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使用以下的題目時,請注意以下各項:
一,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題目來加深對該課題的了解;
二,可作為該課題溫習後的總溫習之用;
三,不要死背這些參考答案,宜自行思考當中的重點,再從書本中找出相關的史實,加以補充。
祝各位一切順利,馬到功成!
甲部課程
1.你認為周朝的盛衰與封建制度有沒有關係?試抒發你的意見。
有:周朝的盛衰與封建制度有密切關係。在周初時,周天子分封諸國,諸侯也履行責任,尊敬周天子,定期朝覲納貢、出兵勤王,周天子也可以巡狩各國,地位優越。但因為天子分封時,將土地、人民、軍隊和爵位一併封給諸侯,諸侯在封國內有自主權,勢力漸大,最後演變成尾大不掉之局。周天子無力駕馭強大諸侯,只能任由各國內亂頻生,相互兼併,結果王畿範圍日漸縮小,諸侯不再履行責任時,周天子地位便一落千丈,經濟和軍事力量也日漸困拙,周室勢力日衰。
沒有:周朝的盛衰與外族的興起、周天子的質素亦有密切關係。周代後期,周幽王昏庸無道,廢掉太子宜臼而立妃子褒姒之子為太子,違反了宗法制度,宜臼外公聯合西方犬戎進攻鎬京,殺死幽王,擁立宜臼為周平王。平王的登位因有弒父之嫌,違反禮法,因而不再受到諸侯尊重,致使周朝開始衰落。加上此時蠻、夷、戎、狄相繼入侵,周天子無力對抗,唯有倚靠諸侯的軍事力量勤王,使周天子地位進一步下降。由此可見,周王的質素和外族興起也影響周朝的盛衰。
2.你贊成春秋時代以霸政維持天下秩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贊成:春秋時,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無力維繫各國諸侯間的秩序,各國互相兼併,諸侯國內也變亂頻生。同時,蠻、夷、戎、狄不斷侵擾中原,對周室造成威脅,在此情況下,實需要一強大諸侯擔當領導角色,當時霸主提出的口號「尊王攘夷、禁篡弒、抑兼併」,尊重周室,保存小國,攘除戎狄,保存華夏文化,維持天下秩序,正好符合當時的要求。
不贊成:雖然春秋時期的霸主以「尊王攘夷、禁篡弒、抑兼併」為口號,但其實他們只是挾周天子之名實行霸政,霸主本身也兼併土地,侵併別國,掠奪財賦。霸政建立的同時,霸主為求本身利益,仍是以強凌弱,以致春秋後期的諸侯國數目更少。
3.你認為西周舊制度瓦解是促成百家爭鳴之局的原因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是:春秋時,階級崩潰,自西周以來學在王官的制度瓦解,貴族流落民間,講課授徒,以維持生計,因而形成了民間講學的風氣。原由貴族壟斷的學術文化流向下層,人民有了學習的機會。而且,當時的士人目睹舊制度崩潰,從而作出反省,提出新思想和制度,希望挽救紛亂的局面,促進了新思想的出現,形成百家爭鳴之局。
否:春秋戰國時外在環境的改變導至百家爭鳴。當時兼併劇烈,各國為求富強,爭相招攬人才。各國統治者又創造開放的學術環境,使士人可以自由著書立說,思想得以蓬勃發展。在經濟發展下,社會富庶,士人不用勞動生產,可致力學術研究。交通發達,各國往來方便,士人流動頻繁,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交流。
4.孔子力倡西周禮樂制度和實行道德教化,以解決春秋時期混亂的情況。你認為他的主張能解決當時的問題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能:孔子力倡恢復西周禮制,並以道德來充實和改良舊禮法制度。孔子主張以禮治國,強調正名,以建立貴賤、尊卑、君臣、父子的等級秩序,使人民各安本份,維持社會和諧。他又提出「仁」為道德總綱,以充實禮制,指出統治者要愛護人民,以德政管理人民,以善政引導人民,便可得到人民擁戴,社會也就安定。孔子既以道德教化人民,又以禮制重建社會秩序,針對了春秋時道德淪亡、制度崩潰的情況,如統治者能堅持使用,應可解決當時問題。
不能:春秋時代是一個恃弱凌強的社會,國際間大國吞併小國,國內又常發生以下犯上之事,孔子的主張雖好,卻需要長時間執行始能達到效果,而當時政治局面變化迅速,兼併頻仍,人民可能未完全接受道德教化,國家便已滅亡。所以孔子的主張始終未能解決春秋時的亂局。
5.莊子認為墨家因為極端自苦,「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而式微。你認同此說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認同:墨家強調節用,為免加重百姓負擔而杜絕浪費,提倡刻苦樸素的生活;又強調非樂,反對貴族以禮樂為名的奢侈生活,並禁絕所有音樂,以免損耗民財和民力等。這些條款苛刻,限制了人喜好享受的天性,絕非一般人可以忍受。而且墨家還強調兼愛,要愛護別人如同自己,泯絕人天生的親疏愛惡關係,其學說甚至要求弟子犧牲自己,這些都非一般人可以做到,因而衰落。
不認同:墨家是因學說不合時宜而至衰落。墨家的主張如兼愛、非攻,提倡愛護其他國家如同愛護自己國家,並只採取守禦抗戰,違反了當時恃弱凌強的社會,各國爭相富國強兵的大勢所趨,墨家學說只有在國家抗拒入侵時才被使用。秦漢統一後,兼愛、非攻之說便不合時宜,故日漸式微。
6.你認為儒、道、墨、法四派思想,哪一派最符合戰國時期統治者的要求?試抒發你的意見。
我認為法家思想最符合戰國時期統治者的要求。戰國時期,各國互相兼併,國內亦有篡弒和以下犯上等事情,唯有提高 君主權力,進行變法,才能鞏固統治,免被吞併。法家思想注重嚴格執行法令,有助國家推行變法自強。法家又強調 君主使用權術駕馭臣下,以威勢治國,控制思想輿論,使君主成為政治上唯一權威,再無其他力量約束 君主行為。在篡弒頻仍的春秋戰國,正配合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所以我認為法家最符合統治者的要求。
