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溫習課點滴(二)

上次提到考評局常用的擬題模式是:

AààB

AB之有甚麼關係,即A如何導至B的出現。

今日,筆者想和大家談談的,是另一常用的題型---資料互證。

所謂「資料互證」,即是要求同學用一段資料的內容來證明/解釋另一段資料的說法(觀點)。例子如下:



(b)題就是典型的「資料互證」。題目要求學生說明能否用資料一的內容解釋資料二的現象。題目模式圖示如下:


題目的提問語是「是否足以解釋」,即表示學生可以答「足以解釋」或者「不足以解釋」。不論學生採取哪一個觀點,都必須根據資料一所提共的各項內容,引用相關史實,解釋如何導致資料二的現象。

如此題,如果學生認為資料一所列的要點足以解釋資料二的現象的話,可以從以下各點來思考:

n          在賠償款項方面:中國本身銀礦資源不多,現在經過《南京條約》的賠償軍費及煙價等大量賠款後,使白銀大量外流。
n          在五口通商方面:由於洋貨可以在各通商港口大量輸入中國,擴大了在華的市場,賺取銀元,同樣令中國流失大量白銀。
n          在協定關稅方面:因為洋貨向中國大量傾銷,使中國的工商業產品難以與之競爭,銀元大量外流至英國。
n          以上資料一所列的要點,令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因而造成國內「銀荒」的現象,故此,中央政府多次「密諭」地方政府,加緊開擴銀礦。

細心的同學,如果有看過上篇網誌,可能已經發現,「資料互證」的題型,其實就是「AààB」的題型另一表示模式。

要有效地回應這樣題目,同學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步驟:
一是:引用相關的史實,說明A是甚麼;
二是:清楚知道B的現象/結果是甚麼;
三是:運用合符邏輯的分析,引用史實,清楚、有條理地說明A如何導致B的出現。

以上各項,最難的就是第三部分,因為同學不是未能引用相關史實說明兩者的因果關係,就是失之粗疏,只能作空泛的概述,欠缺深入的分析。

所以,如果大家想在作答資料互證題有理想的表現,就必須在平日溫習時,多留意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或者事件的經過。因為,題目看以不考問歷史事件的經過,其實這只是假象。考評局一直以來都沒有不考問「經過」,反而經常出現。歷史事件的始末,往往就是透過因果關係的考問時見到。因此,大家在準備公開試時,必須多加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