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會考中史評論題年報:2006-2010

甲部課程

有人認為「治亂世,用重典」。你認為法家學說較適合春秋時代抑或戰國時代?為甚麼?試抒發你的意見。(2006_1_4)

表現遜色。考生唯有立場,但多只就春秋或戰國時代之混亂情況發揮意見,未能清楚剖析何以法家思想對該時代較為適合,說服力不足。

 

春秋霸主提出「抑兼併、禁篡弒」,你認為他們有沒有貫徹執行?試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7_1_4)

認為未有貫徹執行者成績較佳,多以春秋時期諸侯國數目之演變,周桓王為鄭莊公將士所傷、吳越爭霸,甚至出三家分晉,田氏篡齊等史事佐證,表現甚佳;但認為有貫徹執行之考生只多作泛論,說服力欠奉。

 

有意見認為漢代士人政府的建立是西漢開放政權的明證。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8_1_4)

表現不俗,贊同者表現尤佳,大多指出士人政府之建立,打破漢初宗室、功臣、外戚壟斷仕途之局面。太學與察舉制之創設,公孫弘之任相均為西漢開放政權之明證。持反對意見者表現中規中矩,指出武帝純以儒家思想神化君主地位,進行中央集權,士人僅為集權工具,仕途開放不等同政權開放。

 

有人認為封建制度的瓦解促進了民族的摶成。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9_1_4)

考生對「民族搏成」含義多有誤解。認同提問者每以封建制度瓦解有助社會階級消融與學術交流應對;不認同提問之考生只能舉出封建制度有「武裝移民」作用,惜未見列舉有關史料佐證,影響說服力。

 

試據史實,編寫下列文字,闡析你對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與當時社會動蕩關係的看法。(2010_1_4)


有人認為諸子百家爭鳴導致社會動蕩,亦有人認為社會動蕩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我較同意

選答者大多從「社會動蕩形成日家爭鳴局面」進行續寫,理據充分,成績不俗;但認為「諸子百家爭鳴引致社會動蕩」之考生,大多胡亂撰寫,缺乏條理及說服力。其實,考生或可從各派學者為晉身卿相,宣揚本派學說時,每每攻擊、排斥其他學派思想,造成社會動蕩;亦可申論重視戰功之思想流派,其張激化列國相爭,社會轉趨動蕩。又部分考生只申述導致社會動蕩之政治因素,忽略與「百家爭鳴」之關係,失分極多。

 

有人認為「漢武帝時期西漢衰落的開始」。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2006_2_4)

成績一般,考生多能列舉漢武帝之施政概況以支持其立場,惜能正反兩面兼顧者不多,斯為美中不足。

 

有人認為東漢戚宦雖互相傾軋,然亦互相制衡,是以該朝自和帝後仍能有過百年國祚。你同意嗎?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論。(2007_2_4)

不少考生審題粗疏,誤解題意,未就「東漢戚宦之爭既有傾軋現象,亦有制衡作用,故東漢自和帝以後仍能享過百年國祚」之說法全面發揮意見,認同者多只集中論述二者相爭之循環過程與戚宦爭如何影響國祚,未有舉述戚宦互相制衡之史實印證東漢得享長國祚之因由,持反對意見者則多認同二者有傾軋現象,但否認有制衡作用,但何以得享超過百年國祚則避而不談,表現同樣令人失望。

 

南朝時期士族由盛轉衰,有人認為當君主多出身寒庶,以及士族本身的腐化都是重要的因素。你認為哪一項較重要?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8_2_4)

表現遜色。考生多以泛論支持一己立場,缺乏實質理據;更有考生認為兩者同樣重要,未掌握題旨。此外,選答者多只就「當君主多出身寒庶」或「士族本身腐化」作單軌式析述,不作比較,影響說服力。

 

試據史實,續寫下列文字,闡析你對秦代興亡的觀點。(2009_2_4)

成績令人失望。續寫部分考生列舉秦始皇之施政措施作為法家思想與秦興亡關係之例證,忽略商鞅變法之成效;大多考生更只著重闡析秦亡因素,「秦藉法家思想開創統一大業」隻字不提,失分不少。

