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模擬試後檢討

中六的模擬考試在早前結束了,筆者批改同學的試卷後,綜合他們的表現,大致有以下各項是需要留意的。

l   溫習不足:
這相信是大部分學生的通病。筆者也明白,面對一個這樣「繁、多、雜、亂」的課程,要在考試前,把所有的課程完成,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同學也不能讀得太少,否則就只有一個結局:不合格。
改善建議:提早溫習,分部溫習。重點課題作仔細溫習,次要課題只作中度溫習,其他課題則作略讀。

l   審題不周:
這問題更加要小心避免。溫習不足是咎由自取的,但審題不周,則是有準備,但由於不小心理解題旨而出現的錯誤,實在不甘心呢。同學犯上這毛病,主要原因是未有留意題目的關鍵詞,以致看錯題目的重點,因而作答出現偏差。
改善建議:不要急於作答,細閱題目,把關鍵詞間下,之後簡單草列作答大綱。

l   扣題不緊:
這是與審題不周有關的,因為審題不周,就會不清楚題目的重點,從而未能緊扣題旨作答。例如:題目問A如何導致B的出現,若只顧死背教科書內容,則往往會詳述A的成因,而忽略了AB的因果關係,造成扣題不緊的問題。
改善建議:準確地掌握題目的重點,然後在解釋時集中回應重點,並且在每段的小結,清楚回應題目的關鍵詞。

l   舉例失準:
這類問題不算常見,但偶然也會出現。同學在援引史實解釋時,引用了不恰當的例子作證明。這樣的毛病,雖然不會導致完全不給分,但絕對不會得到高分。
改善建議:同學在溫習時,宜對某些觀點或議題,根據教科書相關的段落的文字或解釋裡,選定確切的例子,加以記憶。或者小心熟記各事件的性質,以免張冠李戴。

l   解釋欠詳:
這是能力中級以下的同學想犯的毛病。造成這問題的原因,首要的,當然是對相關課題不夠熟習,因而未能作出詳細的解說和舉例。又或者,有些同學習慣了惜墨如金,作答從來是點到即止。這樣的答卷,縱然內容沒錯,但絕對不能取得高分。因為,在某程度上來說,閱卷員(或考評局要求)還是會看字數的多少來作評分標準的。沒有一定的作答量,是不會有高分的。
改善建議:當然是要增加作答量,尤其是十五分或二十五分的題目,若沒有一定的篇幅,是無可能取得高分的。坊間補習名師建議用半頁篇幅來回答一個重點;用三頁半至四頁紙的篇幅來回應二十五分題,值得參考。

l   概念錯誤:
這類毛病,一般會在制度史上出現。例如:北宋中央集權的措施、清代君主集權的措施等。同學容易把當時的流弊與改善措施混亂。
改善建議:都是回歸基本步:細心溫習,列寫簡單筆記或用因果關係圖像來作提醒。

l   答漏重點:
這一問題,與不細心閱讀資料有關。同學會因為沒有根據題目的要求,仔細地在資料查找相關的有效訊息,以至忽略了當中一些重要的資料,從而出現問題。
改善建議:一細心審題,二仔細閱讀資料,三盡量多角度來回應問題。另外,留意分數的分配,也有一點幫助。以十五分題為例,從三個角度來分析問題是比較穩妥的。

l   字體潦草:
筆者發現,每年都會有一至二位同學,都會有這毛病。有些同學是「天生」的,無法改變。最可惜的是有些同學,因為要加快寫字速度,以致字體變成火星文、「鬼畫符」,結果令到閱卷員甚麼都看不到,以致得不償失。
改善方法:在考試前,抽出時間練字。字體不用十分端正、秀麗,只要能讓人清楚可見你寫甚麼即可以。如你屬後者,則嘗試減慢字速,最重要是讓人看到你寫甚麼才有用啊!

不知道,以上的不足之處,你又犯了多少項呢?

有錯,不用怕,最重要是知錯能改。

希望上述各項毛病的改善建議可以幫助大家改進考試作答表現,提升成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