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2006-2010年高考年報

某日,我在整理電腦檔案時,無意發現一些預科的資料。這些資料雖然已經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任務,不過,我認為這些資料,對現時的文憑試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故貼出來和各位老師和同學分享。

b2006年高考中史年報a
~~~~~~~~~~~~~~~~~~~~~~~~~~~~~~~~~~~~~~~~~~~~~~~~~~~~~~~~~~~~~~~
.歷史資料題
本年的歷史資料題,要求考生根據資顯示荀子的觀察及賈誼的評論,輔以所習相關史實,析論秦統一天下的原因。評核答卷,主要考慮以下三項:一、能否按資料提供的線索,從平日習聞的各項秦成功一統天下的原因中,作出合理的甄選?二、能否充分利用及組織資料作答?三、是否本末倒置,過於倚賴資料,甚至望文生義?四、論證時舉述的史實是否正確?

考生的作答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綜合將荀子的觀察及賈誼的評論作答;二、分別歸納荀子的觀察與賈誼的評論;三、評價荀子的觀察及賈誼的評論。由於問題焦點在析論秦得以統一天下的原因,第三種作答模式未符題旨。又由於兩則資料有部份內容相同,如都提到秦有地利之便,以第二種模式作答,難免重複,故以第一種作答模式最為適合。

以荀子的觀察及賈誼的評論出發,秦得以統一天下,主要有四項因素:一、地理形勢優越:荀子和賈誼都提到秦地勢要,荀子更指出秦自然資源豐富;二、社會風氣優良:荀子對秦的民風和吏治的優良印象最深;三、關東諸侯各懷私利,未能協抗秦,見資料乙第一段;四、人民嚮往統一:資料乙第三段即強調此點。大部份考生均能掌握一、二兩項因素,但從組織和引用史實的表現作權衡,分野頗大,表現較佳考生往往能充分利用相關的資料,並輔以相關史實作論證,表現庸劣的考生則僅能複述資料,更有等而下之者望文生義,胡謅亂說。至於三、四兩項因素,能夠掌握的考生僅及半數。

綜觀本題答卷,優劣的判別,在於考生能否駕馭資料,試舉兩例說明。

荀子〈彊國篇〉(資料甲)所載入秦見聞,主要反映秦國民風、吏治優良,舉國上下奉公守法,行政極具效率,然何以致之,則未詳言。賈誼〈過秦論〉(資料乙)則提到「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思辨能力較高的考生,自能體會到兩者間的因果關係,引證相關事例,說明商鞅變法對秦一統的作用,而非僅僅據資料述秦國民風、吏治如何優良。

部分考生由於對秦一統歷史認識不足,未能充分體會荀子及賈誼的觀點,只能割裂資料,望文生義,胡亂套入與兩人所論毫無相關的史事,如資料乙「秦地被山帶河……其勢居然也」一段文字,強調秦地堙形勢優越,但不少考生卻揣摩當中「自繆公以來……常為諸侯雄」一語,指秦歷代君主賢明為統一天下原因之一。又同一則資料中「且天下嘗同心并力……形不利,勢不便也」一段文字,亦不過反複申說秦據險要,致關東諸侯難以入侵,但不少考生竟摭拾其中「良將行其師,賢相通其謀」一語,提出秦國因重用客卿而得以統一天下,甚至詳細舉列有關事例。這類錯誤,顯示了考生徒事背誦,生吞活剝而不求甚解的陋習。

.其他各題表現
2.      唐貞觀、開元盛世之成因,論者嘗列舉多端。試本己見,析論其中最為關鍵之三項,並陳述理據。(062)
選答者眾,但整體表現差強人意。就答卷所見,考生對貞觀、開元兩朝致治原因雖有認識,但未能因應題目的約束,作恰當的甄選和整合,大抵隨意析論兩朝三項共同致治原因,而忽略各項有關因素的主次及關連,致內容流於偏狹。不少考生提出貞觀、開元兩朝盛世與承受隋朝基業有關,然所舉論證則為隋末群雄資其倉儲起事,極為牽強。

3.      宋朝政府於靖康之難後遷都臨安,何以能維持偏安而終未收復中原?試析論之。(063)
考生一般能掌握問題所涉史事。上佳答卷能就地理、經濟、軍事、政治及內外形勢作全面的析論並能對南宋能偏安而未能收復中原作通貫的分析。中等答卷偏重析論南宋未能收復中原的原因;至於下卷,則顛倒主次,偏重析論南宋得以偏安的原因。更有等而下之的答案通篇泛述宋太祖集權政策的失誤,不少考生的基本歷史知識貧乏,如誤袁崇煥為抗金名將,稱金受女真威脅,類似謬誤,不一而足。

4.          黃宗羲嘗言:「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試就明代政局加以析論。(064)
本題以黃宗羲的論斷為骨幹,要求考生表述其對明太祖廢相與其後各項政治弊端的關係的認識,能夠全面析論廢相與明代宦禍、黨爭及政風因循等政治弊病的答卷不多,大部分考生均偏重析論廢相引致宦禍,且論證空乏,舉例簡略。更有考生詳述明太祖廢相經過及內閣制度的演變,偏離題旨。