7.對於秦始皇各方面的統治措施,你認為哪一項闕失最大?試抒發你的意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推行各項措施以維繫大一統政權的穩定。這些措施對國家發展貢獻不少,可惜當中也有不少是暴政,如實施嚴刑峻法,勞役人民,焚書坑儒等,結果導致民怨沸騰,秦朝迅速滅亡。諸項措施之中,嚴刑峻法可謂最大的闕失,直接導致秦的速亡。秦朝刑法嚴苛,百姓動輒得咎,如一人犯罪,殃及三族;赴役失期,犯者斬。嚴刑峻法終於導致人民造反。陳勝、吳廣揭竿起事,就是因為他們錯過役期,害怕受罰而起。此後,民變四起,最終推翻秦朝的統治。
8.漢武帝尊崇儒學,令儒生成為官員的主流。你認為儒生主政能夠建立最理想的政治秩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能夠:漢武帝尊儒重經,重用儒生,平民百姓只要熟習儒家經典,就有機會透過察舉參政,甚至擔任高官,打破了以往功臣壟斷高位的局面。政府官員自下而上的良性流動性更大,有助提高政府的管治質素。再者,政府官員既大多是儒士出身,他們以儒家學說為修身治民的原則,促使吏治清明,能夠建立最理想的政治秩序。
不能夠:漢武帝尊儒重經,重用儒生,百姓要熟習儒家經典始可躋身仕途,在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的情況下,知識分子為取功名窮畢生時間研習儒家經典,其他學說卻受到忽略和壓抑,窒礙了諸子百家思想學說的發展。中國政治發展從此困於儒家學說的格局裡,政治制度失去了吸收其他學說的渠道,因而不能與其他學說互相補充,各取所長,也就不可能建立最理想的政治秩序。
9.你認為王莽篡漢是順應時勢,還是個人野心的實踐?試抒發你的意見。
順應時勢:西漢末年,土地兼併,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或奴婢。在此社會環境下,儒生和方士以讖緯將自然和社會現象解釋為上天預示漢朝快將結束,或以五德終始論宣揚漢德已衰,會有新德運的聖人出現,開創新朝代。這些都為王莽改朝換代造就了條件。此外,漢元帝皇后王政 君長壽,庇護王氏子弟,使王莽有機會參政,成功篡漢。
個人野心:王莽一直恭儉好學、守禮盡孝,執政時又禮賢下士,捐出土地、財物予窮人等,以博取名聲和籠絡人心,安排了篡漢之路。他鼓吹復古,迎合了當時儒生寄望新聖人能恢復上古禮樂制度,使天下太平的願望。王莽更安排女兒為皇后,藉機剷除異己,並堷植勢力。及後,他扶立只有兩歲的孺子嬰為帝,自以攝政名義居天子之位。當出現他是真天子的符瑞後,他即宣佈接受天命,廢漢自立。由此可見,王莽早已有計劃地逐步篡漢。
10.你認為東漢中期出現戚宦相爭之局,是否源於君主短壽,幼主即位?請抒發你的意見。
是:東漢自和帝至少帝共十帝,平均年齡都不超過四十歲,其中三位皇帝更只得數歲便夭折。君主早逝,使太后和外戚乘機選擇幼主繼位,得到干政的機會。君主長大後,欲從外戚手上取回政權,便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宦官合謀對付外戚。君主奪回權力後,宦官因功而專權擅政。由於東漢 君主多短壽,於是每逢君主逝世,外戚和皇太后便選擇幼主繼位,乘機干政,戚宦相爭的過程也循環不息。
否:東漢戚宦相爭的原因並非源於君主短壽,而是源於東漢加重內朝尚書台權力的制度。東漢光武帝以庸常之輩擔任三公,以削弱三公的權力;又加重內朝尚書台權力,使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上。但東漢 君主多年幼即位,無力處理政務,而增加尚書台權力反而使外戚和宦官可借與皇帝親近的便利,乘機把持朝政。相反,若三公權力沒有被削弱,就算君主年幼登位,也有三公可以輔政,不會導致戚宦相爭的局面。由此可見,戚宦相爭的出現,實是源於東漢政治制度的缺陷。
11.試評論孝文帝漢化的措施有何利弊。
孝文帝的漢化措施有些確能促進鮮卑與漢族之間的溝通融和,但他卻未有顧及鮮卑人的感受,因而造成了漢化運動的挫折。孝文帝規定改說漢語,禁用鮮卑語,有助打破鮮卑人與漢人的語言隔閡,促進彼此交流。他鼓勵鮮、漢族通婚,使兩族人民可共同生活,徹底消除胡、漢界限。他興辦太學,設置五經博士,命令鮮卑官員子弟學習儒家經典,使鮮卑人有機會認識漢文化,直接促進漢化的推行。不過,孝文帝推行漢化措施有操之過急之嫌,他沒有顧及鮮卑人對自身文化、習俗的依戀和習慣性,而強行令他們漢化,將這些措施強加於他們身上,無助於鮮卑族徹底了解漢文化的意義。而且,他的改革措施只限於部分鮮卑人,特別是在遷都洛陽後,造成了國內漢化鮮卑與保持鮮卑舊族兩種力量的對抗,最終導致國家分裂。
12.你認為隋文帝建立隋朝後施行的措施,適合在魏晉南北朝大分裂時代後推行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適合:經歷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動亂,隋文帝在開皇年間,重整社會和生產秩序。他鑑於當時地方行政單位紊亂,將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二級制,精簡地方行政架構,減少冗員和開支。為使流徙的人口重歸固定,推行均田制,分配土地給農民,擴大耕地的面積;進行戶口整理,將被豪強佔奪或隱匿的戶口重新畫歸政府所有,合理分配人民徭役和稅項,保證政府的收入。他又搜求天下圖書,委派學者修訂禮樂,重整大亂之後的文教事業。隋文帝推行的措施,重整了魏晉南北朝紛亂的秩序,適合在隋初推行。
13.有史家認為,唐太宗君臣吸收了隋代速亡的教訓,終致貞觀之治。你認同此說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認同:隋之速亡,是因煬帝奢侈無度,大興土木,役民太甚所致。綜觀貞觀君臣意避免勞役百姓,與民休息。在經濟方面,實行均田制,授田給農民,保障民生,推行租庸調制,制定合理的賦役制度;又精簡地方行政架構,節省政府開支,減輕人民負擔。太宗 君臣以身作則,提倡節儉,令社會風氣簡樸,人民生活安定。由此可見,太宗 君臣以隋代速亡為鑑,致力恢復社會元氣,使人民得到休息。
