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重溫台灣張元教授的《自學歷史》,當中有一篇(〈章太炎——歷史故事是甚麼?〉)關於歷史老師應否在課堂上說故事。書中提到:
老師教歷史,需要講「故事」嗎?老師把歷史知識的內容,作了很好的陳述,還有講故事的餘裕嗎?或許您認為,歷史老師應該是這門知識的傳授者,不應該是說書先生吧!上課講故事,有必要嗎?這樣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但老師講幾個歷史故事,既未脫離歷史知識的範疇,也與說書先生相去甚遠,似乎並未構成有虧職守的罪狀。再說,學生上歷史課期盼著聆聽有趣動人的故事,老師卻一個都不提,雖遻人容豐富充實,卻也不免嚴肅枯燥,若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不能說是堂成功的歷史課。(《自學歷史》P.11)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當然認為可以,若歷史課堂上沒有了生動、有趣,充滿戲劇性的故事,而只教授那些枯燥無味的政治制度、經濟政策等,試問又怎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起學習興趣呢?
回想筆者初為人師時,就是每天早上,利用乘車上學的時間(約三十分鐘),閱讀了不少歷史故事書籍,包括:《龍族的故事》(有關中史的故事)、《人類的故事》(有關世史的故事),甚至成語故事、唐詩故事等書籍(按:筆者在教書初期,其實是要兼教中文,是「半個」中文老師。)為甚麼要閱讀這些書?
在筆者入行之初,在學堂剛出來工作,坦白說,在教學生涯上,就如同一張白紙,除了在學院內教過的一些紙上談兵的理論外,甚麼也不懂。在課堂上,只能照本宣科,而可參考的,就只有教課書上教師版的「套紅」資料。
不久,筆者發現,學生上課不太專注。(按:當年學生的所謂「不太專注」,相對今時今日的學生的「不太專注」,其實已很不錯的了!)偶然,筆者和同學說起,為何他們很像不太有興趣上課,他們說:「以前的老師會說很多故事的,現在沒有故事聽,很悶啊!」
就是由這時開始,筆者在備課之餘,也刻意地閱讀歷史故事書,選取一些有代表性和富趣味性的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結果,課堂氣氛大為改善,而且和學生的關係也拉近了不少。
所以,筆者在此鼓助初任教歷史的老師,不妨在課餘時間,多閱讀一些歷史故事,並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當然,我們在說故事時,不是「自由發揮」,想說甚麼就說甚麼,而是有一些原則的。
首先,我們必須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來配合課文的講解,讓同學可以加深對所學的印象。
例如,在教授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可以加入孟姜女哭崩長城的故事。在講述時,老師必須讓同學知道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它的背景,卻是反映了當時修築長城對百姓造成的傷害。
此外,同一個故事,在不同年級,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講述。
例如在初中教授北宋立國及中央集權措施時,相信一定會提到「黃袍加身」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這時不妨只概括地把故事始末交代可以。
在高中時,可以在講述故事後(或要求同學自己講述),與同學分析故事背後的意義,例如在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前,已曾多次有類似之事出現過,這代表甚麼意思?可以反映出當時出現甚麼問題?透過提問,引導同學思考日後宋太祖的中央集權措施的必要性。
又例如,在初中教授唐太宗與魏徵時,可以簡單的講述唐太宗接受魏徵勸諫的故事。在高中時,可以在故事之外,借用陳寅恪的見解,說明唐太宗重用魏徵和對他言聽計從的主要原因是魏徵乃屬於「山東豪傑」的一員,太宗欲利用他作為「山東豪傑之聯絡人」,藉此加強管治。
在嘗試講得深入一點的過程中,一來希望同學可以從歷史的表象看到深層的問題,借此啟發思考,二來讓同學對史家的一點認識,從而培養對研習歷史的興趣。
以上的舉例,只是筆者的經驗之談,內容十分淺陋,目的旨在拋磚引玉,引發更多更有意思的教學構思。
如何令一節歷史(中史或世史)課變得更有趣味和意義?這就要在備課和教學設計方面多加心思了。歷史老師們,一同努力,加油!
講故事是在歷史課堂中最能吸引同學注意力的「必殺技」,老師宜多加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