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公明,畢業於華南師範學院歷史系,寫書時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系教授。
雖然這是一本薄薄的一本小冊子(連附錄計算在內也只有八十五頁),但內容卻十分豐富。
全書共分十四個專題,內容如下:
1.「歷史」是甚麼?
2. 「歷史」有甚麼用?
3.歷史學家與普通人
4.時間是怎樣計算的?
5.歷史學與科學
6.劉邦的神話和輝格黨人
7.因與果:絡腮鬍子與戰爭
8.偶然還是必然?
9.人能自由地創造歷史嗎?
10.史料
11.懷疑還是相信?
12.歷史中的傳聞與口述史
13.甚麼是最好的解釋?
14.歷史學家的道德審判
15.歷史學家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相信,不論你是歷史老師,還是學生,也會對上述的話題感到興趣吧。是嗎?
作者用輕鬆的筆觸,再配合有趣的插圖(由趙汀陽、黃穗中負責),把上述十五個專題,向讀者一一介紹,讓讀者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對「歷史是甚麼」有一概略的認識。
當中最令筆者感興趣的話題,就是「人能自由地創造歷史嗎」。
作者指出,按照絕對的必然論、決定論的觀念,人創造歷史是難得自由的。而且有無自由意志都並不重要---反正結局是注定了,就像對待日曆中明天的那一頁一樣,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到時候就揭開它。否定人能自由地創造歷史的理由是,人在現實中不可能不受種種條件的制約,因此人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頁47)
此外,作者又再提出另一個說法。
這個說法則認為,人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所具有的自由意志是無法否定的,正如人對自己的任何一種行為的自由選擇是無法否定的一樣。否則就無法理解為甚麼處於同一環境中的人們的行為有著驚人的差別。(頁47)
兩個說法,看來好像各有道理。
不過,筆者較傾向於前者,即「人不能自由地創造歷史」。
為甚麼?
清朝被推翻就是一個好例子。盡管晚清時期,有不少的有識之士努力地嘗試透過改革來挽救清朝的厄運,但是清廷在種種不利的情況下(包括國內和國外),最終還是被革命黨人推翻了。
因此,晚清的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不會因為個別人的主觀願望而改變。(舉一反三:所有朝代的滅亡也可以從這角度來分析。)
至於,筆者為甚麼不同意「人能自由地創造歷史」,理由很簡單。
雖然,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所驅使,但是,人的思想是由甚麼影響?當然是受環境所影響。而所謂環境,其實是由眾多不同的因素所組成,而這些不同的因素,往往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一股潮流,一種力量,不斷驅使某一種的意識在形成和發展。(或可以稱這是一股社會思潮。)而這種思潮和力量,便是驅使人作出行動的主宰。人,往往受到它的影響而不自知,還可能認為作出這種必然的舉措是「自由意志」的作用。
筆者越說越玄了,還是舉一個實在的例子說明吧。
就如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為胡惟庸事件而廢去宰相一事。有人認為這是太祖一人一時的一個決定;不過,當你對歷朝皇權與相權之間的衝突有所認識,當你知道歷代相權不斷被皇權削弱時,你就會明白,太祖廢相並非一人一時的一個決定,而是長久以來,皇權侵奪削權的發展的必然結果。
類似具爭議性的議題還有很多,如:「偶然還是必然」、「懷疑還是相信」,或「甚麼是最好的解釋」等等,這些都可以給讀者不少的思考空間。
雖然這本書已出版了一段時間,但是閱讀起來,全完沒有過時之感。
筆者特別鼓勵歷史老師閱讀此書。
為甚麼?
因為,老師若在課堂上適當的時候(如教授明初君主集權),和學生討論上述的問題,定會提升課堂的討論氣氛,加深同學對相關課題的認識,以及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