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中四同學的第一次測驗表現

在剛過去的星期二,我給了中四選修中史的同學第一次測驗,其中一道問題是這樣的:

你認為周武王推行封建制度是否明智?試就當時立國形勢施行模式兩方面,加以分析。(10)

結果,同學的表現,大至分兩類:

一類是:在表明立場後,便不理會題目的關鍵詞(粗體字),只顧把自己在教科書上所學到的資料寫上,以證明周武王推行封建制度是明知的。沒有提出反駁另一觀點的看法。

另一類是:在表明立場後,能因應題目的關鍵詞要求,把作答內容分兩部份處理:「立國形勢」和「施行模式」。當中,表現較優異的同學,會懂得留意「立國形勢」的意思來思考答案,例如從周室、功臣態度、商朝、四周部落等;而在「施行模式」方面,他們會思考封建制度的施行方法,如何有助周室統治,得到好處或壞處。此外,亦懂得提出反駁另一觀點的理由,雖然比較簡單,但在答題方法上是正確的。

可能仍然受到中三時候作答要求較低的影響,同學們的作答分量,普遍較少,未能把題目所問作詳細的回應。

期待同學能夠吸取是次評估的經驗,在下次的測驗中取得理想表現。最後,附上題目的參考答案,讓各位參考作答的要求和方法。


參考答案:

如果認為是明智的,可以參考以下理由:

當時立國形勢
施行模式
Ø      周滅商後,因力量不足,故未能把尚有力量的殷人完全消滅,故藉封建以安撫殷民。
Ø      當時周的實力不足以控制殷人和東方所有部落,分封功臣和宗親,可收監視殷商和屏藩王室之效。
Ø      在立國初期,功臣仍有一定的力量,若不善於處理功臣的問題,很容易會引起他們不滿。
Ø      四周有一些「中立」的部族,他們對商或周的取向,對政局有決定性的影響。
Ø      武王封武庚於原有的首都殷,以存殷祝,以示安撫殷民,爭取民心,減低作亂的機會。
Ø      透過封建制度,周人可以把勢力一直向東面伸展,擴張領土。
Ø      透過分封,既可答謝功臣助周滅商,又可加強王室與他們的主從關係。
Ø      以「興滅國,繼絕世」的口號,重建過去已被人滅掉的部落或諸侯之國,因而得到大眾的擁護。除了可以孤立殷商之外,還可以樹立周天子的權威,加強周室政權的穩定性。

反駁:
Ø      有人認為武王分封會把權力下放,容易造成分裂或部下作亂。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周天子的軍力和王畿也較諸侯為大,而且有命卿來監控諸候,故在制度上已有足夠的措施來防止亂事發生。



Ø      亦有言封建引致三監之亂。其實,三監之亂的發生,是由於武王早崩,三監不滿周公輔政所致,並非封建本身的問題,若封建制度有問題,則周公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平亂,可見封建制度是健全和可靠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