5.          清同治、光緒年間先後有洋務、維新之改革,但何以終未能挽回國勢之傾頹?試本己見析論之。(065)
本題大部分答卷未如現想,常見的錯誤包括:一、忽略問題的焦點,論述濫及兩次改革的原因及經過;二、析論過於籠統,論據不足;三、援引史實往往詳此略彼,有失均衡。即有部分考生能綜合兩次改革的經驗作析論,亦由於未能充分掌握有關使實,以致論據空疏而欠說服力。

6.          試本個人研習心得,分析導致文化大革命之成因,並論其中何者最具關鍵作用。(066)
選答者不多,表現則普遍理想。考生一般均能從黨內路線分歧、中蘇關係變化、毛澤東個人作用及四人幫等政治野心家的推動各揣,析論文革的起因;更有部分考生能進而推究中國崇拜權威政治文化與文革的關係,析論容有未周,然其識見已屬難得。表現較差考生的通病是倒果為因,詳述批判《海瑞罷官》及炮打司令部等文革歷程。

7.          有謂西漢三公制自漢武帝時出現變化,相權由此漸遭帝主削奪。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說明。(067)
本題屬辯論型題目,考生表現一般,多泛泛而論,雖有三五行以上簡述武帝削奪三公權力的用意,但在史實上出現謬誤。此外,小部分考生企圖推翻三公權力的削奪始自武帝一說,並以兩漢間相權的變化為理據,力指其失在於後代;若考生在卷內曾提出武帝時相權的失墜,其論雖偏於強詞奪理,但只要史實俱陳,成績亦算中上。

8.          試析論唐代與明代科舉制之異同。(068)
逾用考生選答此題,表現不俗,是同組各題中成績普遍較佳的題目。一般來說,考生對兩朝考試制度有均衡的認識,且能嫻熟地利用兩代科舉的要點相互比較,惟資料掌握稍差,論點未及精闢。中下成績者或史實失誤、或犯上只熟識其中一朝科舉內容而對別一朝則僅知一二。有個別考生更混淆唐、宋、明的考試內容,拉雜作答;或因慣性連同科舉的得失、包括士風、文學的影響等項背誦,以致偏離題旨。

9.          試析述元代地方政制之內容,並評其得失。(069)
答此題的考生大抵上分為兩類,部分考十分了解及熟識元代地方政制內容,充分地評價元代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行御史台等制度的內容及其長官職守;其中部分甚至傍及道、路、府州等,雖屬鳳毛鱗角,但確屬上卷之選。惟亦有考生以元代民族政策,如蒙古、色目、漢人、南人之類作答,集中列舉民分十等的社會階級政策,論點多在宣示代行不平等問題上著眼,完全誤解題旨。

10.      司馬遷指墨家尚堯舜之道,但尊卑無別,儉而難遵。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610)
大致來說,此題答卷表現尚佳。一般考生大抵上對「尊卑無別」、「儉而難遵」有所闡釋,且論析精確,但對「尚堯舜之道」則不大明瞭,故多含糊其詞,甚至略而不提。成績更差者多不求甚解篇幅中有僅羅列儒家資料,甚至索性以儒墨比較作答,全屬離題。表現較佳的考生能以克苦為宗的墨家本意與人性相違加以發揮,並輔以儒家重視等級親疏方面更符合人性需要一論,引證題文,表現良佳。

11.      魏晉玄學之興起啟自多端。試分析其興起原因與影響。(0611)
整體而言,考生成績與第10題相較,稍有不及。優異答卷不多,考生除能以經學衰落、政治局勢動盪、佛道流播、黃老讖緯的影響等原因作答外,並能徵引王弼、郭象之說。此外,考生亦有混淆清談與玄學,或誤以玄學即清談,或通卷都以清談一詞代替玄學,對題目有所誤解。

12.      有謂宋代理學援佛入儒,調整儒家思想體系之不足。試析論其說。(0612)
泰半考生只答朱陸異同的成果,或是講述宋儒的思想要義,更甚的竟全卷都自談先秦儒家思想體系完備,偏離題旨。表現中肯者大致能運用部分朱熹、陸九淵資料回應「援佛入儒」的提問;這類考生又分兩批一為認同本題的立論,並徵引若干或朱或陸的學說加以論證,答案偏於、朱陸其中一人。一則同樣徵引宋儒思想,並藉此說明他們不受佛家影響。至於表現良佳的考卷雖屬罕有,惟此等考生能舉述宋儒「援佛入儒」的例子,並適當地徵引理學家的論說作證明;甚至在開首即以唐代柳宗元、李翱的援佛為始,並指出唐宋之際儒學的危機,反映其對時代背景了解甚深。


2007年高級補充程度會考中史會考年報
~~~~~~~~~~~~~~~~~~~~~~~~~~~~~~~~~~~~~~~~~~~~~~~~~~~~~~~~~~~~~~~~~~~~~~~~~~~~
1.      歷史資料題
本題所選各則資料,均與考生平日習聞之元亡原因有關,信息極為明確。考生作答內容之優劣,大抵取決於以下各項:一、能否識別資料所涉元亡原因;二、析論時能否綜合各則資料,將相關之信息加以組織;三、能否應用個人對元朝滅亡史事之認識,補充資料未及之相關史實;四、能否就資料所未及之元亡原因,作補充之析論。(甄按:這是所有資料題作答的基本規定,必須熟記!)就所見答卷,大半居中下程度,能全面兼顧以上四端之佳卷為數甚少。反而有不少考生僅複述資料,或徒事背誦,泛論元亡原因。

