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摘星秘笈:再談問答題如何回答


昨天,我跟大家說過作答問答題的基本框架。雖然已附有舉例說明,但我也嫌文字太多,令各位一時間難以掌握。今天,嘗試以簡單的形式表達,並附以一個完整的實例,讓同學更加清楚明白具體操作方法。



示例:
問題:王莽篡漢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試加以申論。

參考答案一:
西漢末年政局動盪,人心思變,王莽以外戚身份乘時而起,成功篡漢,改建新朝。我認為王莽成功篡漢是「時勢造英雄」所致。現根據史實,析論如下:

首先,外戚當權已久:漢武帝創立內朝,重用外戚,開啟外戚掌政的局面。元帝以來的君主大多缺乏治國能力,政事由外戚掌管。太皇太后王政君享高齡,使外戚王氏在她的卵翼下,建立了穩固的政治地位。故此,王莽得以外戚身分掌權輔政,進而篡位自立,不過是因利乘便之舉。

其次,社會動盪,民心思變:西漢末年土地兼併激烈,造成貧富懸殊。君主昏庸無能,更導致社會危機加深。王莽此時以勤儉恭謹的形象,廣施惠政,自然能輕易獲得民心,繼而篡漢自立。

再者,五德終始說流行:西漢末年社會上盛行「五德終始說」,認為「漢德已衰,新聖將興」。王莽遂假借符命、祥瑞,把自己包裝成「新聖人」,結果取得了帝位。

從上述各項可見,當時政局動盪、民心思變和五德終始說的流行都構成了新聖人出現的條件,而王莽能成功篡漢,只不過是利用這些客觀因素來幫自己成就帝業,所以是「時勢造英雄」。

雖然,有人會認為王莽能成功篡漢,主因是「英雄造時勢」,全靠他個人在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刻意努力經營所致。誠然,我們不會抹殺王莽個人因素,例如他善於矯飾、耍手段籠絡人心,又懂得因時制策,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不過,假若漢末政治、社會狀況穩定,客觀形勢根本不具備新聖人出現的條件,國人沒有改朝換代的意思,則就算王莽如何善於矯飾、收攬人心的本領也無從發揮。另外,若當時的「五德終始說」並不深入民心,王莽便不能以此作為篡漢的學說根據。由此可見,客觀形勢,比王莽個人因素來得重要,故「英雄造時勢」並不適合來形容王莽篡漢。

總結而言,歷來改朝換代,都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三者缺一不可,而天時和地利,已佔了其中兩項,可知客觀環境的重要。王莽能夠篡漢自立,就是全靠政治、社會和思想三方面的外在因素而成。因此,我認為王莽成功篡漢是由於「時勢造英雄」所致。

參考答案二:
西漢末年政局動盪,人心思變,王莽憑著個人的努力和刻意的經營,最終成功篡漢,改建新朝。我認為王莽成功篡漢是「英雄造時勢」,現根據史實,析論如下:

首先,深得人心:王莽為人酷愛儒學,勤儉恭謹,又能禮賢下士,故深受朝野推重,聲譽日隆。

其次,廣施恩惠:王莽在執政時期,對社會各階層人士廣施惠政,如他廣封前代宗室諸王及功臣後裔百餘人;捐田三十頃、錢百萬來救濟貧民;擴充京師太學,並命令郡國縣邑設立學校。這些措施,均令王莽獲得了朝臣上下的擁護和讚美,有助他篡漢時得臣民的擁戴。

再者,因時制策:西漢末年社會上盛行「五德終始說」,認為「漢德已衰,新聖將興」。王莽便利用這種學說,偽造符命,把自己包裝成「新聖人」,最終以得到符命為藉口,假託天命而成功篡漢。若非王莽有意利用「五德終始說」,「五德終始說」亦只能流於議論而難促成改朝換代。
以上各項,都足以說明王莽篡漢是由於他個人在德行、學識和聲譽等各方面都深得人心,認定他就是「新聖人」,是改朝換代的最佳人選,絕對是「英雄造時勢」。

雖然,有人認為西漢末年的政治混亂、社會動盪,令人心思變的客觀環境因素才是王莽能成功篡漢的主因。不過,這些只能說明西漢衰亡已成定局,卻不能解釋為何唯獨王莽能代漢自立的因由。當時王氏一脉,人物眾多,有條件代漢的,又何只王莽一人?因此,客觀環境只能提供一個改朝換代的「舞台」。至於誰人能夠成為新聖人,就要看誰人在能力和本事了。王莽篡漢成功,正正就是他善於矯飾、耍手段籠絡人心,又懂得因時制策等個人因素有關。

總結而言,雖然有云歷來改朝換代,都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可是,前兩者只是客觀的外在因素,並不可以受個人意志所改變的,只有人和的因素才是個人所能掌控的。王莽就是善於掌握和運用外在因素,加上個人的刻意經營,才能成功篡漢自立,故用「英雄造時勢」來形容王莽篡漢是最適合不過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