威脅唐室管治,並造成全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甚大。安史之亂時,宦官李輔國在靈武擁立肅宗,受肅宗寵信,得以掌管禁軍。此後,宦官常憑藉禁軍干預朝政,甚至操縱皇帝廢立,令政局日趨混亂。

Ø      經濟方面:安史之亂前,唐代經濟繁盛,國家富庶。但安史亂後,北方黃河流域遭受戰火嚴重破壞,田地荒蕪,人口銳減。另一方面,由於安史亂後北方藩鎮擁兵自重,賦稅不上繳中央,故朝廷只好著意發展江南,因而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五代以後,南方經濟不斷發展,最終在南宋時期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所在。

Ø      對外關係方面:安史之亂前,唐代對外武功強盛,國威遠播,唐太宗被各民族尊為「天可汗」。然而,安史之亂期間,唐長安一度被吐蕃攻陷,而唐室亦曾向回紇借兵平亂,亂平後,回紇常持功苛索,令唐代國威蕩然。此外,契丹、吐蕃、南詔等邊族也先後相繼侵擾。可見,安史之亂後,唐代國勢一落千丈,無復當年盛勢。

甲午戰爭:

Ø      政治方面:鴉片戰爭的失敗除引起部分開明士大夫如魏源等的注意外,當時朝野大部分人士仍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即使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廷推行洋務運動,但主持洋務的官員普遍心態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大多數士子和縉紳,更是沉醉在維護傳統政治制度和秩序之中。甲午戰爭是一個「轉捩點」,從此中國思潮洶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國人逐漸放棄中國政治制度最優的信念,轉而認為西方,甚至是日本的制度優於中國,於是產生了清末政治變革的兩大主流:一是以康有為為首而倡導的維新運動,主張仿效日本明治維新,改革政治;一是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以推翻滿清,建立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為目標。

Ø      經濟方面:晚清以來,中國雖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失敗,被迫給予列強賠款和各種特權,但當時清廷國用尚未枯竭,仍有能力償還賠款,且修築鐵路、開採礦山等重要權益仍操在手中。然而,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賠款高達二億三千萬銀兩,為《南京條約》的七倍,清廷無力償還,只好大舉外債,而列強則藉著向清廷貸款的機會,要求清廷給予修築鐵路、開採礦山等權利。這不僅令清廷負債累累,還使中國經濟從此受制於外人,國計民生受到空前打擊。甲午戰爭前,列強雖然也有在中國設廠,但還沒有條約根據。《馬關條約》規定日本可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內地時免收內地稅,只按進口貨納稅。列強援例共享,也先後在中國開設工廠,利用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進行生產,然後傾銷中國內地,嚴重損害正在萌芽的民族工業,使中國的經濟更形枯竭。

Ø      對外關係方面:鴉片戰爭雖暴露了中國政治、軍事弱點,激起列強的侵略野心,但當時列強還視中國為亞洲諸國之首。然而,在甲午戰爭中,中國竟被東鄰島國日本打敗,造成極大震撼。自此以後,中國被列強視為「東亞病夫」,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而日本在戰後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的形勢,列強深怕日本會獨佔利益,遂紛紛以不同藉口,強行租借港灣及劃分勢力範圍,令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機。

如果選答不同意,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安史之亂:

Ø      政治方面:安史之亂前,唐代的政局已趨混亂。開元末年至天寶初年間,玄宗漸漸疏於政事。他寵愛楊貴妃,沉迷享樂,且不再接納忠言,令李林甫和楊國忠得以相繼專權,敗壞朝政。可見,由玄宗荒怠政事,重用李林甫開始,已是唐代歷史發展的「轉捩點」。另外,安史之亂後出現的宦官亂政、藩鎮割據,在開元、天寶年間已見其端。宦官亂政方面,玄宗因得到宦官高力士之助而成功誅除太平公主,故寵信高力士,讓他掌握大權。此後,高力士藉玄宗的寵信,干預朝政,又誘帝玩樂,使玄宗越來越無心政事。至於藩鎮割據,天寶初年,唐代中央與地方兵力已失衡,當時十大兵鎮的兵力超過四十八萬,而中央軍隊則只有十二萬,形成內輕外重的局面。另外,當時的兵鎮的長官──節度使多由胡人充任,他們擁有地方上的軍、政、財等大權,並可自行募兵。天寶以來,節度使的勢力和管轄地不斷壯大,對中央構成嚴重威脅。由此可知,安史之亂前,唐室內外已危機四伏,故安史之亂並非導致唐代政治由盛轉衰的因素。

