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筆者都是用傳統的方法,把秦始皇採用法家的原因、各項施政措施及其影響,逐項說明。雖然這方法是可以很清楚、細緻地把資料告知學生,但是,就會費時,而且缺乏趣味性。因此,近年,筆者喜歡用辯論的形式代替。
所謂辯論的形式,並非很正規的一種,而只是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贊成秦始皇的施政是「功大於過」;而另一組則是認為秦始皇的施政是「過大於功」。而在這整個教學活動中,筆者則運用了簡單的「學、思、達、評」的模式。
首先,筆者簡單地交代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面對的種種問題。
接著,著學生按各自組別的立場,在課本上搜集有關資料,並由組內的文書負責記錄。筆者要求他們必須按以下兩方面來搜集資料並進行表述:
一是正面說出所屬立場的理據和解釋;
二是反駁另一方的觀點和理由。
在學生進行摘錄要點時,筆者在黑板上畫上立場比較表,以便稍後由學生出來填寫,以便發言之用。
之後,就是雙方進行激辯的過程。
首先,是正方(即肯定秦始皇的施政是「功大於過」)的發言,他們先後從政策的開創性、必要性和影響性等方面,論證秦始皇的種種施政是配合當時新的歷史發展形勢而產生的;雖然,在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對人民造成傷害的情況;不過,在兩害取其輕之下,這種無可奈何的「過失」還是不能避免的。
跟著,是反方(即認為秦始皇的施政是「過大於功」)的發言,他們從當時種種嚴刑苛法、大興土木、東征西討,以及箝制思想等方面,以具體史實來論證秦始皇的不仁與無道。認為他雖然在某些措施上確實有一定的功績,可是卻對人民造成無可補償的傷害,絕對是功不抵過。
雙方發言過後,就是互相質詢的時間,亦是課堂的高潮所在。
不論正反雙方的同學,都盡力把自己的觀點說明的同時,亦細心聆聽對方的觀點,找出漏洞,加以反駁;部分同學更能借今論古,以現今香港進行高鐵、建人工島等時事來論證當日秦始皇施政的得與失。
雖然,當中某些理據或比喻未必恰當,但筆者也十分欣賞他們的認真和投入,嘗試融匯貫通古今事件,進行分析和評鑑。最後,就是筆者總結各方的發言,並就他們的表現作出簡單的評論。
是次「學、思、達、評」的教學流程十分流暢:先是對課題作簡略的說明,讓學生有基本的「學」習;之後要求學生分組搜集資料,「思」考辯題;繼而運用辯論的技巧,援引史實,表「達」己見;最後再由老師對學生的表現作總結性的「評」鑑。
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氣氛,尤其適合在午膳後的課堂進行。各位同工,不妨多嘗試。
秦始皇的功與過,永遠是歷史課堂說不完的話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