不認同:貞觀之治除因為唐太宗 君臣為免重蹈隋亡覆轍,而致力於輕徭薄賦外,還有其他客觀因素促成。唐太宗有政治魄力,加上當時人才輩出,例如有名相房玄齡和杜如晦,賢才馬周、王珪和魏徵等。他們不但輔助太宗處理朝政,還敢於犯顏直諫,太宗亦能虛心納諫,從善如流,避免了施政失誤。而且,隋朝為唐代奠下強盛基礎,不少制度和建設為唐代所沿用,對唐代的富強作出了重要貢獻。
14.唐玄宗一朝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轉捩點。綜觀他的治績,你認為他對唐朝功高還是過重?試抒發你的意見。
功高:唐玄宗開元年間,重用賢能,裁減冗員,改善地方吏治,節省政府開支,整理戶籍,保障國家收入,以身作則,倡行節儉。另外,他提倡文教,搜集及校寫天下圖書,組織學者編纂《大唐六典》和《大唐開元禮》,並成立學校,招聚賢士。軍事上,他進行改革,設立十大兵鎮,鞏固邊防力量。在這些措施之下,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發達,人口增加。外國和周邊民族的使節、留學生、僧侶和商人等紛紛到訪,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唐代的多元文化,令唐朝聲威遠播。唐玄宗將唐的國力推向頂峰,為唐朝奠下雄厚基礎,使中央政府可在安史亂後支撐百多年,所以他還是功大於過。
過重:唐玄宗在開元中期開始失去勵精圖治和遵行儉約的精神,大肆揮霍,荒怠政事,拒納諫言,使官員因循苟且。他以排斥異己的李林甫為相,又因寵幸楊貴妃而以楊國忠為相,使朝政敗壞。對外方面,唐被大食和南詔擊敗,有損聲威。為防禦外敵,唐玄宗又增加邊境駐軍,設十大兵鎮,任用蕃將當節度使,並招募蕃兵,這些節度使集地方軍、政、財權於一身,威脅中央。但唐玄宗沒有多加處理,對李林甫和楊國忠的亂政視若無睹,繼續享樂,不理國家和百姓利益,朝政日壞,民生不安,唐玄宗後來更因寵信安祿山,讓他一人身兼三鎮節度使,終引致安史之亂。亂事雖然平定,但唐政府此後面對藩鎮割據、朋黨相爭和宦官干政之局,國力日衰。可見唐玄宗是唐代中衰的根本,唐的由盛轉衰他實難辭其咎。
15.清代史學家趙翼說:「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自開元中期起,唐玄宗眼見天下盛平,遂生怠惰之心,專注享樂,把政事交托給弄權專政的李林甫,以致國事日非。由於玄宗寵幸楊貴妃,其堂兄楊國忠受到重用,繼李林甫為相,權傾天下。楊國忠專務攬權,任用私人,導致朝政敗壞,又與安祿山發生衝突,種下安史之亂的禍源。玄宗日益怠政,楊國忠得勢弄權,這些促成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都與楊貴妃有關,所以趙翼的說法有道理。
不同意:唐朝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是唐玄宗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權勢過大,導致安史之亂。戰亂和割據削弱唐的統治,使唐朝逐漸步向衰弱。楊貴妃受寵,唐玄宗專注享樂,只是唐室政治腐敗的表現之一,趙翼說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實有偏頗。他把責任歸咎於楊貴妃,實是誇大了楊貴妃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因此,趙翼的說法並不合理。
16.安史之亂爆發後,唐室為了平亂,既內調邊兵對抗,又向外借兵、招降叛軍,你認為這些做法明智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明智:安史之亂爆發後,唐室為了平亂,不但內調邊兵對抗,更不惜向外借兵、招降叛軍。這些做法遺禍甚大,如招致外患侵擾,也導致藩鎮割據,但基於安史禍亂已起,亡國危機在即,而遺禍在後,唐室採取這一系列的平亂措施實為上算。肅宗徵調西北邊鎮兵入援,使中央兵力不足的壓力得到舒緩。加上向回紇借兵,唐室軍力增加,從而得以與安史叛軍對抗。唐室再結合招降政策,以封受節度使之策,招納安史降將,加速危機的化解。可以說,唐室的軍事策略是明智的。
不明智:唐室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徵調西北邊鎮兵入援,又向回紇借兵及招降叛軍,這無疑加速了亂事的平定。但諸政策的遺禍卻極大,邊兵內調使國防空虛,吐蕃、南詔乘機侵擾;借回紇兵使其自恃平亂有功,苛索無度;招納安史降將促令藩鎮問題惡化,割據局面更形失控。唐室平亂策略只收效一時,卻遺禍於後,可謂得不償失,極為不智。
17.有說唐朝亡於藩鎮,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藩鎮之禍困擾唐室長達一百五十多年。唐自安史之亂後,便陷入藩鎮割據的困局,強藩雄霸一方,中央無力控制,國家只能維持形式上的統一;藩鎮或聯合對抗中央,或互相攻伐兼併,令政局混亂,更削弱了唐室的統治。最後,強藩朱溫篡唐自立。由此可見,唐室實直接亡於藩鎮之手。
不同意:「唐朝亡於藩鎮」的說法欠全面。唐自安史亂後,內有藩鎮割據,國家四分五裂;宦官勢大,把持朝政,操縱君主廢立,使政局紊亂;朋黨相爭,擾亂朝政,摧折人才,國家元氣大傷。對外方面,回紇、吐蕃、南詔等強鄰入侵,對唐朝構成嚴重威脅廷受內憂。唐朝在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時候,又受到民變的打擊,最終為強藩朱溫所亡。由此可見,唐實亡於內憂外患,而不只是亡於藩鎮。
18.你認為宋初的中央集權制度能達致多少預期效果?試抒發你的意見。
只能達致部分預期效果:宋初推行的中央集權政策只能革除節鎮權重、將士擁立的陋習,使宋代 君主的地位得以穩固,但卻不能為宋室帶來長治久安的局面。宋初推行中央集權,解除禁軍宿將兵權,將地方的軍、政、財權收歸中央,成功消弭了唐末五代以來武人專擅、藩鎮跋扈的禍患。但其措施不免矯枉過正,如分割相權,使事權不一,造成行政紊亂;台諫權重,官員備受掣肘,導致政風因循;削弱地方權力,精兵和餘財盡歸中央,終令地方積貧積弱。由此可見,舊弊雖除,但新弊漸生,所以宋初施行中央集權的結果充其量只能說是好壞參半。
