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是老子的重要思想,《道德經》裡多次提到,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天下可以不爭而得。

民國初年,想要做總統的袁世凱跟孫中山爭位,孫中山卻沒有跟他爭,而是主動讓出了位置。袁世凱並不滿足於只做大總統,更想當皇帝!可惜,最後他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被迫退位,憂憤而死,還留下一世的污名。相反,只做了幾天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卻獲得了人們稱讚,永遠得到後人的敬重,贏得「國父」之美名。

當然,有史學家會認為,當時的孫中山實力遠不及袁世凱,因此,他們二人的力量,就如大學生和小學生之別,跟本「無得爭」,因此才不得不主動讓位。

我們暫且放下二人的力量比較的問題,只看表面的一幕,就是孫中山不與袁世凱爭,而主動讓位給袁世凱。單看孫中山這一個舉動,已經是贏了,「無得輸」。

為甚麼?

誠然,袁世凱是以「實力」取勝,孫中山表面上是輸了,但是,正如老子所說:「柔弱勝剛強」,孫中山這種表面退讓,而實際是保存革命力量的舉措,反而是快速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大贏家」。這種「以退為進」的處事態度,就是老子哲學的具體表現和實踐。(當然,我們相信這時的孫中山在思考這個政治問題時,未必真的以老子的哲學來考慮,但結果卻是相同的。)

所以,老子提倡「不爭」。

不爭就沒有對手,沒有敵人;最後,該給你的,一個都不會少,因為根本沒有人和你爭。

歷史,可以有不同的演繹方式。以老子的思想來回望這段民初的歷史,又真的另有一番體會,給人另類的思考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