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解,我每次測驗前,都花數小時『讀書』的,不過成績還是未如理想。中史很難『讀』啊!」
以上的話語,我聽過很多次。
通常,我的回應是:「那當然啊!因為中史知識的獲得,不是靠『讀』出來的。你們這種學習方法,只可以叫『讀書』,絕對不是應有的應試技巧。」
各位同學,如果想在測驗或考試時,能夠準確的記住書本的內容,平時溫習時,則必須花點心,用不同的方法來學習。之前,我介紹的「歷史知識記憶十法」是其中一種。今次,就以我近日在中五級教授晚清政局的發展為例,向同學介紹製作歷史發展概念圖的方法。
首先,我們必須把晚清的歷史,順序的閱讀一次,找出每個課題的重點;然後,順時序,把重點列出。例如在「列強入侵」一節,把鴉片戰爭至八國聯軍的各項戰爭,列寫在時間尺的上方。其次,把「圖強運動」一節的史事,按上述的方法再做一次,列寫在時間尺的下方。之後,把歷次改革的重點,點列寫出。最後,把時間尺上、下兩方的史事,用實線或虛線,表示相互之間的直接或間接間係。這樣,一幅「晚清歷史發展概念圖」便完成了。製作概念圖的目的,是要把課本的文字「消化」(理解)了,之後再用自己的文字把重點重新組織。由此建構出來的歷史知識,必然會十分深刻,這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後在測驗或考試時,就能按著這個概念圖,清楚、有條理地回答問題。有了這麼清晰的歷史發展概念圖,又哪怕會記不住課本的內容呢?
下次,各位同學在溫習時,不妨嘗試自製歷史發展概念圖,這是有效提升學習效能的好方法。
附錄一:晚清列強入侵與圖強運動概念圖一
附錄二:晚清列強入侵與圖強運動概念圖二
*請大留意列強入侵部分,由鴉片戰爭至八國聯軍之役,每一次的戰爭都較之前的位置升高了,這表示列強入侵的嚴重性一次比一次加深,至八國聯軍時,是列強入侵中國的極致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