19.你認為宋初的中央集權政策造成了統治危機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宋初統治者厲行中央集權政策,雖然消除了晚唐五代藩鎮權力過大、武人擅政的積弊,但新的問題隨之出現。宋代分割相權,導致相權低落,事權不一,各機構之間又缺乏溝通協調,致使行政紊亂。台諫權重,隨意彈劾,官員行事因而變得因循苟且。以文人掌軍,效果成疑;禁軍更戍頻繁,不但耗費甚大,也使兵將分離,削弱軍事實力。此外,中央高度集權,地方官吏施政往往不能自主,加上各地精兵和餘財盡歸中央,終致地方積貧積弱。凡此種種,足以證明宋初的中央集權政策嚴重危害了宋朝的統治。
不同意:宋初立國,首要問題是如何消除前朝積弊,以確保宋室的長治久安。為此,宋太祖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權措施,以保障宋室的統治。如除去禁軍宿將的兵權,成功杜絕軍士擁立禁軍將領為君主的現象,盡革唐末五代禁軍驕橫、兵變頻生的陋習;將地方的軍、政、財大權收歸中央,有效革除唐末五代藩鎮跋扈的積弊,鞏固了中央政權。可見,中央集權政策在當時不失為一救時良方。因此,「宋初的中央集權政策造成統治危機」的說法實不夠中肯。
20.宋、元兩代均致力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你認為何者較為成功?試抒發你的意見。
宋:宋初實施中央集權,銳意分散地方權力或將權力收歸中央。如路級官員事權不一,互不統屬,直接向中央負責;以朝官充任知州,經常調動他們,甚至加設通判加以牽制,以防擅權;各地精兵和餘財收歸中央,地方既弱且窮,無力反叛。事實證明終宋一朝,地方叛亂極少。反觀元朝,雖然其行省制度頗為成功,行省一直能夠代表中央控制地方。但亦為元代地方叛亂眾多的誘因之一,因行省長官多由蒙古人充任,其高壓的統治措施往往激發漢人反抗,地方叛亂叢生,造成元朝政局不穩。故從效果方面觀之,宋朝對地方的管理比元朝成功。
元:從制度方面言,元朝對地方的管理比宋朝成功。宋朝採分散地方權力或收權中央的方法,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結果使地方建設乏力,漸漸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這為宋室的統治帶來負面影響。反觀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行省長官總攬軍、政、財權,能有效監控地方,消除了宋代地方積弱的弊病,有助拱衛中央的統治。元朝也注意行省的劃分,並置專司監察,加強對行省的制約。在元朝統治期間,行省一直能夠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元朝對地方的高度管治比宋朝的消極防範更有利中央集權統治,因此元朝的地方管理政策實比宋朝成功。
21.你認為明太祖哪項集權措施遺禍最大?試抒發你的意見。
明太祖廢相的遺禍最大。自明太祖廢相後,皇帝無人輔弼,獨攬大權,如果君主精明,尚可把持大局;若遇君主昏庸,權力勢必旁落。明中葉後,君主大多怠於政事,容易讓左右的宦官竊權。此外,廢相後官僚體系缺乏領袖,君主往往以宦官溝通內朝與外朝,傳達命令,因而給予宦官弄權、干政的機會。因此,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政,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可見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的措施遺禍極大,可謂明代中後期政治腐敗的禍端。
22.宋太祖和明太祖均推行集權政策,你認為何者較成功?試抒發你的意見。(6分)
宋太祖:宋太祖的中央集權政策實比明太祖的 君主集權政策成功。明太祖的 君主集權政策,使政治的好壞全取決於君主的賢愚,從而埋下明亡的遠因。明中葉以後,君主大多怠於政事,以致宦官擅權,國無善政,加速了明的滅亡。反觀宋太祖實行的中央集權措施,成功革除了唐末五代藩鎮擁兵自重的積弊,達致加強皇權、鞏固中央對地方統治的目標;即使後來政策因為未能因時制宜地作出調整,以致宋朝國勢積弱,但宋朝政權受內部勢力的挑戰遠比明朝小。可見,宋太祖的集權政策較能達到預期目的,故可說比較成功。
兩者均不成功:宋太祖採行中央集權,由於過分針對唐末五代藩鎮擁兵自重的流弊,未能因時制宜作出調整,結果舊弊雖除,新弊叢生,積重難返,宋代國勢一厥不振。明太祖採行 君主集權,政治好壞全取決於君主的賢愚,結果埋下了明亡的遠因。明中葉以後,君主大多怠於政事,以致國無善政,宦官擅權、朋黨相爭等問題接踵而至,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可見,宋太祖和明太祖兩人推行集權政策,結果與預期效果相去甚遠,故可說兩者均不成功。
23.你認為清初對漢族的統治政策是否得宜?試抒發你的意見。
得宜:清朝以少數的滿人統治人數眾多的漢族,為了鞏固政權,遂於統治前期兼用高壓與懷柔政策。如對待士人,一方面百般折磨,動輒大興文字獄,使其俯首聽命;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計地加以攏絡,使其為朝廷效力。滿人運用恩威並施、剛柔互濟的手段,達到制服漢人,確立對漢人統治的效果,並試圖消弰漢人的反滿情緒,使社會趨於安定。由此可見,清初對漢族的統治,策略可謂得宜。
不得宜:清初對漢族實行恩威並施的統治政策,雖然有助鞏固清朝政權,但無論是高壓或懷柔政策,均反映統治者以維護本身及滿族利益為目的,始終未能徹底消弭滿、漢之間的矛盾。清初統治者以高壓政策鎮壓漢人,從而加深民族仇恨,因此自清初至清亡,反清排滿的聲音從未間斷,大大打擊清朝的統治。由此可見,清初對漢族的統治,策略並不得宜。
24.清朝與元朝同是以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但為甚麼清代的國祚較元代的國祚長?你認為是甚麼原因所致?
