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摘星秘笈:宜多參考高考題目

雖然離開應屆中史科文憑試的考期仍有一段時間(大概還有半年),不過,如想有到時考取理想的成績,現在已應該進入了溫習時間的中段。

在過去的日子,我已在這裡寫過多篇文章,介紹關於讀書/做筆記方法、答題技巧、題目分析和預測考核重點等。今天,我為大家提供一些過去高考的中史題目以作參考。

根據過去三屆的考試經驗,我們會發現,有些題目的考問重點與高考的題目頗相似。所以,對過去的高考題目有所了解,而且對一些「重中之重」的暊題目,作重點溫習,列寫答案大綱,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應試策略。

部分高考題目如下:

u        有言封建制度僅能於西周立國之初期發揮一時之效,而非長治久安之策。試據此說,就西周封建與其衰亡之關係,申論己見。(08)
u        「封建能成功推行是因宗法制度相配合所致」一說是否恰當?

秦漢
u        有言秦之速亡乃始皇施行暴政之結果,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2)
u        秦始皇於統一中國後,未嘗不致力維護其政權之穩定,然秦王朝卒不及十五年而亡,原因何在?試析論之。(04)
u        漢武帝之施政,關係漢室興衰,試評論其得失。(97)
u        漢武帝時期之施政,與漢初相較,有何得失?試作衡論。(04)
u        論者謂漢武帝經濟改革之成效為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試據史實加以析論。(09)

魏晉南北朝
u        試言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之原因,並論此政策之成效。(94)

隋唐
u        試綜述隋文帝開皇年間施政之得失。(02)
u        唐代太宗貞觀至玄宗開元年間,為國史有數之盛世。試論其致治之由。(00)
u        或言安史之亂為唐代由盛轉衰之分界。此說當否?試論析之。 (96)
u        唐室如何化解安史之亂所引發之危機?其成效如何?試析論之。(02)
u        有言安史之亂乃唐朝由盛轉衰之關鍵。試據有關事實析論之。(04)
u        有言唐朝之國勢於安史亂後由盛轉衰,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論。(07)
u        有言開元之治,較之貞觀之治有過之而無不及。此說是否有偏頗之嫌?試據史實論之。(10)

宋元明清
u        或言北宋之積弱,由宋太祖推行集權政策所致。此說當否?(99)
u        有言北宋君權高漲而相權低落。其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論析之。(1991)
u        試論宋代中央政制之得失。(00)
u        試述元代地方行政制度之特色及影響。(98)
u        試對明太祖施政之得失作一平議。(01)
u        概述明太祖之施政得失,並析論其中何者對明朝之治亂影響最為深遠。(03)
u        試述明代內閣制之由來,並論此制之得失。(97)
u        論者謂有明之無善政,自太祖廢相始。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5)
u        有言宋明兩代中央政制之分別在於前者相權高度集中而後者君權過度膨脹。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09)
u        宋太祖與明太祖於處理中央官員權力之手法有何不同之處?試加以比較。(08)
u        有謂軍機處之出現乃清帝集大權於一身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說明。(04)
u        有言清雍正年間軍機處之設置,旨在強化皇權。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3)

列強入侵及救國運動
u        論者有謂鴉片戰爭乃因貿易問題而起,其說當否。
u        清同治年間推行之洋務運動能否切中時弊?試予析論。(02)
u        有言清室利用義和團作扶清滅洋工具,乃不諳國際事務所導致,此說當否?試作一評述。

中日戰爭
u        日本於1937年藉故侵華,中國軍民奮起抗戰,卒底於成。試析其故。(97)

中華人民共和國
u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建國之初面對何種困難?又其對策如何?試予析論。(03)
u        有言19491956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之措施固能惠及國民,然亦傷及社會經濟。此說當否?試據有關史實,作一評論。(08)
u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文革期間,政治運動迭興,其故安在?試據史實論析之。(94)
u        綜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文化大革命前之施政得失。(00)
u        試綜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之施政得失。(05)
u        試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1976年影響治亂最為深遠之任何一事件,論析其始末及影響。(99)
u        文化大革命何以被目為「十年浩劫」?試作評論。(04)

宗教傳播
u        有言唐代對宗教採取寬容政策。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01)
u        有言唐代對外來宗教採取寬容之態度。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2)
u        有謂佛教自東漢傳入,然至魏晉南北朝始奠下發展之基礎。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5)
u        佛教本乃外來宗教,雖屢遭排斥,仍能屹立中土,其故安在?試就佛教自漢至唐之發展,加以析論。(10)
u        有言利瑪竇之來華,奠定天主教在中國傳播之基石。此說當否?試加析論。(00)
u        馬禮遜來華正值清朝閉關禁教,何以卒能為基督教在中國奠下基石?試就其傳教之貢獻, 作一評析。(10)
u        利瑪竇來華傳教,開拓經年而卒能成功,何以後繼者以失敗告終?試加以分析。(98)
u        利瑪竇來華傳教,幾經波折方能取信於明代士大夫與君主,其故安在?試就其傳教手法加以評析。(11)
u        試比較利瑪竇、馬禮遜來華傳教之成就。(01)
u        有言明末清初耶穌會會士來華傳教,有助於調和中西文化與思想。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4)
u        試就明清之交耶穌會會士在中國傳教之成敗要素作一分析。(05)
u        論者有指明中葉後耶穌會士來華宣教,首重融入主流社會,次則以西洋科技吸引統治者與士夫夫,藉以改變明代朝廷對外來宗教之態度。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