 

有人認為秦、明兩代均厲行集權,但國祚一短一長,故此厲行集權與國祚長短並無直接關係。你同意嗎?試引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2_4)

考生對「厲行集權」一詞之意義認識未深,甚或誤解,故所舉理據難有說服力,只認同題目所述,以為秦速亡不在於厲行集權本身,而是基於秦始皇施政過急過猛、不恤民命所致之考生,表現尚可。至於明代集權與其國祚之關係,能提供圓滿答案者鳳毛麟角。

 

有人認為「隋文帝一生過大於功」。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2006_3_4)

考生對隋文帝之功過認識甚深,惜作答時多只列舉其功或過單一方面,未能兼顧兩方面之得失,作出比較,然後確定立場,影響成績。

 

北魏孝文帝致力推行漢化運動。你是否認為這同時引致鮮卑文化的消亡?試就有關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7_3_4)

選答者表現令人喜出望外,認同者均有列舉孝文帝之漢化措施及剖析引致鮮卑文化消亡之因由;而持反對意見者亦大多能指出鮮卑文化如何融入漢族文化,為盛唐文明奠下基礎,鮮卑人倡行之均田制,租庸調制及府兵制等長期為隋唐所沿用。部分考生更背出孝文帝之漢化措施只影響南遷洛陽之鮮卑人,孝文帝死後,北方六鎮即起而作亂,排斥漢化,證明孝文帝之漢化運動並未全面引起鮮卑文化之消亡。

 

有人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盪帶動了江南經濟的發展。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8_3_4)(2011年開始不適用)

選答者絕大部分同意題目所述,惜時序脈絡不清,以為「安史之亂」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故以安史之亂後南方經濟發展原因與概況作答,複述本題第3問之內容,未見配合題旨。

 

就唐代衰亡的原因來說,你是否同意資料五的看法?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9_3_4)


 


表現優劣互見,成績理想者均先就「藩鎮割據」與「宦官亂政」兩項對唐亡之關係作出析述與比較,然後作出結論,深具說服力。但有部分考生只作單軌式申論,不作比較,故理據雖足,仍影響說服力。「宦官亂政」部分,亦有考生將漢唐兩代之史實混淆,成績低劣者甚至誤解圖意,以為題目標示「宦官亂政」影響更大,致立場與解說矛盾,誠屬不幸。

 


觀點一:宋太祖對相權的措置,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府。

觀點二:宋太祖對相權的措置,導致中央政府積弱。

你較同意哪一個觀點?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3_4)

考生答案以同意「宋太祖對相權措置,導致中央政府積弱」表現較佳,大多能從權力、效率、財政負據、作戰能力等方面剖析,資料豐富。惜不少考生只作單軌式析論,未就兩個不同觀點作出比較,影響說服力。部分考生更忽略「相權措置」之含意,只以中央集權措施甚或只以軍事安排,如文人掌軍、行更戌法、禁軍駐京師等等討論如何引致宋代積貧積弱,未盡合題旨。

 

有人認為安史之亂後,來自南方經濟收入變成北方的財源,是唐朝中葉以後維繫帝國的重要命脈。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2006_4_4)

選答者絕大部分認同題目所述,惜只列舉當時北方遭受破壞而南方生產與旺之史實支持論據,未緊扣「來自南方之經濟收入變北方財源,乃唐中葉以後維繫帝國之重要命脈」題旨,強調南方經濟與唐帝國存亡之關係。

 

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發展的轉捩點。有人認為它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轉捩點。你同意嗎?試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7_4_4)

半數考生審題粗疏,未掌握討論重點在「安史之亂亦為中國歷史發展之轉捩點」,如考生只著墨於唐代,難獲較佳積分。

 

你認為唐、宋兩代對相權的措置,哪一朝代較切合當時的政局?試據有關史實加以申論。(2008_4_4)

