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出席了由校評局主辦的「2014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歷史科教師研討會」。會議上,除了遇見一些舊同學之外,還見到剛執教鞭的舊學生。當年的學生,今天變了並肩為國史教育而努力的夥伴,感覺既特別,又親切。
會議期間,主持人詳細地講解了剛過去的中史考試所有題目的考生表現和作答要求,獲益良多。當中,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是考試提問語。以下將為大家解構卷一的各個提問語的意思。
一.根據:
例子: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唐太宗施政有哪兩個特色?試各舉一項證據支持你的看法。
解釋:所謂「根據」,就是要考生只能在資料一和資料二的內容中,找出兩個唐太宗的施政特色。答案只能在資料中找出,不可以提及資料以外的內容。
二.援引史實:
例子:資料二的大臣對唐太宗一朝的施政有甚麼貢獻?試選出二人,並援引史實加以說明。
解釋:所謂「援引史實」,就是用具體的史事來證明你的說法。例如:魏徵是唐太宗時的諫官,他能犯顏直諫,前後進諫達二百多事,能及時糾正太宗施政或行事上的不足,成為太宗的人鏡。當中「犯顏直諫,前後進諫達二百多事」就是史實。
三.轉變:
例子:資料三和資料四圖一反映孫中山對於挽救中國的看法有甚麼轉變?
解釋:所謂「轉變」,就是事情/人物前後不同的變化。一般會以「由……轉為/變成……」
表達。例如這題的「轉變」,便是「由支持朝廷改革,轉為主張推翻政府」。
四.參考:
例子:孫中山對晚清革命運動有甚麼貢獻?試參考資料四,並援引史實加以析述。
解釋:所謂「參考」,就是指借著資料的提示,再援引已有的知識,把問題加以說明。例如這題目,「參考」資料的「光復會誓言」和「興中會誓詞」,從而說出孫中山有創建革命組織、提出革命理論和宣傳革命思想等的貢獻。必須留意一點,就是「參考」與「根據」是有分別的。「參考」是要援引其他已有知識作答;而「根據」則只能援引資料內容回應。
五.如何:
例子:明太祖和成祖如何厲行君主集權?試從中樞決策機構和監察制度的建置兩方面,加以析論。
解釋:所謂「如何」,就是怎樣的意思。如上題,「中樞決策機構和監察制度」(A)>?(如何)>「厲行君主集權」(B)。若用符號表示,即是:「A>?>B」。最重要的,是要解釋A和B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在中樞決策機構方面,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及宰相制度後,直接統轄六部,六部尚書直接聽命於皇帝,秉承皇命辦事,其他部門不得預聞,達致君主集權。
六.較同意哪一個觀點:
例子:南朝時期士族勢力衰落,有人認為是由於君主刻意裁抑士族,亦有人認為士族本身日益腐化所致。你較同意哪一個觀點?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
解釋:所謂「較同意哪一個觀點」,表面上是問你同意「哪一個」觀點,但是實際上,它是含有「比較」(較)的意思,即要求你:「同意這個觀點的原因是甚麼和不同意那個觀點的理由是甚麼」。同理,若題目的提問語出現「最」或「你是否同意X優於Y」等,都是要求同學作比較式的作答。必須留意!
七.同意哪個說法:
例子:八國聯軍之役爆發的主要原因,有人認為源於列強入侵,亦有人認為是清政府腐敗無能所致。你同意哪個說法?試援引史實加以論證。
解釋:各位千萬不要把它和第五點的提問語混淆。所謂「同意哪個說法」,就是要求考生在不同的觀點(通常只有兩個)中,找出一個認同的說法,引用史實,加以解釋。據考評局代表在今日會議中的說法,這種提問語是沒有比較的意思的,考生只要說出自己同意哪一個說法便可以。不過,我個人認為,若時間許可的話,同學能夠同時指出另一個說法有何不足,也是可取的,這做法可以使答案更見全面,得到更高的分數。不過,千萬不可以把「不認同」的觀點寫得比「同意」的觀點還要多,否則會變成「喧賓奪主」,內容離題了。切記!
八.是否足以解釋:
例子:資料二的觀點是否足以解釋內戰(1946-1949年)時期共產黨勝利、國民黨失敗的原因?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
解釋:所謂「是否足以解釋」,就是指題目所給予的觀點/看法,能否把問題解釋清楚。一般而言,「是否足以解釋」是有兩個可能的答法,一個是「足以」,另一個是「不足以」。「足以解釋」的答法比較簡單,只需要援引史實,說明這些觀點/看法,為何可以把問題說明清楚就可以。相反,若答「不足以解釋」,則必須說明這些觀點/看法,為何未能清楚說明問題的原因,例如欠缺了甚麼?還要補充甚麼?
提問語是問題的靈魂,若同學能準確地理解提問語,就如握有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所以,各位同學必須細閱上文,務求對不同的提問語有清晰的理解,切勿因錯誤理解提問語而答錯題目。
下次,我會和大家談談如何運用歷史資料回答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