本題各項資料雖取自古代文獻,以文言撰寫,唯選錄時已顧及學生程度,且其中含有足夠之史事元素作指引,俾考生得以應用其歷史知識進行解讀。惜不少考生於資料之解讀,謬誤百出,如《草木子》諷刺元朝「上下賄賂,公行如巿」,竟有考生以元推行「公行」制度,獨攬貿易而致亡;魏源《擬進呈元史新編序》以元之衰亡,由於征伐不已,國力虛耗,如「外強中乾」,竟有考生據此言元之衰亡,由於「外國強大,中國不振」。類似嚴重謬誤,實由考生於史事之認知不足,非關文字。

2.      有言秦「以孤立而亡」,亦有言秦「不封建亡,封建亦亡」。兩說何者為是?試抒己見。(072)
問題列舉析論秦亡之兩種對立觀點:一、秦以廢封建亡;二、秦亡與廢封建無關。要求論列何者為是。就答卷所見,大部分考生對秦亡事雖有認識,但鮮能切合題目要求,明確表述個人觀點,及組織相關史實作答。

3.      漢武帝一朝之施政有何得失?試析論之。(073)
治亂興衰部分,考生作答此題之表現較為理想。大多數考生對漢武帝一朝之施政均有全面之認識,惜於衡論漢武施政得失時,未免拘泥記誦,致進退失據,如不少考生稱述漢武削相權、立內朝,有君主專權為得,似欠說服力。

4.      有言唐朝之國勢於安史之亂後由盛轉衰。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論。(074)
此部分選答此題之考生人數最多惟表現頗為懸殊。較佳之答卷,贊成題目所揭觀點者,均能環繞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不同方面,論述唐朝於安史之亂後之衰弊情況;反對者亦能列舉相關史實,析論唐朝於安史後仍能維持國勢。惜不少考生竟詳述玄宗後期之失政,以論證唐室之衰非始於安史,偏離題旨。

5.      王安石熙寧變法能否革除宋初以來之積弊?試析論之。(075)
頗多考生選答此題,惜表現一般。絕大部分考生僅概述王安石熙寧變法之內容,及就其得失,作泛泛之論。不少考生更詳列舊黨反對、王安石用人不當等外因,作為議論新法未能革除舊弊之論證。能針對題旨,集中論列此次變法能否革除宋初積弊者,為數不多。

6.      康熙一朝之施政,對穩定清室之統治,影響至鉅。試據相關史實析論之。(076)
選答者不多,表現尚可。大部分考生對康熙一朝之施政有頗全面之認識,惜僅有極少數考生能就整個清初時期之統治作宏觀之分析,以衡論康熙一朝施政之特色及作用。

7.      隋文帝廢九品中正而興科舉,一改以往士人登進之法。試析述兩制之分別,並評其優劣得失。(077)
選答者眾,惟表現則一般。不少考生僅分別論述九品中正與科舉之得失,而未按問題要求,析論兩制之分別。

8.      試述兩宋地方政制之特色與影響。(078)
選答此題之考生人數不多,惟整體表現尚可。大部分答卷均能論述宋代地方政制之基本特色及其對當時社會之影響,惟析論深入而全面者不多,實為美中不足。

9.      有謂明代政治壞於明太祖廢相,何以清代無相而中央政制仍有條不紊?試就兩朝之中央制度加以析論。(079)
論者恒以明政壞於廢相,本題要求考生以清朝施政之歷史經驗,重審其說之是非。惜大部分答案均未達題旨,所述不出明代內閣制及清代軍機處之由來及得失,盡顯考生徒唯事背誦之失。

10.  東漢王充稱黑家雖得愚民之欲,卻不合智者之心,並指出儒家道義可為而墨家之法議難從。試就王充之言闡釋墨家之思想,並分析其在秦漢以後衰落之原因。(0710)
選答者眾,惜整體表現欠理想。本題設為兩問,而實相關。其一要求考生以問題所揭王充之觀點,衡論儒、墨兩家學說得失,其二要求考生析論墨家於秦漢以後衰落原因。僅少數考生能明確針對題旨作答。大部分答卷均未能立足於王充之論點,多僅泛論墨、儒兩家思想不同,及墨學衰落原因,支離破琗,未切題怕。

11.  試述兩漢經學之發展,並論其影響。(0711)
極少考生選答此題,表現亦甚劣,一般僅略及漢代今、古文經學之分野,至於兩者間之爭衡,及漢代經學對當時政治會之影響,鮮有道及。

12.  有指王學源於宋代心學。此說當否?試就王守仁之思想大要加以分析。(0712)
題目要求考生據其對王守仁思想之認識,析論王學與宋代心學之關係。惟絕大部分考生對宋代心學認識不足,僅能論述王守仁之思想,鮮及其與宋代心學之關係。僅有少數考生能涉及陸九淵思想與王學之關係,然亦語焉不詳。