稍欠理想。部分考生只重複第3問之資料,以「人事概況」代替評論「制度優劣」,以玄宗之「知人善任」充作「相權措置」申論,未見中的。部分考生雖熟識唐之三省制及宋之中央集權內容,但未作比較,難作判斷哪一朝代較切合當時之政局。申論方面,以認為宋代較切合之考生表現較佳。

 

有人認為清室統治漢人的政策都是基於防範。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9_4_4)

選答之考生以同意「基於防範」者表現較佳,能以清室統治漢人之高壓與懷柔政策析論,理據充足;反對者則以清室施行懷柔政策,旨在緩和滿漢衝突,使漢人誠心歸順,惜能指出早在皇太極時已標榜「滿漢一體」主張之考生百中無一,美中不足。

 


觀點一:東晉至南朝時期的士放促進了江南的開發。

觀點二:東晉至南朝時期的士族阻礙了江南的開發。

你同意哪一個觀點?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4_4)

選答者大多同意「東晉至南朝時期士族促進江南開發」之觀點,理據亦充實,除論及隨著士族之南遷,為江南帶來勞動力及技術,促進江南開發外,更論及莊園經濟、山澤資源、蔭戶制、佔田令等之影響。至於認同「士族阻礙江南開發」之考生,理據多集中在士族坐享高官厚祿,生活奢侈腐化,不理政事。其實此理據只能說明「士族無助於江南開發」,未達「阻礙開發」地步。

 

有人認為「做宋太祖時的官,就是福氣」。你同意嗎?試就當時中央集權的措施抒發你的意見。 (2006_5_4)

持反對意見之考生表現較佳,所舉史實頗具說服力;但認同題目所述之考生,每以「清閒」作理據,價值觀堪商榷。

 

有人認為元代設行中書省,並不是為了行政方便,而是為了軍事控制。你同意嗎?試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7_5_4)

沒有。

 

有人認為明太祖廢相,由君主統率百官,其後雖有大學士嚴嵩、宦官魏忠賢等專擅,然君權並無旁落,遂得享近三百年國祚。你同意這說法嗎?試據史實加以析論。(2008_5_4)

考生大多審題粗疏。答案多集中申論太祖、成祖兩位君主提君權之措施與太祖廢相之影響,忽略題目討論重點為有明一代君權有否旁落,與明代國祚得享近三百年與此有何關係。此外,部分考生誤將嚴嵩與魏忠賢視作太祖一朝之官宦,有張冠李戴之嫌。

 

觀點一:唐太宗憑個人才能,結束隋末亂局,下開貞觀治世,成為功德兼盛的君主。
觀點二:貞觀治世,只是時勢使然,並非太宗有過人之才。你較同意哪一個觀點?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9_5_4)

以同意觀點一之考生表現較佳。惜大多考生只作單軌式析論,未作比較,說服力未足;而同意觀點二之考生,亦多只集中論及唐太宗在政治及經濟上沿用隋朝舊制而稍加改良,忽略隋文帝開皇之治早替太宗奠下治世基石,對外方面,亦受惠於突厥之分裂,理據仍欠充實及全面。

 

有人認為唐太宗的施政每多創新,亦有人認為他的施政多承襲舊朝。你較同意哪一個觀點?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5_4)

表現中規中矩,無論贊同「每多創新」或認為「承襲舊朝」,均能從政治、經濟、文教、對外關係等方面進行剖析,惜部分考生僅能述說唐太宗之施政表現,未與前朝比較,影響說服力。

 

有人認為「清初至中葉出現了『盛世』的現象,是因為清初民族政策成功所致」。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2006_6_4)

持反對意見之考生不多,但所舉理據有說服力,得分頗高;而認同題目所述者,部分考生只臚列清代對漢人施行之高壓與懷柔政策,未見提及對其他民族所推行之措施,答案欠圓滿。

 

有人說宰相在明、清兩代「名『亡』實『存』」。你同意嗎?試就其中一個朝代,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7_6_4)

部分考生對「名亡實存」一詞似不大瞭解,竟不知明太祖早已不設宰相職位,又不懂廢相與削弱目權之分別。此外,該等考生似亦對漢唐時期宰相可擁有之權力缺乏認識,此則如何評價宰相在明清兩代是否「名亡實存」?

