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台又再播放改編自金庸的武俠名著《倚天屠龍記》的電視劇,在電視劇的影響下,筆者還是把書買回家。
說起與金庸小說的結緣,是源於八十年代的中學階段。
那時,無線電視經常拍攝以金庸武俠小說為題材的劇集,如有:《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鹿鼎記》和《笑傲江湖》等。可以說,金庸的武俠劇是陪伴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而筆者亦在這時開始對金庸小說產生興趣。
猶記得當年,對金庸小說的喜愛程度是怎樣的:小息或午膳時間,第一時間前往圖書館,走到擺放金庸小說的書架前,或站在「有侍上架」的圖書車旁,瀏覽目標書籍是否出現,若見到它的蹤影,便第一時間借下來。
之後怎樣?
不用筆者多說吧,當然是書不離手,廢寢忘食地追看小說的發展情節;一本看完又一本,直至把該套小說看完為止;之後,又開始閱讀另一個故事。
如是者,初中三年的學習,除了教科書之外,閱讀得最多的書籍就是金庸小說了。除了《天龍八部》、《鹿鼎記》和《書劍恩仇錄》之外,大致上,金庸的小說筆者都看過了。幸好當年的學習壓力沒有現在這般沉重(功課太多,近符不合理),還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真正的「自主學習」),可以讓我們輕鬆閱讀,否則便沒有機會欣賞大師級的文學經典了。(真正的「愉快學習」)
可能當時年紀還小,或者看書太快、太急,所以書中大部分的內容,筆者都忘記了,更遑論當中的深層意思。
現在,人成長了,經歷多了,對事情的看法也有不同的體會。今天再重溫這些武俠經典時,筆者留意的,不只是故事情節的發展,或者是精彩的武打場面,而是當中所帶出的訊息。
例如,在《倚天屠龍記》中,那些「名門正派」,為了他們所謂的「正義」,處處流露出奸詐、卑鄙和殘忍的手段,令人生厭;相反,被冠以「邪教」的「妖人」,卻俠義肝膽,義薄雲天,叫人佩服。果真是「難為正邪定分界」。另外,成崑和謝遜(甚至周芷若)踏上「成魔」之路之前,原來也是好人一個,只是讓仇恨掩蓋了理性,才變成殺人狂魔,真是「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
言歸正傳,說回這本《沉思武俠立斜陽》。
《沉思武俠立斜陽》的作者王偉雄是美國加州大學哲學系教授,和筆者一樣,小時候便是金庸迷(他是博士級,筆者只是小學程度而已)。長大後,仍經常重溫小說的經典場面,並寫下感想,後來更結集成《沉思武俠立斜陽》一書。
本書收錄了作者討論金庸小說的五十篇文章。與一般金庸小說評論者不同,作者在這些文章裡主要不是對小說人物作印象式的評點,也不是深入分析小說情節,而是寫出他多年來閱讀金庸小說多次後的各種感悟。
這些感悟,包括有:人生問題、心理現象、人際關係、道德難題、愛情的本質,以及個人對生命的反思等等,題材多樣,內容充實,可讀性高。
正如作者所言,這些感悟是年青時不可能有的,不是因為他後來經歷過甚麼坎坷不幸,而是閱人歷事多了,加上愛思考,中年以後再看金庸小說,便多有感悟。
筆者十分認同這番話。
當下社會進步,經濟富裕,人到中年未必會百事憂,但是「閱人歷事多了」,很自然地,對某些人和事,會有另一番體會。書中就有不少有意思的篇章,值得深入思考的。比如:
我們可以用「缺陷」來形容楊過和小龍女的遭遇嗎?
裘千仞的「心魔」是怎樣煉成?
程靈素雖然談不上是美若天仙,但在「外貌之外」,還有甚麼更值得重視?
胡一刀為甚麼被作者稱為是「讓人先抬起頭來的俠者」?
郭靖雖然武功第一,但他還遇上了甚麼「人生問題」?
類似的富啟發性的話題,書中還有很多。
如果你是(也許只是曾經是)金庸迷,而又愛思考深度的問題,就不能錯過這本《沉思武俠立斜陽》。
為甚麼?
因為,可以讓筆者這類懶人,在一本書裡同時讀到金庸筆下多本作品裡的不同人物與故事情節,以及作者有深度的、見解獨到的讀後感想,可謂一舉兩得。
說不定,當你閱讀這本書時,會像筆者一樣重拾當年作為金庸迷的一點點回憶。
《沉思武俠立斜陽:感悟金庸小說》是一本可讀性相當高的作品,值得細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