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再談《呂思勉講中國史》

早在暑假前,筆者已介紹過《呂思勉講中國史》,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它呢?或者已經擁有了它呢?(不過,這些國版圖書在港供應有限,經常缺貨,可遇不可求。)

筆者大概花了一星期的時間,把這本書略讀一次,然後把重要的論述輸入電腦,以備日後製作筆記之用。

今日,筆者再就書中一些精彩的內容,和各位分享。

.秦統一的原因

作者說:
秦朝的統一,決不全是兵力的關係。我們須注意:此時交通的便利,列國內部的發達,小國的被夷滅,郡縣的漸次設立,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本有趨於統一之勢,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則(一)他地處西垂,開化較晚,風氣較為誠樸。(二)三晉地狹人稠,秦地廣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晉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戰。(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貴族的勢力,使能盡力於農戰的人民,有一個邀賞的機會。該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呂著中國通史》下冊)

作者從地理和政策兩方面,精要地把秦統一六國的原因說得清清楚楚。地理對歷史的影響極為重要,但偏偏就為一般人所忽略。在挑戰與回應的理論下,地理環境給人類的挑戰,令人類必須作出相對應的回應和實行一連串的措施,這樣就產生了歷史。

.評唐太宗

作者認為:
漢、唐並稱中國盛世。貞觀、永徽之治,論者以比漢之文、景,武功尤遠過之;然非其時之君臣,實有過人之才智也。唐太宗不過中材,論其恭儉之德,及憂深思遠之資,實尚不如宋文帝,更無論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無論宋武帝、陳武帝矣。若高祖與高宗,則尤不足道。其能致三十餘年之治平強盛;承季漢、魏、晉、南北朝久亂之後,宇內乍歸統一,生民幸獲休息;塞外亦無強部;皆時會為之,非盡由於人力也。(《隋唐五代史》上冊)

向來,我們都會給予唐太宗極高的評價,認為他是歷史上有數的明君;然而,在作者眼中,「唐太宗不過中材」,而他的「成功」,只不過是「承季漢、魏、晉、南北朝久亂之後,宇內乍歸統一,生民幸獲休息;塞外亦無強部;皆時會為之,非盡由於人力也。」我們暫且不論是否同意這個結論,但就作者的立論理由來看,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當時國外的形勢來探究問題,的確較一般只著重太宗個人因素的分析全面和有說服力。

.約元攻金非為失策

呂思勉說:
約金攻遼,還為金滅,這是北宋的覆轍。所讀史的人,多以宋約元攻金為失策。這亦未必盡然。宋朝和金朝,是不共戴天之仇,不能不報的。若說保存金朝以為障蔽,則金人此時,豈能終禦蒙古?不急進而與蒙古聯合,恢復一些失地,坐視金人為蒙古所滅,豈不更糟?要知約金攻遼,亦並不算失策,其失策乃在滅遼之後,不能發憤自強,而又輕率啟釁。約元滅金之後,弊亦仍在於此。(《呂著中國通史》下冊)

作者經常在書中提出獨到的見解,這是繼上述對唐太宗的評論後的又一精闢論述。

長久以來,我們在講述這段南宋「聯金滅遼」的外交策略時,往往都會說宋主只考慮取回失地,而未有考慮以遼作宋金的緩衝,因而招致亡國之禍,是太過愚蠢,「抵死」。可是,作者卻有另一番見解。作者認為,「聯金滅遼」的動機是可以理解,而事情也沒無不可;但最重要的是「其失策乃在滅遼之後,不能發憤自強,而又輕率啟釁」,宋室的滅亡是由於不自量力,這才是整個問題的癥結!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太平洋的新格局

作者說:
歐戰以前,日、俄、英、美、德、法,在太平洋上,本來都有勢力的。歐戰以後,德國在海外的屬地,業已喪失淨盡。俄國承大革命擾攘之餘,法雖戰勝而疲乏已極,亦都無力對外。在歐洲方面,只有英國向來是稱霸海上的,而和東方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雖當大戰之後,對於太平洋的權利,還是不肯放棄。美國和日本,則是大戰期間,都得有相當利益的。所以這時候,太平洋上,遂成為此三國爭霸的世界。(《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下冊)

學習歷史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要訓練我們的分析能力,而並不是背記資料。呂思勉雖然擅於國史的演繹,但對於國際時局亦有個人的見解。上述引文是作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國際形勢的分析。從日後的歷史發展來回顧這段評論,可謂相當準確。由此可見作者對時局有敏銳的觸覺和精準的分析能力。

筆者再一次強調,這本《呂思勉講中國史》實在是一本近年少有的好書。它的精彩之處,在於對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的獨到見解,讓讀者眼界大開,並引發進一步的思考,極具啟發性。

所以,這是一本具收藏價值的歷史參考書。



閱讀《呂思勉講中國史》定能啟發你對歷史有更多的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