2008年高級補充程度會考中史會考年報
~~~~~~~~~~~~~~~~~~~~~~~~~~~~~~~~~~~~~~~~~~~~~~~~~~~~~~~~~~~~~~~~~~~~~~~~~~~~
1.      歷史資料題
審題方面:
(1)   第一問表現優秀者能扣緊論題而發揮,立場清晰,且能引用資料及相關史實正反論證;表現一般者多只偏重一方,少有比較二說;審題有偏差則忽略資料一史記引文中「非必」一詞,誤以為司馬遷否定了「(山川)險固便形勢利」及秦并天下之因素。此外,考生答卷亦有立場不清,認為二說皆可取者,漠視題目所問「較為可取」之要求。
(2)   第二問表現較為理想,然亦有考生只重覆兩則資料之內容,羅列秦一統天下原因,而未能扣緊題目所問,分析資料一、二能或否「全面」涵蓋秦一統天下之原因。
(3)   本年仍有考生在析論之餘,質疑資料之準確性,又或批評資料所述原因不足,自行補上其他原因,未能針對論題,影響答題表現。更甚者則嘗試以「史學史」之角度比較《史記》及《漢書》何者較為可信,卻又陷一己於窘境之中。就本題而言,此非適切之回應方法。
理解資料方面:
(1)   考生對兩則資料有基本之理解,惜往往未能耐心並準確地理解資料內文,例如對史記「謀詐用而從衡短長之說起」一句,未審前文後語即詳述秦重用客卿及善用謀略情況,以致答案未能緊扣題旨。
(2)   考生對資料內容理解不深,部分雖能理解漢書中六國「臣主皆不肖,謀不輯,民不用」,但只就六君臣之表現分析秦并天下之原因,此則鮮能發揮「夫國富強而鄰國亂者,帝王之資也」一語之含義。
(3)   部分考生不大明白資料一之內容,以為司馬遷否定「地形便,山川利」之觀點,故未能真正部析司馬遷對秦并天下所持之理據,亦有考生曲解司馬遷所言「蓋若天所助也」,認為史遷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流於迷信以致其說不足取。
答題方面:
整體而言,考生答題技巧不俗,組織能力有進步,文字表達水平亦可惟以下各項仍有待改善:
(1)   未能善用時間,引言過於長篇,又或隨意發揮,不切題旨,徒費答卷時間。
(2)   仍有考生將資料題視作閱讀理解,按己意將資料內容複述一遍,欠缺分析,更遑論比較。
(3)   論析能力仍可提高,例如第一問認同論點之考生往往只能掌握其中「地形便,山川利」,鮮有連繫「財用足,民利戰」深入析論;又例如第二問,考生未能論析何以未能全面涵秦一統天下之原因等。
(4)   立場堅定者,內容未及均衡;能抓住論點者卻又未有據史實發揮,故能取得上卷成績者不多。
(5)   部分考生字體非常潦草,難以閱讀,考生宜加以注意。

2.      有言封建制度僅能於西周立國初期發揮一時之效,而非長治久安之策。試據此說,就西周推行封建與其衰亡之關係,申論己見。(082)
選答者不多,整體表現欠佳。考生對封建制度與西周政局發展之關係,認識不深,多僅平鋪直敍,以西周兩次封建及平王東遷,開始王命不行之春秋政局作答,或從封建制度內容泛論封建與西周衰亡之關係,流於表面。部分考生對西周歷史認識不足,更誤引春秋戰國史例作論證。

3.
觀點一:「淝水之戰確定南北對峙之勢。」
觀點二:「縱無淝水之戰,南北朝對峙仍屬必然之歷史現象。」
以上兩項觀點,何者較言之成理?試據史實申論己見。(083)
選答者不多,成績普通。考生有一己觀點,惟對題旨多只具表面了解,鋪敍淝水之戰之史實而作浮泛解說,援引史實單薄,分析議論未及精闢。至於表現較佳者則能引用相關史實,分析淝水之戰與南北對峙之關係,議論清晰,甚或能兼顧題目所附之兩觀點反覆申論,惜此類之考生為數不多。

4.      有言唐之衰亡,厥因中葉後之君主欲平藩鎮而未成,欲除寺宦而不克所致。此說當否?試據有關史實,加以析論。(084)
選答者眾,一般表現不俗。考生多能回應題目,就藩鎮、宦官等問題發揮,並補充其他唐亡因素;惟部分考生審題不清,未有就「君主欲平藩鎮而未成,欲除寺宦而不克」著墨,僅泛論唐衰亡之因,或鋪陳唐玄宗、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安史之亂之事蹟,偏離題旨。

5.      宋太祖與明太祖於處理中央官員權力之手法上有何不同之處?試加以比較。(085)
選答者眾,考生表現尚佳。一般而言,考生對宋太祖行「中央集權」及明太祖行「君主專制」認識頗深,然部分未明二帝處理中央官員權力,從動機以至手法,皆頗為不同,如宋祖以解決唐末五代遺留問題為鵠的,明祖則源自其家天下思想,此為當中之大別,但不少考生認為二帝目標相同,僅手法上有溫和與激進之別,因而未有就「兩人處理中央官員權力之手法」作出比較,反映考生對相關史識之了解,有欠深入;甚者只以兩代中央及地方集權政制比較,未能緊扣題旨作答,內容流於蕪雜,更有將「杯酒釋兵權」誤當作明太祖之措施,難成佳卷。

6.      有言19491956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之措施固能惠及國民,然亦傷及社會經濟。此說當否?試據有關史實,作一評論。(086)