 

資料四:「清初的民族政策,令各部族之間,日益融和,奠定版圖遼闊,多民族的統一國家的基礎」你同意資料四的看法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8_6_4)

選答者大多認同「清初之民族政策,奠定版圖遼闊、多民族之統一國家基礎」,但反對其民族政策令「各部族日益融和」列舉對漢、蒙、回、藏等族措施與影響,理據充足,說服力強。惜表示全部贊同資料四觀點者,不少考生之理據將滿清對漢人之高壓及懷柔政策、對蒙、回族之分化現象並列,解說往往有矛盾之處,影響說服力。

 

宋朝實行中央集權制。你認為中央官員較難做,還是地方官員較難做?試就他們的權責抒發你的意見。(2009_6_4)

選答者大多熟識宋代中央及地方政制之概況。部分考生更對中央官及地方官之權責作出比較,表現中規中矩;只小部分考生審題粗疏,忽略就「權責」方面抒發己見之要求,純以工作量、薪酬等作立論基礎,有違中史科課程宗旨:確立積極態度及價值觀。

 

有人認為唐代對邊疆民族持開放態度,引發安史之亂;而清代嚴守民族界限,卻出現了清初盛世。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6_4)

安史之亂爆發原因,考生知之甚詳,故無論考生認同或否定安史之亂乃唐代對邊疆民族持開放態度所引發,理據均頗充實;但清初盛世部分,較少考生能正確指出成因,部分考生更未懂扣緊「清代嚴守民族界限」之關鍵眼,只以清代所行之高壓與懷柔政策鋪陳解說,未盡中的。

 

乙部課程

參考資料五和資料六,評論蔣介石推行「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是否恰當。(2006_7_4)

成績平平。考生多能道出贊同或反對之原因,惜空論居多,未能援引資料及具體史事論說;部分考生更把「安內」誤解為國共合作,因而失分。

 

有人把英法聯軍之役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你同意嗎?試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7_7_4)

空論居多,未能根據史實論述「英法聯軍之役」之性質;部分考生只介紹「英法聯軍之役」起因,無視題旨;亦有不少考生混淆史實,把林維喜事件誤作「英法聯軍之役」的導火線。

 

有人認為甲午戰後,由於美國的介入,中國才不致被列強瓜分。你同意嗎?試援引史實加以評論。(2008_7_4)

表現極差。考生對「瓜分」欠缺正確理解,往往胡亂引用史事,常有離題之論。部分考生記憶混亂,竟然認為美國用武力強迫列強停止瓜分中國,甚至向日本投下原子彈。

 

八國聯軍之役爆發的主因,有人認為是列強長期壓迫,亦有人認為是中國人愚昧無知所致。你較同意哪一個說法?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9_7_4)

表現欠佳,未能緊扣題旨,正反申論。同意「列強長期壓迫」者,未能針對「八國聯軍」的背景作分析;同意「中國人愚昧無知者」,太集中討論「慈禧」一人,視野狹窄。

 

有人認為兩國交戰,勝負並非取決於軍力。你同意嗎?試以甲午戰爭(1894-1895)和抗日戰爭(1937-1945)為例,表達你的意見。(2010_7_4)

對兩次戰爭中國和日本軍力之比較不甚了了,有些甚至沒有談軍力,或胡亂定義軍力,避重就輕。

 

有人認為孫中山推動革命,不但未能建立真正的共和,反而令政局更加混亂。你同意嗎?試據史實加以評論。(2006_8_4)

表現平平。考生對清末至民初之政局有概略之認識,但未掌握「共和」一詞之意思,也未能析述孫中山與論題之關係。

 

資料二:「洋務運動……是近代中國學習現代外國先進文明的第一步。由於大量西方書籍的翻譯以及西方科技的引入,奠下中國近代工業、建設事業發展的基石。同時,洋務運動也培育了一批對西方事物有較深認識的人才,為日後的改革運動做了鋪路工夫。」

資料三:「他們(維新派)以『伸民權、開國會、立憲法』為口號,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治改革措施,希望中國建立以設議院、定憲法為核心,以三權分立為原則的君主立憲制度。」

