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摘星秘笈:資料中括號的重要性

某天,筆者和中六同學作溫習測驗,找來一道公開試出現過的試題。

其中一段資料是這樣的:


楚悼王
韓昭侯
魏文侯
大臣
吳起(原籍衛國)
申不害(原籍鄭國)
李悝(原籍魏國)
措施
u 廢除貴族特權
u 裁減多餘官吏
u 實行中央集權
u 強調考核官吏
u 廢除世襲制度
u 強調以法治國

問題是:

參閱資料「大臣」,反映了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甚麼社會現象?這現象是在甚麼背景下產生的?試加以分析。

結果,絕大部分同學都說:列國推行變法。成因就是封建制度瓦解,已經不合時宜。

當然,這個答案是對的。

不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大家未能看見。

是甚麼?

大家看到嗎?

就是「大臣」的國籍問題。

吳起「原籍衛國」,現在到了楚國效力;申不害「原籍鄭國」,現在到了韓國出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外來的人才。

若同學回應說:「他們都是外來的人才」的話,未必會有分數。因為,這個答案不屬於「社會現象」,未能緊扣「春秋戰國的社會現象」的題旨。

若同學回答說:「反映了西周至戰國時期,人才不依國籍,在各國間自由流動的社會現象」,則完全符合本課題「社會階層流動」的相關概念了。

有甚麼方法可以有效地找到這個答案的提示呢?

當然有。

就是那個「括號」。

現在,筆者向大家披露一個解讀資料題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留意資料內的括號文字。

一般而言,括號內的文字,是有補充的意思。

大家試想:若括號內的資料沒有意思,作用不大的話,為甚麼需要告訴大家呢?

如上題的「大臣」一欄,如果「原籍」不重要的話,擬卷者根本不用給予大家。

現在,刻意用括號來提供了這些資料,即表示這些資料是重要的,是回答問題的「有效訊息」。

同學看到大臣的「原籍」,再看到他現在是哪個諸侯國的大臣,自然便會發現「人才流動」的現象。

有了這個「現象」,就能聯繫教科書相關內容,得出:「都市興起,交通發達,有利學術傳播,人才得以自由流動」的背景。

從以上舉例所見,若同學未能善用括號內的文字來思考答案的話,便不能寫出「人才流動」的答案;同時,亦不會有「背景」的回應,出現「雙失」的情況,失分不少啊。

相反,若同學能善用資料括號內的提示的話,便能準確地、全面地回應問題,取得所有的分數。

這是解讀資料題的秘技,現在筆者向有心學習的同學無條件公開,期望各位可以多加留意,爭取高分。


括號內的文字,往往是答案的重要提示,必須加以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