選答考生不多,表現亦參差。表現優良者能舉述土改、鎮反、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各項社會經濟施政如何惠及國民及傷及社會經濟,條分縷析,符合題義。表現較差者只作泛論推想,多未有恰當史實支持;更有甚者援引「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片斷以作分析,忽視問題時限在1949-1956年間,審題不清。

7.      漢代相權至武帝為之一變,試述其間之演變,並評論此變之得失。(087)
整體而言,作答此題考生表現一般。大部分對漢代相權之流變有基本認識,惟能涵蓋全面而作深入透徹論述者不多。部分考生將「評論此變之得失」解說為漢化三公九卿制之得失,誤解題義;表現差劣者更以唐代之三省六部及/或明代廢相之資料堆塞充數,答非所問。

8.      論者有謂三省六部制分工清晰,乃唐代中央政府運作流暢之主因。此說當否?試就此制內容加以析論。(088)
此題考生整體表現不俗,多能掌握題目之要求,對三省六部制內容認識深刻,就有關制度之架構及其職能析述題義;表現較佳者更能指出三省及政事堂之分工情況,從而指出二者能互相制衡,並在各段末回應題目論證唐代中央政府之運作是否流暢。至於表現一般者,答卷顯示考生分析能力不足,往往只能簡單指出三省或六部之架構,而未能完整地道出二者職能及政事堂之功能,從而評論唐中央政府運作欠流暢,流於片面,鋪陳史實有餘,剖析「乃唐代政府運作流暢之主因」則不足,能以制度內容為評論基礎,輔以唐代治亂作正反論證者少。至若表現差劣者多對三省僅為名稱上之認識,對三省之職掌與運作則混淆不清,甚或認為三省乃軍財及監察權分立,或誤以政事堂為一獨立制度,對制度內容認識不深。

9.      有謂清政府採取「輕其道器,揚其文辭」之方法以羈縻漢族士人。此說當否?試就清代之科舉制度加以分析。(089)
整體而言,考生此題表現欠佳,大部分只回應清代科舉內容如何「揚其文辭」及「羈縻漢族士人」,不少誤解「輕其道器」之義,甚至認為道及「道德」、「人生道理」,而「器」乃指不經世致用,不實用之義,而無法帶出清代科舉如何壓抑士人之「道統」觀念。大部分考生只能以「八股文」及「四書五經」之內容回應題旨,而未能從多方面分析考試途徑、入仕程序、授官情況及防禁措施等以回應題旨,內容殊欠充實。

10.  試分析先秦法家思想如何引致秦代「立以古非今之禁」及「以吏為師」等措施之出現,並評論秦政重法對西漢學術發展之影響。(0810)
考生此題表現未符理想。前半所問,一般考生對法家及韓非之主張頗有認識,不少甚至援引資料作答,惟整體表現差強人意,甚多不懂應題,只鋪陳法、術、勢及韓非之思想內容,更有將「以吏為師」解作皇帝以吏為學習對象,而未有理會題目要求,扣連法家思想與秦「以吏為師」及「立以古非今之禁」間之關係,牽強附會。至於後半問秦政對西漢思想之影響,考生所答能切題,惟流於浮泛,或以治亂史角度為主之資料回應,令人失望。

11.  朱熹、陸九淵均重心性之學,惟其學說路向頗有歧異。試剖析二者之異同,並評論其影響。(0811)
考生此題表現大致令人滿意。答卷內容前半資料翔實,援例豐富,多能就朱陸學說思想之淵源、宇宙觀、教育觀,以至個人修養等方面作比較;後半則多流於欠缺深度,評論未見精闢。

12.  試分析新文化運動之起源,並評論此運動對五四運動時期學術思潮之影響。(0812)
選答此題之考生不多,一般多能應題作答,表現中規中矩。前半所問,考生多能從不同角度詳述新文化運動之起源,表現不俗;後半要求考生評論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時期學術思潮之影響,考生視野較為狹窄,多只就語文及文學之改革著眼,闡釋欠缺深度及廣度。

2009年高級補充程度會考中史會考年報
~~~~~~~~~~~~~~~~~~~~~~~~~~~~~~~~~~~~~~~~~~~~~~~~~~~~~~~~~~~~~~~~~~~~~~~~~~~~
1.歷史資料題
第一問:
(1)   大部分考生能理解資料,指出包拯及王安石兩人主張之不同,並有一己之見,清楚析述較同意何者之言;表現突出者更運用所學,能對資料作進一步解說。
(2)   至於表現較為遜色之考生,則或:
1.      耗費篇幅闡述包拯及王安石紓解財困之主張,僅有短短一兩段評論何者較切中時弊,卻又未能反覆申論;
2.      欠仔細審題,只答引致財困之原因,無涉包拯與王安石二人能解財困之主張;
3.      正反兩面申論比重欠均勻,多偏重於對一人之論析,另一僅寥寥數語,失之於偏;
4.      錯誤理解資料,如包拯「若不銳意而改圖,但務因循」誤解為政事因循,故主張改革,革新政治;又「方今山澤之利遏矣」,認為國家應開設山澤資源,實行專賣制度以解決財困。王安石「方今官冗」、「增吏祿不足傷經費」、「今天下不見兵革之具」等,誤解為解決財困主張乃減冗員,增加俸祿及改革兵制等。

