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摘星秘笈:怎樣反駁另一觀點?

上星期,我校給教育局外評組來評核,我選擇了教授「袁世凱與維新運動失敗的關係」作為觀課之用(結果當日選中了中三級的「英法聯軍之役」)。在教授完導致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後,我給同學討論以下一道問題:

有言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於袁世凱出賣維新派所致。其言當否?試據史實加以析論。

在討論過程中,同學十分投入,組內討論熱烈。

在匯報時間裡,分組派代表作口頭報告。同學立場明確,內容大致準確,有史實根據。可是,在反駁另一觀點是,內容明顯有偏差。大部分同學都認為,因為維新派由於有著不少的缺點(光緒帝無權、康梁沒有政治經驗、缺乏周全計劃等),加上保守派強烈的反對,所以就算沒有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維新運動也不會成功,而袁世凱告密一事,只是加速了運動的失敗。同學認為這樣就是反駁了袁世凱出賣維新派是導致新政失敗的說法。同學的回答,根本沒有正面討論袁世凱告密與維新失敗的關係。你們認為這樣對嗎?

反駁,不是這樣寫的!

平心而論,在教科書裡,都只是把上述的維新運動失敗原因點列,略加說明便完結了。這樣,又難怪同學未能作出適當的反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後來,我在互聯網上搜尋有關資料,略加整理,預備在課堂上教授他們如何反駁另一觀點的方法。

其實,要反駁袁世凱出賣維新派導致新政失敗的說法也不困難,問題是大家能否找到有力的證據。若要反駁上述的看法,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有人會認為袁世凱不出賣維新派,維新運動便不會失敗,這只是錯覺而已。
首先,從計劃政變的時間先來看:慈禧太后早在光緒帝會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前夕,就已從頤和園返回紫禁城,光緒帝與伊藤會面時,已失人身自由,袁世凱向榮祿「投誠」,只是後來的事。故從時間先後來看,是先有慈禧對付光緒帝,之後才有袁世凱的告密。由此看來,袁世凱的告密便變得不是「關鍵」了,而告密一事,最多只是加速了政變的發生而已。
另外,從比較雙方實力來看:當時榮祿受慈禧任命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指揮聶士成,董福祥,宋慶,馬玉昆和袁世凱五支軍隊。袁世凱縱使肯出兵「勤王」,也絕對不能敵得過北洋其他軍隊和京中旗兵的。由於帝黨和后黨力量懸殊,維新派根本不是保守派的對手,故此在維新運動失敗一事上,袁世凱向榮祿告密這個舉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所謂「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若沒有足夠的史料,在回答這類觀點評論題時,真的沒有發言權啊!因此,同學宜選擇一些富爭議性的題目(例如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是否明知、孫中山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是否恰當等)預先搜集正、反兩方的資料,並對需要駁斥的觀點,引用相關的史實,作出針對性的反駁。這樣,在考試時便能得心應手,無往而不利。

我經常對同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平日多看書,多做筆記,為考試作好準備,那麼學習歷史科就變得事半功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