洋務派與維新派都致力推動改革。哪一派的主張較適用於解決晚清期間的問題?參考資料二和資料三,抒發你的意見。 (2007_8_4)

表現強差人意。考生雖了解晚清發生之重大事件,但對「晚清期間的問題」卻欠缺整全的體會,回答此部分時力不從心,未能具體指出兩派之主張是否能夠真正解決當時問題。

 

觀點一:孫中山是同盟會的領袖,他對革命事業的貢獻最大。
觀點二:孫中山沒有親自領導辛亥革命,也未能成功地締造統一的共和國,不能說他對革命事業的貢獻最大。
你較為認同資料中哪一個觀點?試據史實作出評論。(2008_8_4)

立論部分表現不俗,駁論部分較差,答案不甚完滿。

 

觀點一:洋務運動是失敗的,因為改革不夠全面。
觀點二:洋務運動是成功的,因為洋務派能在客觀的條件下做到最大的改進。
你較同意哪一個觀點?試援引史實加以評論。(2009_8_4)

考生多能羅列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但未能緊扣「在客觀的條件下做到最大的改進」作評論;內容稍嫌雜亂,組織上頗為鬆散。

 

有人認為1911-1928年間政局混亂,主要是由於孫中山等人在條件未成熟的環境下強行推動共和政治。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8_4)

部分考生相題不小心,把「推動共和政治」與「辛亥革命」完全等同,或未能弄清楚「甚麼條件未成熟」的意義,胡亂羅列史事,無的放矢。

 

民國初年西藏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外國勢力干預所致。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2006_9_4)

沒有。

 

資料五:有關五四運動的油畫

資料六:「他們到了東交民巷,不得通過……章宗祥被打,曹汝霖倖免,當時學生被捕三十餘人。」

你認為資料五和資料六顯示的學生行為是否拯救當時中國的最好方法?試引用史抒發你的意見。 (2007_9_4)

表現平平。考生立場鮮明,論點清晰,但對「當時中國」之具體實況掌握不夠全面,論據不足。部分考生言論只是一廂情願,間中亦有過分偏激之詞。

 

參考資料四,你認為「原因一」是否最為重要?試據史實加以評論。 (2008_9_4)



考生立論過於簡單且片面,未能盡用示意圖提供之訊息以衡量「三個原因」之重要性,援引史實,作出比較及評論。

 

 

說法一:「五四運動是由外交風波引發的群眾運動。」
說法二:「五四運動是民間醒悟自覺而爆發的群眾運動。」
你較同意哪一種說法?試據史實加以評論。(2009_9_4)

較多考生同意說法一,亦能引用「外交風波」的史實作答,可惜部分考生未能雙軌作答,正反申論。同意說法二者對「民間醒悟自覺」的概念掌握不足,忽略了新文化運動,表現較差。

 

有人認為外蒙古終能宣告獨立,而西藏則留在中國版圖內,主要是因為蘇俄與外蒙接壤而英國本土與西藏相隔甚遠。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9_4)

考生對外蒙及西藏的歷史認識貧乏,答案空洞無物。部分考生似乎不太理解「接壤」的意思,未能針對這個因素進行分析與評論。

 

有人認為中國1945-1949年內戰的爆發,主要是受到外國干預所致。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2006_10_4)

表現甚佳。考生從多角度探討國共關係、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國際局勢對中國內戰爆發之影響,史事豐贍,能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據」。

 

八年抗戰後國民黨與共產黨決裂。你認為是國民黨破壞協議,抑或是共產黨大力擴張勢力所致?試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7_10_4)

選答此題之考生多對國共分合之歷史有所認識,但未能篩選恰當之資料回應題目要求。考生多未能針對「八年抗戰後」之具體實況作出評論,對戰後多次和談及雙方活動等都不甚了解,反而以清黨及新四軍事件等為作答主線,偏離題旨。

 

有人認為孫中山藉「容共」以對抗國內軍閥,在當時是最恰當的策略。你同意嗎?試援引史事抒發你的意見。(2008_10_4)