Ø      經濟方面:玄宗晚年改變了昔日節儉的習慣,揮霍奢侈,他寵愛楊貴妃,對楊家賞賜甚多,重演武韋時期的奢靡之風。此外,玄宗晚年尊奉佛道,寵信方士張果,迷信神仙和符瑞,因而花費不少。更甚的是,玄宗晚年窮兵黷武,征戰連年,導致賦稅、兵役繁重,民窮財盡。可見,安史之亂前,唐代的社會經濟已出現危機。

Ø      對外關係方面:安史之亂前,儘管邊境民族仍尊唐天子為「天可汗」,但唐代與邊境民族的關係已出現裂縫。玄宗認為國家富強,要揚威異域,拓展疆土。他多次對吐蕃、南詔及西域小國用兵,既增加了國家的負擔,也破壞了唐代與鄰國的關係。此外,唐玄宗對外族的戰爭也常常敗北,損兵折將。如開元二十一年(733)敗於契丹;開元二十九年(741)敗於吐蕃等。由此可見,安史之亂前,唐代與邊境民族的關係日趨惡劣,且因國家征戰連年而損耗國力,令唐代國勢走向衰落。

Ø      相對而言,安史之亂只是把唐室在政治、經濟和對外關係等方面的負面問題暴露出來而已,對歷史並沒有甚麼明顯的改變。

甲午戰爭:

Ø      政治方面:清朝國力由盛轉衰的現象,自乾隆末年已經呈現。清朝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後,國勢開始下滑。由於國家人口過度膨脹、土地兼併嚴重,造成民生日困,加上官員貪污成風,軍隊腐敗無能,因而削弱了清朝的統治能力。因此,清朝日後在對外戰爭接連失敗,只是反映了其國力由盛轉衰,無法抵禦西方列強入侵的衰象,並不是促成清朝由盛轉衰的因素。

Ø      有論者指出甲午戰爭推動中國作出全面變革,產生清末政治變革的兩大主流──維新運動和革命運動,但這兩個運動在甲午戰爭前已發其端,甲午戰爭只是加快它們的發展速度而已。如維新運動方面,洋務運動時期,已有知識分子認識到要振衰起敝,不能片面講求軍事,尚須從政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入手。其中王韜、鄭觀應等曾提出不少切中時弊的主張,成為維新運動的先導人物。至於革命運動,甲午戰敗前,孫中山已於檀香山創立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宣揚民主共和思想。

Ø      經濟方面:論者認為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至為苛刻,但我並不認同。鴉片戰爭後的《南京條約》是中國和西方列強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開割地賠款、給予各種特權的先例,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均對近代中國帶來震撼性的影響。後來中國與列強簽訂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其內容大致沿襲自《南京條約》。因此,《南京條約》較《馬關條約》的震撼力較大,影響亦較深遠。

Ø      對外關係方面:論者認為甲午戰爭後,中國被列強視為「東亞病夫」,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掀起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但我認為這說法有待商榷。首先,相對於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並不是清朝國際地位衰落的「轉捩點」。誠如資料三漫畫顯示,鴉片戰爭以前,清朝仍維持其「天朝上國」的地位。其時,西方各國均認為清朝地大物博,國勢強盛,故對清朝有所忌憚,並不希望與它發生磨擦,甚至爆發戰爭。然而,鴉片戰爭的爆發,打破清朝在國際上的大國形象,激起列強侵略野心,形成清朝末年被動挨打的局面。

Ø      列強早有瓜分中國之野心。鴉片戰爭以來,列強爭相開拓中國銷售市場及掠奪中國的土產和原料。除傾銷商品和掠奪資源外,列強亦建立了多個租界,作為他們在華的根據地。故租界的建立,可說是勢力範圍的雛形。隨著西方各國在華利益日漸擴大和他們爭奪資源的情況越趨激烈,各國都希望就地利之便,劃分勢力範圍,如俄之於東北,英國之於長江流域等,以保障他們的權益。因此,即使沒有甲午戰爭的爆發,列強遲早也會要求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中國於甲午戰爭失敗只是加快了這情況的出現而已。可見,甲午戰爭並不是導致中國國際地位衰落和引發瓜分危機的關鍵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