(1)元代帝位爭奪頻繁,政局不穩;清代帝位繼承較穩定,注重君主的教育及訓練,使之熟習滿、漢文化和治國之道。(2)元代 君主缺乏治國理念與組織能力,行政系統紊亂;清代實行君主集權,設立奏摺制度及軍機處,注重整飭吏治。(3)元代實行民族歧視,對漢族採取高壓政策,摧抑漢文化,強分階級,防禁嚴苛,刺激漢人的反抗意識;清代對漢族高壓懷柔並施,尊崇儒學,有助消弭反滿情緒,拉攏人心。尊重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統治政策因地制宜,杜絕地方割據。
乙部課程
1.中、英貿易糾紛是鴉片戰爭爆發的主因,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中、英之間早已存在貿易歧見,清朝向以「天朝上國」自居,視對外貿易為「嘉惠遠人」的手段,同時對外商設置種種限制,這使要求對等外交、平等貿易的英國心存不滿。英方雖曾嘗試利用外交途徑化解矛盾,但並不成功。英國為扭轉貿易逆差、謀取暴利,遂大量對華輸入鴉片。鴉片的輸入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民健康受到威脅,社會風氣日壞,清廷遂有派林則徐禁煙,因此觸發中、英衝突。由於中、英長期存在貿易糾紛,當雙方因禁煙問題而致衝突白熱化後,英國決定對華用武,以解決問題。可見,貿易糾紛是鴉片戰爭爆發的主因。
不同意:中、英兩國對貿易的看法存在差異,產生衝突在所難免,但未必要動武解決。英國曾經透過外交手段,遣使來華與清廷進行交涉。但因為林則徐嚴厲禁煙,才令中、英關係到達無可迴轉的地步。林則徐強制外商繳交所有鴉片,又要求他們簽署帶有「人即正法」條文、聲明不再夾帶鴉片的保證書。英商依令繳煙,但就具結問題與林則徐爭持不下。林則徐以斷絕英商供應作要脅,英國因而決定對華用武。由此可見,鴉片戰爭爆發的主因是林則徐禁煙手法過嚴,而不是中、英貿易糾紛引致。
2.有史家認為英法聯軍之役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英法聯軍之役的遠因在於英國要處理鴉片戰爭及其後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未能解決的問題,如英國欲擴大在華權益,謀求全面開放中國,但國不但未有徹底履行《南京條約》的規定,對英國的要求沒有予以正視,以致先後出現廣州入城、修約問題,中、英兩國嫌隙日深,英國最終決定發動戰爭以達到其目的。可見英法聯軍之役是鴉片戰爭的延續,可謂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不同意: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之役的引發雖均涉及通商問題,但前者很大程度是因鴉片問題引起,後者則更主要關係中外交涉問題,如廣州入城問題、修約問題、阿羅號事件等都因外交失當所致。兩次戰爭的背景大有不同。此外,英法聯軍之役的發動者除英國外,尚有法國。後者的參與,主要是其統治者欲揚威東方,並確立對天主教的保護權。法國的參戰,使這場侵略戰爭的目的更複雜。因此,英法聯軍之役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說法值得商榷。
3.門戶開放政策對中國有害而無利,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申明必須保持中國領土完整與行政權獨立,列強表示同意,中國因此倖免被瓜分,但中國並未改善受列強支配,侵奪利益的情況。門戶開放政策以保障列強在華的既得利益為前提,承認列強在華的勢力範圍,要求各國開放其勢力範圍和租借地,使各國享有貿易均等的機會。門戶開放政策因此成為了列強合作支配和掠奪中國利權的「合法化」的手段,中國受列強欺凌的程度更甚。
不同意:在中國瀕臨被瓜分之際,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申明保持中國領土完整與行政權獨立,承認各國在華勢力範圍及既得利益,維護列強貿易均等的機會,緩和列強爭奪在華利益的衝突。中國雖繼續受列強支配,但能倖免被瓜分。所以,門戶開放政策對中國並非有害而無利。
4.義和團要為八國聯軍之役的發生負最大責任,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十九世紀末,義和團興起,勢力極盛,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專事殺害洋人及中國教徒、搗毀教堂、鐵路及電等一切與洋人有關的事物。他們的仇外活動早已招致列強的抗議。公元1900年義和團得到慈禧的批准,進入北京,更加大肆排外,到處焚燒教堂和教民住宅、殺教士、毀鐵路。列強鑑於事態危急,遂決定聯合出兵干涉。因此,義和團要為八國聯軍之役的發生負最大責任。
不同意:義和團燒、殺、搶掠洋人,大肆排外,列強鑑於事態危急,乃聯合出兵干涉,故戰火燃起,義和團可謂難辭其咎。然而,義和團得以迅速發展,並有恃無恐地盲目排外,根本原因是得到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的支持。清廷更主動向列強宣戰,引發八國聯軍之役。因此,要為八國聯軍之役負最大責任的是清政府,而非義和團。
5.你是否同意義和團的行徑是無知愚蠢的?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義和團自稱可降神附體,刀槍不入,又搗毀洋人建築物和住宅,殺害教士,焚燒教堂,因而引起列強大軍壓境,最終爆發戰爭,行為愚不可及。
不同意:義和團的行為,反映了在國難當前所激發的民族自覺,體現了不可欺侮的民族尊嚴。
6.有謂洋務運動成效不彰,慈禧太后要負上最大的責任。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同光年間,慈禧為朝廷的最高領導人,對推行洋務的立場卻搖擺不定,未有制定全盤計劃。此外,慈禧對各省督撫在改革過程中互相鬥爭的問題,未有加以調解,反而藉此制衡各官員的勢力,以便駕馭。她還挪用軍費修建頤和園,致使海軍在六年內未能添置軍備,不但阻礙了改革的推行,更導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被擊敗,標誌洋務運動的終結。