表現尚可,惟引證未及具體,申論角度亦稍嫌單一。部分考生未能充分掌握「聯俄」和「容共」之關係。

 

有人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由衰落到振興的轉捩點。你同意嗎?試據史實加以評論。(2009_10_4)

論點單一,論據偏狹,表現未如理想。不少考生只集中討論中國加入聯合國一事,而未能全面剖析抗日戰爭勝利前後各方面的變化(如國土的完整,主權的維護,國力的提升等),從而析論這是否中國由衰落到振興的「轉捩點」。

 

資料五:1921-1927年中國共產黨員人數


1921---57

1922---195

1923---420

1925---994

1927---57900

資料六:


國共合作建基於彼此間的互相利用。

有人認為蔣介石在1927年清黨,對國民黨的發展利多於弊。你同意嗎?試參考資料五和資料六,援引史實評論這種說法。(2010_10_4)

此題發揮性強,考生表現參差,有些考生分析深入,評論有力,有些忽略資料五和資料六的訊息,自說自話,論而無據。

 

對於文化大革命的性質,有人認為是「兩條路線的鬥爭」,有人認為是「權力鬥爭」。你較同意哪一種說法?試抒發你的意見。 (2006_11_4)

表現不俗。考生對文化大革命期間權力鬥爭之經過敍述甚詳,惜對「兩條路線鬥爭」一詞討論不足,能把兩個概念進行比較論述者不多。

 

文化大革命被視為十年浩劫,有說四人幫應負上最大責任。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7_11_4)

審題不清,考生多迴避討論四人幫之角色而集中評論毛澤東之責任,未符合題旨,成績甚差。

 

有人說毛澤東要對大躍進的失敗負上全部責任。你同意嗎?試援引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8_11_4)

對大躍進認識頗深,引例亦多,惜多採單一角度,未能從正反兩面申論毛澤東應否負上「全部」責任。

 

有人認為1949-1976年間中國不斷出現不穩定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毛澤東強調階級鬥爭所致。你同意嗎?試援引史實加以評論。(2009_11_4)

考生多未能掌握「階級鬥爭」的概念,並緊扣「不斷出現」不穩定的局面之現象作答,多泛泛而論,甚或無的放矢,表現欠佳。

 

資料七:


1965年京劇《海瑞罷官》受到批判,掀起了文革的序幕。

毛澤東說:「《海瑞罷官》的要害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

資料八:1966年人民日報社論


「無產階級文化革命,是要徹底破除幾千年來一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創造和形成嶄新的無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移風易俗的偉大事業。」

有人認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風易俗」。你同意嗎?試據資料七和資料八,並援引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10_11_4)

多能提到「破四舊、立四新」的口號,但援引史例不足,欠具體。

部分考生默寫文革的前因後果,未能把討論的焦點放在「移風易俗」之上,並評論這是否「主要」目的。

 

有人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旺盛、國力增長最快的時期,也是人民受惠最多的時期。你同意嗎?試加以評論。 (2006_12_4)

表現一般。考生多能抓緊題旨作答,但多屬空言,欠缺史實支持;且答案多欠平衡,往往只側重經濟或人民角度討論。

 

有人認為台灣問題至2000年仍未能有效解決,是因為中美關係不時出現變化所致。你同意嗎?試根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2007_12_4)

選答者甚少,表現兩極化。大部分考生未能完全掌握中美關係不時出現之變化,只能憑藉有限而局部之資料,縱論1949-2000年間之台灣問題,頗欠說服力。有些考生則避而不談中美關係,只集中貶斥陳水扁,偏離題旨。不過,亦有考生準備充足,析論條理分明,表現理想。

 

觀點一:就當時的政治與經濟環境而言,「一國兩制」是一種妥協的手法。
觀點二:「一國兩制」乃鄧小平的偉大構思,是推動「和平統一」的重要策略。
你較認同資料五中哪一個觀點?試據史實作出評論。(2008_12_4)

