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以往一樣,在書展前都會有不少新書推出或者舊書再版,而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就是屬於後者。近代史對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十分重要,有著承先啟後的作用,故此,我們不得不懂得近代史。另外,從考試的角度來看,近代史部份更是每年中史科文憑試卷一必修單元乙部的「必出」題目,若考生熟近代史,對考試實在無往而不利。是次商務印書館把它重新排版,加上大量的插圖,造到圖文並茂,有助讀者掌握書中的重點和概念。故此,我承意向各位同學推薦這本最近出版的《中國近代史》。以下,我把從網絡上有關《中國近代史》的介紹摘錄如下,供各位參考:
蔣廷黻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創者,他的這本出版於1938年的《中國近代史》,雖然只有五萬多字,卻是凝聚了他十年研究的心得。他在書中明確指出: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廢除我們家族和家鄉觀念而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家嗎?能的話,我們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話,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並且認為中國要實現近代化,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這一層面上,而要上升到精神和國家制度的層面,否則的話,落後的國民精神、腐朽的國家制度就會成為阻礙物質近代化的桎梏,洋務派的失敗就是顯證。
********************************
本書是一部講述中國近代化歷程的歷史著作,也是奠定蔣廷黻在近代史研究領域學術地位的著作,全書從鴉片戰爭前夕寫起,到抗日戰爭前夕為止,中國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是本書論述的主線,作者對當時洋務派、維新派、義和團等各種力量的近代化方案都做了深入分析和解讀,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全書的最後,還附有蔣氏所撰相關文稿6篇,以助閱讀。
本書特色:
(1)本書篇幅雖小,學術含量卻很高。內容上沒有拘泥於事件程序和細節的鋪陳;方法上從總體把握演變趨勢,展示了作者沉潛思辨的寫作風格。
(2)本書所開創的學術傳統,曾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舊中國史學界,有關近代中國及近代中國對外關係史的著述,幾乎半數以上都是「因襲」蔣廷黻的史學觀點。
(3)作者受到美國「新史學運動」的影響,本書內容被視為「對新史學思想最強有力的運用」。又被視為重分析、重綜合、重整體理解的「清華學派」的代表作,奠定了蔣氏在近代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
(4)本書的內容,折射出以作者為代表的,那一段受西潮衝擊的學人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之前途命運的獨特理解。
作者簡介:
蔣廷黻(1895—1965),湖南邵陽人,歷史學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學,先後就讀於派克學院、奧柏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歷史,獲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先後任教於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從政後曾任中華民國駐蘇、駐美大使等職務。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國外交史料輯要》、《中國近代史》等。
本書特色:
(1)本書篇幅雖小,學術含量卻很高。內容上沒有拘泥於事件程序和細節的鋪陳;方法上從總體把握演變趨勢,展示了作者沉潛思辨的寫作風格。
(2)本書所開創的學術傳統,曾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舊中國史學界,有關近代中國及近代中國對外關係史的著述,幾乎半數以上都是「因襲」蔣廷黻的史學觀點。
(3)作者受到美國「新史學運動」的影響,本書內容被視為「對新史學思想最強有力的運用」。又被視為重分析、重綜合、重整體理解的「清華學派」的代表作,奠定了蔣氏在近代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
(4)本書的內容,折射出以作者為代表的,那一段受西潮衝擊的學人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之前途命運的獨特理解。
作者簡介:
蔣廷黻(1895—1965),湖南邵陽人,歷史學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學,先後就讀於派克學院、奧柏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歷史,獲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先後任教於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從政後曾任中華民國駐蘇、駐美大使等職務。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國外交史料輯要》、《中國近代史》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