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市定(1901—1995),日本歷史學家、漢學家,京都學派史學集大成者。1922年進入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學習,師從內藤湖南、桑原騭藏等人專攻東洋史,1936年赴法留學。1944年任京大教授,先後任巴黎大學、哈佛大學、漢堡大學等客座教授。曾榮獲有「漢學諾貝爾獎」之稱的儒蓮獎(饒宗頤也曾獲此殊榮)、日本學士院獎和文化功勞者獎章。在日本和國際漢學界,他的著述被廣為閱讀和引用,司馬遼太郎、松本清張等都是他的書迷。代表作有《中國史》、《科舉》、《九品官人法研究》和《亞洲史概說》等。
作者畢生致力於中國史的研究與教學,在眾多領域都有創見,是日本中國史研究的領軍人物。本書是他積四十年研究與教學經驗、面向普通讀者的結晶之作。有評論說,「(他)以世界史眼光和社會經濟史為特色,擁有平易的文風和明快的思維,能把精緻的實證研究與大氣恢弘的通史敘述緊密結合。」這是一段較為精當的評論。
作者以精湛深厚的京都東洋史學風,與國內學界形成鮮明對照的思路與視角;對於書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曾做過專門的研究;將中國置於世界史的進程之中,以「景氣史觀」闡述盛衰興亡,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又如一些評論所言:「(他)幾乎從不引經據典,論述全憑記憶力與洞察力;三百餘個小標題和平均八百字的篇幅,形成獨立又貫通的易讀結構;愉快而酣暢的敘述,只為喚起普通讀者的興趣。」這些特色,使這部中國通史具有了深厚的學派底蘊、強烈的個人風格、全新的啟發性和極佳的可讀性。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本厚厚的《中國史》學術味會否太過濃厚,讀起來很沉悶的呢?
其中一位譯者瞿柘如表示,作者的這部作品不是寫給學者看的,而是普通讀者。她說:「最初是給本科生看的教材,淺顯易懂。」她又補充說,或許表面上聽名字這本書好像是一本學術書,但她卻覺得這本書其實算是走了暢銷書的路線,無論是從書本的行文上還是內容上,普羅大眾都可以拿起來一讀。瞿柘如又說:「其實日本的學者,尤其一些大學者是非常熱愛給民眾寫這些普及性的趣味讀物的,這甚至都成了他們的一種責任或者說趣味所在,想要把自己的研究讓更多人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幫他們打開新的一扇窗。」書中內容十分精簡,只記錄事件發展的重要脈絡,並沒有太多細節,故對於一些只想對歷史發展有一簡單概括的認識的朋友而言,這部書應該會適合的。
筆者當初買這本書,一來是仰慕名牌——史學大師宮崎巿定的名聲;二來是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樣理解中國史呢?當然,對於作者有特定的立場和觀點,我們是可以預期的。作者也在《中國史》的總論中也說過:
「在歷史敘述中,確實有不管誰來寫都一樣的部分,例如年表等,不管誰來做,都大同小異。主要部分是不會改變的,然而歷史不是年表……就算某國於那一年滅亡這種事不管在誰看來都是不可動搖的事實,但對其所蘊含的意義的評價可能是一人一個樣。」
筆者覺得這是很合理的,正如胡適曾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從古至今,歷史都是難有客觀的,否則,太史公也不會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的名言。「一家之言」,彷彿就是歷史學家的專利。這亦是筆者選購這本書的主要原因。
宮崎巿定在《中國史》一書裡,有哪些另類的觀點?待筆者細讀及整理後,再和各位分享。
由日本歷史學家宮崎巿定所編寫的中國史--《宮崎巿定中國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