不同意:洋務運動在推行過程中湧現的流弊,部分非慈禧所能控制的。如朝中官員大多為守舊之人,有的鄙視洋務,對改革多番阻撓;有的藉推行洋務,趁機歛財。民間更以破壞風水為由,破壞鐵路、電線等建設,浪費金錢和資源。又如辦洋務的官員不諳外文及有關技術,在購買外國機器等物資時,往往受外商欺騙等。這些均影響了改革的成效,因此不能將責任全歸咎於慈禧身上。
7.「戊戌之變,外人或誤會為慈禧反對變法。其實慈禧但知權利,絕無政見,純為家務之爭」(王照《方家園雜詠》)你同意這看法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同光年間,在慈禧的同意下,洋務運動實行了三十多年。戊戌政變後,慈禧亦相繼下令推行新政及立憲運動,這些皆足證其並非反對變法之人。只是光緒帝重用漢人,展開變法,削弱了保守官僚的權勢,激起滿族大臣的不滿,認為維新派想奪權。慈禧在這些大臣的慫恿下,才發動政變。
不同意:慈禧發動政變,除為奪權外,亦為反對變法所致。倘若慈禧只為權利,其在發動政變後,毋須廢除新政,大可在其領導下,繼續推行變法。繼後直至八國聯軍之役發生,革命力量迅速發展之時,慈禧才下令推行新政,可見其僅視變法為鞏固統治的權宜之計,當然更反對由光緒帝擔任變法的領導者。
8.在戊戌變法的各項措施中,你認為哪一項措施最招致官員的激烈反對?試抒發你的意見。
裁汰冗員和閒散衙門。這政策涉及行政機關的整頓,引起了新舊、滿漢之間的激烈鬥爭。因為其損害了保守官員的既得利益,令他們喪失生計,必群起反對。加上變法的倡導者為康有為、梁啟超等漢人,滿族官員擔心漢人利用變法,透過減少官員和衙門,藉此削弱他們的勢力,以奪取政權,自然對變法多加阻撓。
9.你認為辛亥革命的成功,誰的貢獻最大?試抒發你的意見。
認為孫中山的貢獻較大的,要指出孫中山組織革命團體、制定建國綱領、爭取海外支持、策劃革命行動。認為革命人士貢獻較大的,需指出如果無視死如歸、前赴後繼的革命志士,單憑孫中山一人的力量是無法壯大革命力量的。
10.有說民國成立後,中國政局進入了一個黑暗的時代。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在國內,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後,破壞了整個共和制度,更欲復行帝制。袁氏死後,北洋軍閥分裂成多個派系,混戰不休,與南方形成對峙局面。國際上,俄、英不斷侵擾外蒙古和西藏。在巴黎和會上,列強漠視中國的主權,將山東利益劃給日本。凡此種種,均反映朋當時的中國陷入了內憂外患深重的局面。
不同意:民初政局混亂只是近代中國由帝制步向民主政治的轉型情況。袁世凱的洪憲帝制、張勳復辟,均告失敗。此外,五四運動的爆發,捍衛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並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開啟民智。這些都反映了國民的民主、外交自主的觀念逐漸得到鞏固,長遠來說,對國家發展是有利的。
11.有說五四運動是民國政府實踐外交自主的第一步。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民國成立後,多番與列強簽訂損害中國權益的條約,如「二十一條」、《中俄聲明》等。直至五四運動爆發,全國掀起罷課、罷市浪潮,北京政府才傳令在巴黎和會的代表拒絕簽字,與列強抗衡,堅定收回山東的立場,實現了外交自主。
不同意:早在公元1913年,中、英、藏舉行西姆拉會議,商討西藏問題。期間英、藏私訂《西姆拉條約》,製造「麥克馬洪」,非法修訂中、印邊界,割裂中國領土。中國拒絕承認此界,堅持擁有對西藏的主權,使英國分裂西藏的目的終未能得逞。這已反映了中國堅持外交自主的努力。
12.軍閥割據的形成,袁世凱是否要負全責?試抒發你的意見。
是:袁世凱為了實現稱帝夢想,不斷擴充軍力,使北洋軍實力大增。他死後,北洋軍閥就分裂成各個派系,割據混戰不息。
否:當時列強相繼侵略,新生的民國又未完全穩定,不同的黨派都積極自保,袁世凱只是適逢其會的機會主義者,他與軍閥的關係完全是互惠相利的共存方式。
13.你認為甚麼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最主要因素?試抒發你的意見。
中國共產黨勢力發展迅速。中國國民黨實行「聯俄容共」政策後,中共黨員可以個人身加入國民黨。但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政治上,中共黨員不但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更掌握了地方黨部的組織工作;軍事上,中共黨員在黃埔軍校內分別擔任教職或就讀,有一定的勢力,另外又不斷組織工農運動。這些都引起國民黨右派的猜忌,遂決定「清黨」。「寧漢分裂」後,共產國際更欲將武漢國民政府改組成為共產主義政權,使國民黨左派亦認為中共帶有威脅性,終選擇與南京國民政府復合,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
14.有說國、共第一次合作,對中國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國、共兩黨合作,雖能成功北伐,但兩黨所奉行的主義和目標根本不同,發生衝突是必然的事。結果,兩黨展開了長達十年的武裝對抗,造成生靈塗炭。更嚴重的是,蔣介石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終導致「八年抗戰」的發生,為中國帶來無盡的苦難。
不同意:在北洋軍閥統治時代,中國內部已混戰不斷,即使兩黨沒有合作,生靈塗炭的情況亦一樣會發生。而且列強透過扶植軍閥政權,干預中國內政,分裂中國領土。加上日本早有侵略中國的野心,其發動侵華戰爭亦是必然的事,實非因國、共合作失敗而引起。
15.在西安事變前,蔣介石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根據當時的情況,你認為他的做法合理嗎?