很少考生選答此題,成績兩極化,部分熟悉相關史實,有些則強差人意,反映偏讀現象。很多考生對「四個堅持」毫無認識,對「文革期間之外交成就」不甚了了,胡亂作答,或放棄部分,令人失望。

 

有人認為中國必須防止資產階級自由化,遏止西方民主思潮影響中國,才能確保改革開放平穩發展。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2009_12_4)

考生多未能掌握「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概念,誤解為巿場經濟,無的放矢。

 

資料三: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資料四:


中央將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島列為「經濟特區」,並開放14個沿海城巿。中國對外開放呈現由點到面、由沿海向內地滾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有人認為改革開放的構思欠缺全面性的考慮。你同意嗎?試根據資料三和資料四,並援引史實表達你的意見。(2010_12_4)

多能觸及改革開放表面情況,但申論未能具體深入。

 

綜合分析

我們可以從以下各方面分析考生的表現:

         .審題、解題

         .內容

         .技巧

         .史識

         .其他(觀點、價值觀、用語)

 

.審題、解題

         審題粗疏,誤解題意。(07.2.4)

         審題粗疏,未掌握討論重點。(07.4.4)

         審題不清。(07.11.4)(08.5.4)

         對「名亡實存」一詞不太瞭解。(07.6.4)

         未能掌握「共和」一詞之意思。(06.8.4)

 

.內容

         列舉措施剖析…(07.3.4)

         未緊扣題旨。(06.4.4)

         未見提及……措施,答案欠圓滿。(06.6.4)

         空論居多,未能根據史實論述。(07.7.4)

         無視題旨混淆史實。(07.7.4)

         時序脈絡不清。(08.3.4)

         立場鮮明,論點清晰。(07.9.4)

         未能析述孫中山與論題之關係。(06.8.4)

         空論居多,未能援引資料及具體史事論說。(06.7.4)

         未能篩選恰當之資料回應題目要求多未能針對「八年抗戰後」之具體實況作出評論偏離題旨。(07.10.4)

         忽略題目討論重點。(08.5.4)

         解說往往有矛盾之處,影響說服力。 (08.6.4)

         史事豐贍。(06.10.4)

         對「兩條路線鬥爭」一詞討論不足(06.11.4)

         多迴避討論四人幫之角色未答合題旨。(07.11.4)

         抓緊題旨。(06.12.4)

         多屬空言,欠缺史實支持,且答案多欠平衡。(06.12.4)

         理據充足,說服力強。(08.6.4)

 

.技巧

         未能清楚剖說服力不足。(06.1.4)

         史事佐證。(07.1.4)

         能正反兩面兼顧者不多。(06.2.4)

         只列舉其功或過單一方面,未能兼顧兩方面之得失,作出比較。(06.3.4)

         駁論部分較差,答案不甚完滿。(08.8.4)

         從多角度探討。(06.10.4)

         把兩個概念進行比較論述者不多。(06.11.4)

         析論條理分明。(07.12.4)

         引證未及具體,申論角度亦稍嫌單一。(08.10.4)

         採單一角度,未能從正反兩面申論。(08.11.4)

 

.史識

         混淆史實。(07.7.4)

         對「晚清期間的問題」卻欠整全的體會未能具體指出…(07.8.4)

         未能完全掌握中美關係變化。(07.12.4)

         「四個堅持」毫無認識,對「文革期間之外交成就」不甚了了。(08.12.4)

 

.其他(觀點、價觀、用語)

         認為未有實徹執行者成績較佳。(07.1.4)

         價值觀堪商榷。(06.5.4)

         過分偏激之詞。(07.9.4)

 

答題注意事項


審題、解題

 

1.先要讀題目,留意關鍵詞。

2.審題要小心,理解須正確。

內容

 

3.立場要鮮明,論點要清晰。

4.須言之有物,結論從史出。

5.內容要正確,關係要清楚。

6.討論應詳細,內容要均衡。

技巧

 

7.多角度思考,常用綱領句。

8.正反須兼顧,比較要準確。

史識

9.要熟悉史事,朝代要分明。

其他

10.先衡量史事,慎選擇立場。

11.正確價值觀,言詞勿偏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