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歷史有如果嗎?看《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有關李鴻章的分析後有感

暑假快將結束了。期間,筆者看了不少的書籍,以下的一本是重溫的。

《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實在是一本很不錯的歷史科參考書籍,它不僅讓讀者學會透過心理學來分析歷史人物的行事與為人的成因,而當中作者對人物的評論,亦給予讀者不少思考空間,刺激思維。

作者岳曉東認為,晚清時期的李鴻章是「定勢思維導致誤國心結」。在書中,作者指出李鴻章有兩個心誤第一個心誤是「對洋人講誠」;第二個心誤是「對昏主講忠」。

作者認為,李鴻章在為官後期表現「越活越窩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誤信了曾國藩的一席話」,那就是「對洋人講誠」,即與外國人打交道時,要以誠信相待。此後,「李鴻章自從唸上了曾國藩的『誠字經』後,便一味強調洋人講誠信,卻不力求洋人對他講誠信,這是他最大的心誤。」

另外,作者又以在一八七六年李鴻章與英人簽訂的《煙台條約》、在一八八六年與法國簽訂的《中法新約》和一八九五年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令「中國盡失顏面」,以這些事例來說明李鴻章的第二個心誤:「對昏主講忠」。因為,李鴻章「竭力迎奉慈禧太后的旨意,雖萬死而不辭」,「只要是慈禧認可的事情,李鴻章就是再被辱罵,再被誤解,也心安理得。」

之後,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李鴻章的行為成因,他說:「從心理學角度講,李鴻章的心誤是定勢思維的典型惡果。所謂定勢思維,就是指個人十分明顯的認知、判斷導向。它會使人看問題十分狹隘、偏面,不惜否認或曲解事實來自我辯解。思維定勢還會使人思想僵化,偏聽偏信,甚至是自欺欺人。」在文章的結束部分,作者提出了對李鴻章的一些看法:「如果李鴻章能夠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以『從善如流』來確保『擇善固執』,他就有可能像林則徐,左宗棠、丘逢甲等人那樣敢於向洋人說『不』,在列強環伺的局勢下,為中國避免重大的損失,爭取到最佳的外交解決方案,並由此成為一名真正的愛國者。」

對於作者透過心理分析來對李鴻章的言行重新審視筆者十分欣賞與佩服然而作者最後對李鴻章的「如果」評論,筆者卻有一些想法。

首先,筆者同意作者說李鴻章不應該「對洋人講誠」、「對強盜講良心」,不過,當自己的力量不及得別人的時候,再隨便「對洋人講詐」時,會有甚麼果呢?相信後果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作者舉出三件外交事件,來證明李鴻章「越活越窩囊」,「對昏主講忠」,筆者實在不敢認同。

所謂「弱國無外交」,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連番戰敗給外國,滿清政府的虛實,外國人早已心裡有數。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又可以對洋人使出甚麼計謀呢?況且,在屢戰屢敗的歷史經驗教訓下,中國就算明知是洋人的不對,那又可以怎樣?只求他們不出兵攻打自己,已算萬幸,這樣又有甚麼條件不可以給外國呢?至於中國在中法越南戰爭中戰勝,而仍與法國簽訂和約一事,亦有其「理道」。當年在英法聯軍之役期間英、法兩國來華換約時發生的衝突中,中國是勝利的,但是後果是怎樣?相信大家都知道吧:英法增兵再度來犯,結果聯軍攻入北京,並且火燒圓明園。在殷鑑不遠的記憶下,若你是李鴻章,你敢再打下去嗎?反而,在有利的情況下,退一步主動與法國講和,損失的,未必會太多。(記住:在弱勢的情況下,想沒有損失是沒有可能的!)至於《馬關條約》的簽訂,情況更不用多言。中國當時連戰皆北,清兵由平壤,一直退守至遼東半島山東,對日本的進犯,清廷根本無招架(當中理由十分複雜,不在這裡細說。);相反,日本兵強馬壯盛氣勢凌人。當時的日本曾以再度開戰來作威脅迫使中國「接受」所開出的條件,氣燄囂張。當時的列強,就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態,期待「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時機。試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中國有資格「敢於向洋人說『不』」嗎?若不是李鴻章在日本被人暗殺而受傷,日本不想節外生枝,於是盡快達成和議,恐怕中國要損失的,還不止於此呢。

最後,說李鴻章只懂「對昏主講忠」,也似有欠公平。誠然,眾人皆知慈禧太后不是明主,但是,若公然與她為忤,會有甚麼後果?況且,當時誰人才是清廷的最高決策者大家心中都很清楚明白若不取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你可以得到權力嗎在這種利弊鮮明的情況下忠於慈禧太后這位「昏主」為她效力似乎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亦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盡量做可以做的事情試問這樣不是更明智嗎?更因時制宜嗎?

要補充的是,在歷史上,清清楚楚記載了李鴻章並非如作者所言般「竭力迎奉慈禧太后的旨意,雖萬死而不辭」,「只要是慈禧認可的事情,李鴻章就是再被辱罵,再被誤解,也心安理得」的。在一九零零年的義和團事件中,慈禧太后向列國宣戰,當時的李鴻章,便以兩廣總督的身分,一同與其他地方督撫與列強達成協議,保護外國人免受侵犯,史稱「東南互保」。由此可見,在危急存亡的關頭上,李鴻章還是有他的獨立思考和判斷,並非事事「竭力以迎奉慈禧太后的旨意」的,此事就是有力的證明。

筆者曾聽言:「歷史是沒有如果的。」生於後世的人們對於歷史人物的評論,當然可以從「高高在上」的角度站在道德的高地俯視他們的言行,作出「超越時空」的當代評價:「如果他不是這樣就可以……如果他不是那樣,就可以……」。其實這些評價對他們公平嗎他們囿於時空環境又受制於種種外在力量如政治壓力當代思潮等此等因素是我們現代人在評論古人時往往忽略的因此,我們必須設身處地,從人物所處的時間和空間,作多面向的分析,才能對他們的一言一行有較多的理解與體會

以上所言,只是作者淺陋的愚見,如有失言或不足之處,還望各位高明指正。

這本書籍得一看再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