合理:國民黨在第五次圍攻中共時,成功擊敗紅軍,迫使其進行「長征」,實應立即追擊,以早日結束內戰,在無後顧之憂下,集中兵力抵抗日本進侵。加上日本集中侵擾東北一帶,未有直接威脅,而蔣介石已透過外交交涉以制止日本行動,其更應把握時間完成剿共的目標。
不合理:中共完成「長征」後,在農村的勢力已擴大不少,主要黨領導亦在延安徐圖發展,剿滅中共的目標不能在短時期內達到。何況發動內戰,殺害同胞,已非正義之事,自應以禦外侮為要緊。日本早對中國存有野心,外交交涉亦遏制不了其侵略行動。蔣介石漠視國民及中共團結抗日的要求,堅持進行內戰,實屬不合理的行為。
16.有說蔣介石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是導致抗日戰爭爆發的最主要原因?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日本曾炸死張作霖,意圖佔領東北,卻因張學良宣佈歸附國民政府,令其計劃落空。可見中國內部若團結一致,日本根本難以借機開戰。至中原大戰爆發,東北軍被調入關,日本見有機可乘,不斷製造事端,侵佔東北領土。但蔣介石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助大了日本的野心,終導致抗日戰爭爆發。
不同意:抗日戰爭的爆發,主要是日本國內的情勢驅使所致。日本早就制定征服中國的全盤計劃,侵略東北之舉雖一度受挫,然而其國內軍國主義盛行,少壯派控制了政府大權,為了解決經濟衰退問題,及舒緩國內不滿的情緒,必會製造各種藉口開戰,以奪取中國的資源。
17.有說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國際地位得以大為提升,與列強處於平等的地位。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中、英、美結盟共同抗日後,中國對反侵略戰爭的貢獻良多,受到列強的肯定,令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此可見於:英、美等國先後廢除了百多年來與中國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國被承認為世界四強之一,及中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
不同意:抗戰期間,中國的外交地位雖大為提升,但在國際上仍受到列強的欺壓,如美、英為了勸誘蘇聯出兵攻日,竟私自與蘇聯簽訂《雅爾達密約》,在未得到中國的同意下將東北及外蒙古的利益讓與蘇聯。其後,美國又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就密約內容與蘇聯進行談判。
18.有說抗戰結束後,國、共兩黨始終不能互容,終至爆發內戰,最深層原因是兩黨所奉行的主義不同。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國民黨以三民主義為宗旨,仿效英、美的政治制度;共產黨則奉行馬克思主義,主張透過階級鬥爭,建立人人平等的共產社會。兩黨的政治理念和目標存有根本性的差異,自然難以相容,故在過往兩次合作中,雙方均不停發生衝突,因此它們之間必會發生戰爭。
不同意:兩黨之不能相容,最深層原因是彼此的利益衝突。抗戰結束後,兩黨首先為爭奪日軍的受降權而發生衝突。在重慶談判期間,兩黨就裁減軍備、解放區政權和受降權這些涉及黨的根本利益等問題而未能取得共識。裁軍會談後,國民黨不願改組政府,與共產黨分享權力,而共產黨亦不肯先交出軍隊。由此可見,兩黨的爭拗點不在於政治理念,而在於雙方均欲各自擴大黨的勢力,所以必然會導致戰爭的發生。
19.國、共爆發內戰之初,國民黨不論在人力和資源上都比共產黨優勢,但卻最終戰敗。你認為其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甚麼?試抒發你的意見。
人心背棄。社會上,抗戰結束後,國府官員貪污腐化,與民爭利。政府橫徵暴斂,濫發紙幣,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大量工商業倒閉等問題,民生困苦,對政府深感不滿。軍事上,國軍經過十年與共產黨的武裝對立和八年抗戰,原已厭戰,在抗戰勝利後又遭苛待,加上蔣介石倚信嫡系將領,其他將領和所轄士兵均存有離心。政治上,蔣介石破壞協議,擅自召開國民大會,通過憲法,以抵制成立聯合政府,結果遭到各派政黨的非議,陷於孤立。相反,共產黨以「爭取民主」作號召,在解放區推行土地改革,故能爭取到各階層人士的支持,此消彼長下,國民黨遭到各界背棄,終於在內戰中被擊敗。
20.在國共和談和內戰期間,美國對兩黨關係的發展產生了多大程度的影響?試抒發你的意見。
阻止內戰爆發:抗戰結束後,國、共兩黨為爭奪日軍的軍備而發生衝突,戰事即將爆發。美國恐蘇俄趁中國發生內亂而在東北擴展勢力,於是力求保持中國局勢穩定,先後任命赫爾利、馬歇爾在華居中斡旋,促成兩黨舉行重慶談判、政治協商會議和裁軍會談,分別簽訂《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舒緩了兩黨的衝突。
促使國軍敗陣:美國為遏止中共的勢力,於抗戰勝利後將國民黨部隊空運和海運至淪陷區,搶先接收日方軍事物資和佔領戰略重地,增強了國軍的勢力。內戰爆發之初,美國給予國民黨軍事援助,促使蔣介石對戰況盲目樂觀,急於發動全面進攻。結果,國軍在後期節節敗退之際,美國為免捲入內戰,停止援助國民黨,成為國軍敗陣的原因之一。
21.1958年至1966年,中國進行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期間出現了不少嚴重的失誤。你認為這時期的發展是否一無是處?試抒發你的意見。
是: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後,中共的領導人急於求成,推出激進的總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運動,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標的經濟發展,結果造成嚴重後果,工、農業發展大受打擊,國家經濟嚴重失調,出現三年困難時期。後來雖然改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為發展方針,全面整治經濟,但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在1965年都只能恢復到1957年「大躍進」開始前的水平。由此可見,1958年至1966年中國進行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發展實是一無是處。
