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讀《宮崎巿定中國史》

早前,筆者曾經初步為大家介紹過《宮崎巿定中國史》的特色。今天,筆者打算再深入一點談談這本書的內容。

正如作者在總論所言:「在歷史敘述中,確實有不管誰來寫都一樣的部分,例如年表等,不管誰來做,都大同小異。主要部分是不會改變的,然而歷史不是年表……就算某國於那一年滅亡這種事不管在誰看來都是不可動搖的事實,但對其所蘊含的意義的評價可能是一人一個樣。」又:「我在寫這本書時,首先力求做到的就是忠實於自己。對於歷來的所謂通說,雖然也盡量不忘介紹,但難免會厚此薄彼吧。」所以,這本書,一早已帶有「成一家之言」的色彩。

筆者最好奇的,是這本書有關日本侵華的一段歷史,作者是如何表述的。

結果?

一如所料,是「對其所蘊含的意義的評價可能是一人一個樣」、「忠實於自己」,與一般的中國史有所不同。

例如,作者在晚清歷史部份,基本上沒有提及甲午戰爭,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交代過去。作者說:「但最嚴重的還是敗於日本,放手朝貢國朝鮮和割讓台灣之事(1895)。」對於甲午戰爭的前因後果,日本如何處心積慮地計劃侵華行動則隻字不提。

談到一九二零年代的日本侵略東北的行動,則掃諸於國際形勢使然,大有為勢所迫的無奈的意思。比如,在第四篇「最近世史」裡,作者認為當年日本侵華,只是礙於美國外交政策的轉變,以及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所致。日本為求生存空間,「不得不固執於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在東北發動「滿洲事變」(即「九一八事變」)。至於戰爭的始末、日軍在中國所造成的傷害,當然在書中不會見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檢討日本戰敗的原因。全文內容如下:

日俄戰爭以後,日本陸海軍受到國民的絕對信賴,但一旦開始大規模戰爭,其指揮的拙劣就暴露無遺。陸軍在中國持續增強兵力,拖延不絕,毫無效果,犯了兵法大忌。海軍則執着於舊式的巨艦巨炮主義,舉全國之力製造武藏、大和等無用的大戰艦,而使用又不得其法,沒有派上絲毫用場就白白斷送。戰爭之初,雖然親眼目睹了空戰的威力,卻不知更新戰術。再者,軍紀頹廢敗壞,特別是上層軍官的腐敗墮落簡直無法容忍。可笑的是,對此憤慨批評最為用力的正是石原莞爾,以至於身為內地師團長的他常常被其他系統的憲兵監視。

在這段分析裡,日本的戰敗原因,全部是歸因於日本一方,完全沒有提到日本以外,如中國戰略得宜、美國加入作戰,甚至被投擲原子彈等事情。這種對戰敗歸因的思考,意味著甚麼意思?是日本從來未被打敗?還是一直以來無視對手的存在?還是另有意思?實在不得而知。
撇開這些比較敏感的議題,這本《中國史》確能讓讀者看到一些少見的觀點的。例如,同在第四篇裡,作者在「中國人對異文化的包容」一節裡,就把中國和日本,對待外來文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作出比較。作者說:

在歐洲文化輸入之際,中國人絕不會原封照搬,往往親自消化一番之後,再作為自己的東西來發表,不僅孫文是這樣,先行於他的康有為也是如此。……這一點與日本相當不同。日本引入西洋事物時,寧願附有可證明原產地的直譯體。通常,明治時代的新學說中,如果不附上「培根曰」、「牛頓曰」之類,是不會被尊重的。……但我不能說這就是不好的,所有物事均有短長。日本正因舉國崇拜歐美,才得以急速成就所謂的現代化。……客觀來看,既然西洋文化有優越之處,坦率地認可其優點對落後國也是有利的。

以上之言,與近代中、日兩國的歷史發展來印證,的確是中肯之論,有參考價值。

雖然整本《中國史》超過四百頁,但作者以三百多個小標題來分別敍述,每個小標題字數不會太多,因此不會讓讀者有太過沉重的感覺。另外,本書內容精簡,文字流暢,容易明白,也是十分適合中學生的歷史參考書。

學習歷史,就是要訓練多角度的思考。若你能從這本《宮崎巿定中國史》裡,讀出問題,讀出感想,便是達到閱讀的目的,縱然你未必會認同書中的某些觀點。



《宮崎巿定中國史》確是一部很不錯的參考書,如果你對中史有興趣,就絕對不能錯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