(3)   至於表現差劣之考生,多只引錄原文,或僅略作語譯,未能切題回應。

第二問:
考生表現大率欠佳,答卷多夾雜大量熙寧變法措施,反而未能緊扣資料二所針對財困之措施細意發揮,更遑論對應理財「通其變」以析論有關主張;部分考生論成效時往往兼言變法失敗原因,如王安石剛愎自用,推行過急,起用新人等,無預題旨。

2.      論史者謂東漢宦官竊取君主之權肆虐天下,而唐宦官反在人主之上,為禍尤烈。試據有關史實加以析論。(092)
選答者不多,表現參差。考生多著墨於東漢及唐兩代宦禍權力之來源,而忽略東漢宦官之肆虐程度,在「肆虐天下」,而唐則為「為禍尤烈」;甚者有考生言唐代宦禍未及東漢熾烈,審題不清;亦有考生否定題旨,卻乏史實支持,僅作浮泛之論。

3.      有言隋之亂亡,源自文帝,成於焬帝。此說當否?試就隋朝史實加以析論。(093)
選答者眾,整體而言,考生表現中規中矩,惟優秀之作不多。表現優異者,能就相關史實詳細論析,內容豐贍;表現一般者,內容多未及全面,或偏重其中一方;表現欠佳者,內容多浮泛,言之無物,或析論過於籠統,論據不足;整體布局時見詳此而略彼,有欠均衡;或史實不清,張冠李戴,如楊勇、楊廣、楊素等相混淆,文帝與煬帝所誅殺之功臣亦屢有舛誤,又如廣通渠、靈渠等誤為煬帝所開鑿等。此外,考生往往未能緊扣主題論析「源自」及「成於」,而流於背誦筆記或書本內容,或多側重介紹二帝行事,卻未能明確指出該等行為所引致之影響,在作分析時少援例以證,分析亦欠深度和層次,見解未及精闢。

4.      有言元之衰亡,在其拙於處理民族關係所致。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094)
選答者不多,從答卷所見,有直接析論元亡因素而未作比較分析,未符題旨;亦有破題而未立,「元代因何衰亡?」卻未見深入剖析等;惟亦有析論允當,層層論析,盡符題旨者,表現妍媸互見。

5.      論史者每以政局穩定、民生富饒、文化昌盛、國家統一為盛世之準則。試據上述準則,衡量清代乾隆時期可否稱為盛世。(095)
選答者寥寥,表現一般。考生析論題目所列各項未及平衡,多只詳言某一、兩項,其他甚至付之厥如;審題方面,大部分考生均能按題旨構思回應,惟具精闢見解者少,且援例時見未及適切。另有小部分考生依然故我,以康()、乾()作比較,甚或康熙朝如何影響乾隆盛世充數,無視題旨。

6.      19581960年間之大躍進運動,確立「以鋼為綱」、「以糧為綱」為具體目標,旨在大力提高國民生產力,何以失敗告終?試據有關史實,加以分析。(096)
選答者極少,表現一般。考生對於19581960年間之大躍進運動多有基本認識,然而深入論析者不多,甚或有以大躍進之影響充數。一般而言,具精闢見解者不多。

7.      論者謂九品中正制乃「縉紳之清律,人倫之明鏡」,亦有評此制「高下逐強弱,是非隨愛憎」。試就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之內容評論兩說何者較為恰當。(097)
考生多未能就引文所指的兩個方向平衡回應,只偏重某一方之論述,對引文之意思亦未能正確掌握,多屬揣測而已,故影響其立論。考生對題義了解僅屬表面,多只以一般史實充數,內容容泛,史例貧乏,多未能詳細回應兩段引文提問,立場不清,甚至前後矛盾,且多認為初期為「縉紳之清律」,其後卻屬「是非隨愛憎」未明所以。

8.      論史者有謂唐代盛世之出現乃三省與科舉制度推行得宜之故。此說是否有過譽之嫌?試就上述制度加以論證。(098)
選答者少,表現平平。考生述三省、科舉等制度內容多有謬誤,或混淆不清;且時見只以單一制度為重點作答,失之於偏;或誤以政事堂為獨立制度,未能清楚解說政事堂與三省制如何相互配合。一般而言,考生往往未能援引制度內容回應題目所問,硬以君主、賢臣等治亂因素虛應了事。

