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妤書推介:許卓雲《從歷史看領導》

早前,筆者因為要找一本參考書,於是在書櫃底層深處發現了這本書——《從歷史看領導》。這本書並不是新書了,說起它的「年紀」,已有二十歲了1997年),比不少同學還要年長呢!

坦白說,當初筆者買這本書,都是出於「名牌效應」,仰慕許教授的大名,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只是把書本略為翻閱,便放在書櫃一角,從此「不見天日」。想不到,在接近廿年後,這書可以「重見天日」。

《從歷史看領導》是許卓雲教授的幾場演講的記錄,後來再整理成書。

全書共分四章:一、公司與領導;二、歷史與領導;三、成功與失敗;四、衝突與協調,最後是附錄:比較中國歷史上的領袖。由於之前的部分,都是講一些比較理論和抽象的公司組織或領導的概念,故當年閱讀興趣不大。不過,近日再拿來一看,卻發現有不少內容都很有啟發性。例如,在第二章的「歷史與領導」裡,作者以「儒家與法家」來說明兩者的分別:儒家以荀子為代表;法家則以韓非為代表。當中,作者把荀子的主張重點重新作解說,令人耳目一新;另外,作者又把法家的早期代表:商鞅、申不害、慎到的主張重新說明,打除不少人對法家的誤解,大有為法家「伸冤」的意思,內容充實,解釋清晰,有說服力。

在之後的幾章裡,作者也利用大量的歷史事例,如:「三國的形勢及資源分配」、「曹操的用人及法家治理」、「東吳的內部結構」等,來說明如何把歷史套用在現代的公司的領導及組織方面。最後,亦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的「成功與失敗」。作者利用歷朝的發展興替作基礎,進一步闡述朝代成功與滅亡的因由,從而把它與公司的成敗作聯繫,例如:「秦代的失敗:中層與下層的疏離」、「東漢的缺失:上層與中層的斷裂」等。在這裡,作者運用概括的方式,從制度框架的角度分析歷朝衰亡的原因。作者說,秦朝的滅亡,是由於它只有優秀的上層管治組織,卻沒有一個有權的中層,中層不成氣候,對下缺乏管治能力,終至秦末民變四起時,不能作出有效的應對,因而速亡。這種透過利用公司組織層級的概念來分析朝代滅亡的原因,在當時或者對一般人)來說,都是一個很新的分析視角,讓人大開眼界。

或者,本書內容比較合管理階層看多一點。不過,附錄則比較寫得傳統一點在這裡,作者透過把不同的歷史人物作比較,從而看出各人的高下,例如有:「秦始皇與唐太宗」、「曾國藩與諸葛亮」等,對一般中學生而言,也十分適合。

早前,作者把這本書和許教授的另一本書:《從歷史看組織》一併在課堂上向高中學生推介,並鼓勵他們多看課外書,擴闊眼光,增廣知識。當時,筆者強調:也許你在這一刻未必看得懂書中的內容,不過,有些書是有價值的,值得收藏的,趁著收了不少利是錢,就拿部份出來買一些有價值的書來看,好好充實自己。

新年期間,你們收了不少利是錢不如買書閱讀,實行開卷有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