不是:由於中共領導人在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後急於求成,推出激進的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運動,在經濟發展方面共追求高速度、高指標,從而造成嚴重後果。國家為此確實付出沉重代價,但尚算能夠及時推出補救措施,改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發展方針,全面整治經濟。1965年,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都恢復或者超過1957年「大躍進」開始前的水平。經濟發展亦由此轉向務實,急進風氣受到一定壓制,這有利日後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若斷言「1958年至1966年中國進行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發展為一無是處」實有欠公允。
22.有說文化大革命是由三面紅旗運動失敗所促成,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把批評三面紅旗運動的彭德懷等人打成「反黨集團」,其後更掀起「反右傾運動」,開啟了毛澤東以個人威信策動群眾打擊與自己持相反意見的共產黨人,此舉實是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先兆。再者,三面紅旗運動的失敗令毛澤東失勢,被迫退居第二,由劉少奇出任國家主席,成為當權派,加上毛、劉二人就三面紅旗運動的評價及經濟調整政策出現意見分歧,毛澤東決定奪回領導權,遂發動文革。由此可見,文化大革命是由三面紅旗運動失敗所促成。
不同意:三面紅旗運動失敗,毛澤東因而失勢,退居第二,黨內也就三面紅旗運動的評價及經濟調整政策出現意見分歧,這無疑為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埋下伏線。然而,文革成因複雜,單純理解為由三面紅旗失敗所促成,這看法有欠全面。中共一向認為階級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問題,毛澤東甚至提出「階級鬥爭長期性」的理論,並把黨內分歧看作是階級鬥爭的反映,認為要解決黨內問題,必須在黨內進行階級鬥爭,文革也就在這一背景下開展。可見,文化大革命並非純由三面紅旗運動失敗所促成。
23.文化大革命促使中國發展全面倒退,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文化大革命打擊面甚廣,被批鬥致死者為數甚鉅,國家因而損失大批人才。經濟方面,各行各業都捲入這場政治運動,工農業生產幾乎停滯不前,國民經濟損失嚴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大批知識分子被批判,學校停課,教育發展倒退,文化藝術及科研事業的發展也停滯不前。文革動亂更使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社會秩序混亂不堪。由此可見,十年文革給中國帶來空前破壞,堪稱「十年浩劫」。
不同意: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雖然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教、社會各方面造成嚴重破壞,但期間中國並非一事無成。如在周恩來和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間,國家經濟也有所發展,從而將文革的破壞程度減低;外交事業更是頗有成績,中國重新加入聯合國,又與美、日等國相繼成功建交。由此可見,文化大革命並非促使中國發展全面倒退。
24.有人將文革視為一場階級鬥爭運動,有人將其視為權力鬥爭,你同意哪種看法?試抒發你的意見。
階級鬥爭運動:文化大革命是受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理論影響而開展的。毛澤東堅持認為階級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問題,從而提出「階級鬥爭長期性」的理論。三面紅旗運動失敗後,毛澤東退居第二,以劉少奇為首的穩健派當權,當時中共黨內就三面紅旗運動的評價及經濟調整政策產生意見分歧,毛澤東認為這是階級鬥爭的反映,劉少奇等人是修正主義分子,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他們控制了中央和地方各部門,使社會主義中國有變質的危機,因此發動文化大革命號召群眾奪回「走資派」的權力。文革期間,毛澤東又鼓動造反派在地方上批鬥走資派,使全國陷入動亂狀態;社會上為了強調階級鬥爭,親屬之間甚至互相監督、揭發、批判。種種現象顯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階級鬥爭的運動。
權力鬥爭:文化大革命乃以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權力之爭開始。由於三面紅旗運動失敗,毛澤東失勢而被迫退居第二,劉少奇成為當權者;毛、劉二人又就三面紅旗運動的評價及經濟調整政策出現意見分歧,毛澤東決定奪回領導權,遂發動文革。文革開始後,野心家林彪、江青等又利用毛澤東的信任,乘亂陰謀奪權,結果使文革動亂愈演愈烈。此外,地方上的造反派也經經常為爭奪權力而發生內部衝突。凡此種種顯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權力鬥爭。
25.有人稱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十年浩劫」,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同意:可指出文革對各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政治方面,大批幹部被撤職或整肅,領導層損失大量人才;民眾出現信仰危機。經濟崩潰,生產停頓,浪費資源。教育質素下降,學校停課,學生組成紅衛兵到處鬧事;妨礙科研發展。社會秩序混亂,批鬥盛行,知識青年下放,折散家庭組織,人民身心受創。中國各方面都出現倒退,與歐亞國家的發展脫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