9.      有言宋明兩代中央政制之分別在前者相權高度集中而後者君權過度膨脹。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099)
選答考生逾半,成績參差。表現較佳之考生多能清晰地從不同時期分析北宋與南宋相權與明代君權之前後變化,指出宋代相權非全期集中,而有明一代亦非全期過度膨脹,論析精確,史實豐贍,亦能援引充足史實支持己見。表現未如理想之答卷內容多未及均衡,有對宋中央集權政策非常熟悉,惟對明中央政制多只以內閣交代,以偏概全;又或以明內閣制、明宦官弄權交代皇權高漲,卻未能援引中央政制內容以證。

10.  有言先秦時期儒、道兩家學說本同而末異。試據兩家之主張加以析論。(0910)
近半考生選答此題,整體表現中規中矩。不少考生對儒道思想內容知之甚詳,答卷能舉證有關代表人物之思想主張,甚或善用引文,以加強說明二家觀點,表現可人。少數考生混淆老莊及儒道之思想特質,最常見者厥為道家思想認同有「主宰之天」及「人定勝天」等;又或對「本」、「末」界別不清,往往當作「同」、「異」而加以發揮,未能緊扣題旨。

11.  有謂明代王陽明學說實受宋所啟蒙。試就其學說淵源加以析論。(0911)
大部分考生均能指出王學受南宋陸九淵之影響,表現較佳者,能兼論陸學對王學之啟蒙,以致能由王之生平析論其「龍場悟道」受禪宗思想影響。部分考生提及朱學,但多語焉不詳,至於能追溯二程、張載、邵雍、濂溪者,更百中無一。此外,王學亦深受禪宗、白沙、甘泉、崇仁等影響,惟考生鮮有提及。

12.  論史者有指清儒鑑於明季學術之空疏,乃興考據以反正。此說當否?試就清代考據學之成因加以析論。(0912)
整體而言,成績尚佳。大多考生對考據學盛行原因都能作多角度分析,表現理想,惟獨清初諸儒如何對王學不滿,則多只能略述顧(炎武)、黃(宗羲)等一、二人之言,對王船山、陳乾初等殊少提及。



