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新書推介:郭廷以與《近代中國史綱》(2019年版)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歷史學家是郭廷以。

為甚麼要介紹他?

因為他的遺作《近代中國史綱》最近被中文大學出版社重新編排再版。

以下是有關他的生平大要:

郭廷以(1904年-1975),字量宇,河南省舞陽人。1926年國立東南大學歷史系畢業。執教於清華大學、河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升任中央大學教授兼歷史系主任。1949年赴台,任臺灣大學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5年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籌備處主任,後任近代史所所長。1959年起,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合作,首創口述歷史工作,以口述筆記方式,為民國史搜集資料。曾赴夏威夷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講學及研究,並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1975年病逝於美國紐約。畢生致力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培植大批史學人才,為現代史學著名先驅。

郭廷以教授是一代史學宗師,近代史研究的開山者之一。他的治學方法和學術眼光都很獨特,且具有穿透時空的價值。19633月,時任近代史所所長的郭廷以在出席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年會時,曾向與會者致詞,「學術研究必須破除國界與主觀,具有地域性的歷史學更當如是」。

郭廷以雖然著作等身。但他一直自謙,不以歷史學術著作自居。

他在《近代中國史》(1940)例言中曾說:

本書編纂目的,在於史料之整輯排比方面,盡其相當力量,為後來史家做下若干預備工作……絕不以歷史著作自承。」後來,在《太平天國史事日誌》凡例中又一次強調:「本書性質為屬於工具一類的史事記,編者個人只求為他人做預備工作,期能節省具有才識德學之史家之精力時間,於願已足。

由此可見一代史學大家的謙遜,令人敬佩。

儘管郭廷以一再謙虛,但他的歷史著作並非只是資料和史事的簡單羅列排比,往往章節分明,脈絡清晰,對於重大史事的演變及其因果關係,均加有綜合分析,極盡深入而透徹。另一位史家羅家倫對郭廷以曾評價說「他治史是很謹慎的」。

如果大家有看過《中國近代史綱》便知羅氏所言非虛。

近代化可以說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郭廷以一直重視近代中國的變局,這是因為他重視的問題就是中國的近代化,要瞭解百多年來中國近代化的成敗得失,並對未來中國的方向和前途有所展望,必須對近代中國的變局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厘清問題的關鍵所在。這個問題正是郭廷以學術生涯中最為關切的問題,也是他一生集中鑽研近代史的主要原因。

以下,談談筆者與《近代中國史綱》的因緣。

說到《近代中國史綱》,便勾起筆者在中文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的片段。猶記得某天下午在「本部」吃過午飯後,距離下一節課仍有一段時間,於是便走進大學書店逛逛。

剛巧,好像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書籍有節扣優惠。

就這樣,筆者便買了《近代中國史綱》(一套兩冊)

最初,筆者還沒有深入看這本書。

待筆者修讀中國近代關係史後,它便成為重要參考書。

及至筆者教書後,它更是筆者備課時經常拿來查找資料和編寫筆記的依據。

以下,筆者摘錄《近代中國史綱》的一些內容,和大家分享。

摘錄一:

海運大開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觸已兩世紀,彼此互感不滿。中國雖無調整之意,英國則已不耐,認為非變不可。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工業革命漸次完成,機器化的生產量增加,市場固待開擴,原料亦須爭取。同時交通革命方興未艾,火車開始行駛,輪船利於致遠,自歐洲東來時間縮短,一時雖不能大量使用,要為時不久。制海權業已掌握,軍備日強,印度早為所有,一八二四年又佔領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新加坡,控制了東入太平洋的海道要衝,在在使英人不安於現狀。地大物博的中國門戶必須進一步地打開,中西的關係必須修正,無論中國是否情願,已是勢在必行。(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

在此,郭廷以教授並不是從個別的小事上說明鴉片戰爭的成因,而是嘗試從宏觀的角度,從當時世界格局的形勢來分析戰爭的成因,從而帶出「中西的關係必須修正,無論中國是否情願,已是勢在必行」這種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摘錄二:

袁的兵力不過七千人,京津一帶駐軍不下數萬人,北京、天津皆榮祿掌握,不要說袁部難以開往北京,縱使於天津閱兵之時,採取行動,亦無懾服他的勝算。何況慈禧的威嚴猶在,中樞及地方要津將盡為舊黨所據,毫無權力的光緒()與僅放言高論的康有為輩,如何能和他們對抗。(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

一般的教科書,都會說若不是袁世凱「出賣」光緒帝,則維新運動未必會失敗。不過,當大家讀到這段資料後,大家就會發現,就算袁世凱「支持」光緒帝,在軍事形勢強弱懸殊的情況下,維新派的勝算也很低。這段資料,有力地反駁了「袁世凱是戊戌維新失敗關鍵人物」的假設。

有不少同學都表示,近代史有太多資料要記,內容太過瑣碎,因而望而卻步。

坦白說,筆者在讀書時,也有同感。

不過,在教書後,又有另一番體會。

誠然,在「詳近略遠」的課程編排原則下,近代史確實有很多資料要記背,亦有點煩瑣;不過,近代史正正就是我們認識當代的基礎,不可不知。

筆者相信,只要有一本好的近代史參考書,同學在學習近代史的時候,便會時半功倍。

哪一本書好?

郭廷以的《近代中國史綱》就是其中的不二之選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