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三豐遭人暗算受傷,張無忌便假扮武當山小道士,替他應付趙敏帶來的三位高手。張無忌先後用太極拳和九陽神功擊敗兩位高手,面對第三位手持倚天劍的高手,一時間張無忌也不知如何應對。
這時,張三豐即場將太極劍法傳給張無忌以應敵,並在對方面前示範及教授。
一套劍法演練完畢後,張三豐問無忌,說:「都忘記了沒有?」無忌答曰:「已忘記了一小半。」
張三豐要他再想想,以領悟劍法,無忌默想了一會,然後說:「已忘記了一大半。」
張三豐將劍法再演示一次,卻跟上一次的完全不同。
無忌看罷,說還有三招沒忘記,然後踱步沉思片刻,終於高興地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記得乾乾淨淨的了!」
張三豐也稱讚他說:「不壞,不壞!忘得真快。」
最後,無忌就憑這套忘了劍招的太極劍法,以一柄木劍擊敗了手持倚天劍的敵人。
這段看以很玄妙,現實沒有可能發生的事,究竟背後想帶出甚麼意思呢?
筆者嘗試談談自己的一點領悟。
其實,這個故事是想帶出靈活變通的重要性。
正如學習兵法一樣,我們不可能把兵書死背了,然後就機械式地依照兵書上的法則來與對人對決的。
為甚麼不可以?
因為敵人的進攻是千變萬化的,事情跟本不會如兵書一樣的出現;若我們硬要死守兵書的法則,則戰敗必然是可以預見之事。就如當年只懂「紙上談兵」的趙括,斷送四十萬趙軍的性命一樣。
因此,張三豐教無忌太極劍法,要他忘記劍招,其實是想他以意馭劍,領悟劍意,從而達致見招拆招的千變萬化的應變。
由此,也讓筆者想到現今的歷史教育應該怎樣的教與學。
教授歷史時,我們不妨像張三豐那樣,把一招一式,一步一步地演示出來,讓學習者明白事情發展的始末。
可是,同學要掌握的,不是一件一件,個別獨立的歷史事件,而是要清楚理解其發展規律或大意便可以了。
史學家呂思勉在《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第一冊裡表示:學習歷史,應該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獲得一個歷史的輪廓,而不在於史事記憶上的多少,也不在求其詳細;過求詳細,反要連輪廓也喪失了。
呂思勉這段話的意思,正正就是張三豐教張無忌學習太極劍法的道理,如出一轍。
現在,我們的中史科的考評方法,實在太過著重死記誦背,欠缺發揮性。
大家有沒有發現,近來中史科的考評趨勢,是越來越要求考生作細微、瑣碎的資料的陳述,尤其是事件的經過,如安史之亂、文化大革命、大躍進等。
這樣的做法,正正就失去了歷史科應有的思維訓練的作用;反而流於歷史科最基本(或最低層次)的記憶資料的要求。
再具體一點說明。
譬如:要考問學生兩漢戚宦相爭,重點可以要求學生理解事件的原由與對歷史的影響便可以了,何必要考記背哪位君主在位,哪位太后臨朝,導致哪位外戚操控政權呢?學生只要從人事上、制度上兩方面,認識外戚與宦官輪流執政的理由就可是了。
又例如,清初對邊疆民族政策,大家只要明白清廷以「不易其宜」、「各安其習」,以及「分而治之」的原則來管治邊疆民族便可以了,何需學生一定要背記清朝對不同民族的各項統治措施呢?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不記例子,內容只會游談無根,怎可以這樣呢?」
筆者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筆者認為,學生在作答時只要作適可而止的舉證便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如現在的編排那樣,單單是對蒙古族的統治措施,便有五項之多,還未計算對西蒙、新疆和西南族的統治政策啊!(整個清初對邊疆民族的統治措施共有十五項)
只要求考生背出這十五項的名稱,已不是容易的事了,何況還要考生詳細列舉當中的內容呢?
試問,學習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
這樣做法,就如學兵法的只懂死背兵書,學劍法的死記招式;而最重要的靈活、變通的運用,全部卻被「忘記」了。這不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嗎?
既然如此,為何不考問:清初以甚麼原則來管治邊疆民族?為甚麼?
這類題目,不是可以讓學生有多一點的發揮空間嗎?
呂思勉早在數十年前已明言該如何學習歷史,為何我們到現在,仍然未能明白當中的道理呢?
筆者經常對學生說:「考完試後,你可以把所有的教科書都丟了,就算你日後想成為一位歷史老師,在求職面試時,校長都不會問你知識性的問題:秦始皇何年統一中國?指鹿為馬的人是誰?你要記住的,是治亂興衰的規律,以及當中的做人處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從歷史學習中培養綜合、分析等思考能力。」
呂思勉的這個說法,就是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劍時忘記劍招(太過瑣碎的歷史事件)而領悟劍意(歷史的發展規律、因果關係等)的道理。
突然間,筆者覺得自己像張三豐一樣,充滿智慧。^^
學習歷史的方法,與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劍法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