b2010年高考中史年報a
~~~~~~~~~~~~~~~~~~~~~~~~~~~~~~~~~~~~~~~~~~~~~~~~~~~~~~~~~~~~~~~
1.歷史資料題(此題必答)

資料一:張廷玉等《明史太祖本紀》卷三
「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尊崇正學,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崇風教,正後宮名義,內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置衛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

資料二:張廷玉等《明史錢唐等傳》卷一百三十九
(周敬心疏言:)臣又見洪武四年錄天下官吏,十三年連坐胡黨,十九年逮官吏積年為民害者,二十三年罪妄言者。大戮官民,不分臧否。其中豈無忠臣,烈士、善人、君子?於茲見陛下之薄德而任刑矣。」

資料三:趙翼《廿二史劄記明祖以下嗜殺得天下》卷三十六
「明祖以布衣成帝業,其得力處,總在不嗜殺人一語。……獨明祖以救世安天下為心,故仁聲義聞,所至降附,省攻戰之力大半。其後胡、藍二黨誅戮至四五萬人,則天下已定,故得肆其雄猜。又平定滇、黔,殺苗、蠻亦不下六七萬,則以番夷之性但知畏威,非比不足以懲創。」

問題:
(1)   根據資料一,評析明太祖之施政。(10)
(2)   資料二言明太祖「大戮官民,不分臧否」,而資料三則言「明祖以布衣成帝業,其得力處,總在不嗜殺人一語」,何以說法有別?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15)

整體而言,考生此題表現與去年相若,多對明太祖施政有概括認識,能參考資料,並就個人所知以作析述,惟內容仍覺稍嫌薄弱,且時見誤解資料所言。

第一問:大部分考生未能對明太祖之施政有深入認識,有只覆述資料一內容,而未與相關史料配合。此外,資料一旨於正面評價太祖施政,考生時見未能掌握題目要求,只大幅論述其失政,析論未及持平,偏離題義。

第二問:考生未諳資料三趙翼觀點之義,未明趙氏所言「明祖不嗜殺人」乃明祖取天下策略,對趙氏論點詮釋錯誤。不少考生反指趙翼贊成明太祖該殺胡藍等人,乃倒果為因之誤解。




(26題,選答一題)
2.杜牧《阿房宮賦》謂:「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此說當否?試據史實析論之。
頗多考生選答此題,一般而言,對秦亡原因言之甚詳,惟對引文之理解未及清晰。表現較佳者能針對題目要求,列舉秦不愛六國之人政策,並舉漢初黃老無為與民休息作對比,以證杜牧之言恰當;表現中等者只能針對杜牧引句加以申論,指出秦亡於施政不當,役民過分,致令人民反感;惟未能分辨六國之人與一般百姓不滿相異之處,只籠統申論秦不愛百姓。表現差劣者有將前句解作秦能統一天下,厥為自身因素,更甚者將後句解作秦愛六國之人而斥杜牧之言不當。

3.有言開元之治,較之貞觀有過之而無不及。此說是否有偏頗之嫌?試據有關史實,加以論證。
不少考生選答,惟表現較預期遜色。作答此題之考生有混淆開皇、貞觀、開元三盛世的政施,亦有未能掌握「有過之而無不及」之義,誤以為此句旨於批評開元之治「有過失」,難及貞觀治績。作答方面,不少考生分述二朝治績而欠比較,又或詳此而略彼,失之於偏,甚至只評其失而未有道出該兩時期治世之德政。

4.有言北宋積弱,源於其定都之誤。此說當否?試據有關史實,加以評論。
一般而言,表現欠佳。考生對都於汴京與積弱關係多認識不深,欠全面及詳細之析述。大部分多言「都於汴京」乃北宋積弱之其中因素,然後大筆直抒,自行論述其他致弱之由,未能緊扣題旨,分析何以「都於汴京」非為積弱之因。表現良佳之考生能從地理、軍事乃至運河功能論證都汴衍生之問題,緊扣都汴與國策乲關係,更有考生能舉述北宋時期契丹入侵史事論證軍事、地理上之缺點,惟此等答卷並不多見。

5.有言清代國基至康熙朝始奠定。此說當否?試援引有關史實,加以評析。
選答此題之考生不多,表現參差。有康熙朝乃清代立國得以穩固之奠定時期作深入論證,分別從內政、外交、國土統一、民族政策等成效論析,內容詳贍而立論充實;亦有對題旨了解不足,或僅以清初對漢族之統治措施以對,或以清初之民族政策充數。更甚者所述之例證,有出現於雍正、乾隆時代者,對康熙朝根本缺乏基本之認識。

6.試剖析「文化大革命」之緣起。
此題考核考生對文化大革命緣起之認識程度,以及其論證及分析能力。選答者不多,表現參差。考生一般能陳述「文化大革命」起源和出現之原因,惟往往未及詳盡及深入。部分考生對題旨了解不足,或只作大膽立論而欠史實佐證;或只排比背誦無關資料,均未達應有水平。有考生更羅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至文化大革命前之史事,卻欠解說,更少及分析議論,鮮提一己之見,表現強差人意。

第二部分:重要制度(79,選答一題)
7.漢初重視相權,何以至武帝時政歸內朝?試論述其中之變化及影響。
此題考生表現中規中矩,多能因應題目重點回應,離題者不多,篇幅亦充實。部分考生未能理順「政歸內朝」與「外戚宦官」之關係,亦有詳言武帝以後以迄東漢光武,不察題目所問,反成蛇足;更有考以三公制度圖輔勵作答,惜多錯誤,對答案幫助不大。

8.唐行三省之法。試闡釋此制之優劣,並論其影響。
考生一般表現不俗。考生多能回應題旨,惟一般對三省六部了解不足,往往穿鑿附會,寫來牽強;部分考生答卷篇幅未及均衡,多詳此而略彼,反映其有偏讀之嫌。

9.有謂明代科舉沿襲宋代。此說有否失實之嫌?試據有關史實,加以論證。
選答者不少,表現尚可。大部分考生資料尚算詳盡,尤其宋明兩代考試程序、場次、內容及防弊方法等均析述正確;惟有關考試條件、配額等則較少提及;部分考生著力於兩朝科舉之比較,未及留意「沿襲」一詞。此外,考生常混淆不同朝代之科舉內容及細則,有更誤把唐科舉當為宋代者,舛誤甚多;更有考生只準備其中某一朝代,另一則草草數行便了,殊欠均勻。

第三部分:學術思想(1012題,選答一題)
10.儒、墨、道、法均為先秦顯學,何以法家多為時君世主所用?試就四家之政治主張,加以分析。
選答者眾。表現出色之考生能回應題目所問,以法家為當世所用及三家不見用於君作答,不少更分範疇及以比較形式清楚闡釋,亦能援引不少相關代表人物之主張回應。較為遜色之考生多未能對四家學說均衡地回應,只能深入析論一二家學說,失之於偏;且多以後世君主論析題目要旨,如漢武、明祖等,未諳「君世主」乃指先秦時期之諸侯,因而難以針對題義回應,只能析論諸家學說之要及其之統治主張。

11.有謂政局動蕩與士人賤經尚道乃清談盛於魏晉之主因。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
考生表現大致平穩,成績較佳者能就題目所問重點「政局動蕩」及「賤經尚道」回應,並輔以恰當史實說明;惟少數考生未能緊扣題旨,多運用「除這兩項因素外,尚有其他……」模式回應,但其中內容卻正是與所問之「政局動蕩」及「賤經尚道」有關,令人莫名其妙。此外,考生時有混淆「黃巾」與「黃巢」,張冠李戴,令人失望。

12.有言新文化運動之出現乃受近世西方思潮衝擊所致。此說當否?試評析之。
選答考生不多,上佳答卷極少。考生對本題援引之史論多表同意,然多只泛論新文化運動產生之政治背景,對當時西方思想之湧入,所知甚少,多僅能提及「德先生」及「賽先生」,表現較佳者或有涉及杜威,其他如易卜生、泰戈爾、馬克思、列寧等思想或著作傳入後所引起文化思潮之發展則鮮有提及。對於傳播西方思潮入華之學者,僅及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數人,亦未結合新文化運動期間種種破舊立新主張與西學衝擊之因果關係。除史料貧乏外,考生多未能緊扣題旨,或僅贅言五四政治運動成因,或詳談巴黎和會經過等,搪塞終篇,偏離題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