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如何令學習中史變得有趣味一點?

早前,我在課堂上播放《星期二檔案:與歷史對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0bNbIZ-GgY),內容主要是探討中國歷史教育在新高中課程推出後,修讀人數不斷減少,情況令人擔憂。
 
在節目當中,有受訪者認為教師可以從教學方法著手,把中史科變得有趣味一點,吸引一點,讓學生不會覺得這是沉悶的科目。
 
對於這個建議,我是十分同意的。
 
首先,老師需要把課堂變得活潑一點,輕鬆一點來讓同學輕鬆學習。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同學代入某一歷史人物的角色,重現某一段歷史故事,然後再讓他們分析問題。例如:老師可以先搜集資料,改寫一些歷史故事(如「杯酒釋兵權」),之後在課堂上由同學扮演宋太祖和石守信等人,「重現」故事一次,然後,再請他們按故事內容,分析和評價事件。(其他課題,如:周武王應否推行分封、安史之亂的背景、岳飛抗金、林則徐禁煙等)
 
其次,我們可以把某些課題交給同學以「專題報告」形式來「教授」,讓同學當小老師。我曾讓學生介紹「洪秀全」、「李鴻章」、「慈禧太后」等。一來可以增加同學的投入感,二來可以訓練學生的搜集資料能力和表達能力,實在一舉兩得。
 
還有,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一些有趣味的歷史劇集,選取精華部分在課堂上播放。記得在一次觀課中,我見到老師在教授武則天時,播放了一小段講述武則天內心感受的情節。也許內容是虛構的,不過,對於讓同學代入武則天的內心世界,思想她為何會變得如此「冷酷無情」,卻十分有用。
 
最後,是辯論比賽。俗語所謂「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在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適合辯論的題目,真是多不勝數,例如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秦始皇、漢武帝)、對歷史事件的評價(張學良應否發動西安事變、孫中山應否讓位給袁世凱)等等。這些活動,既能提高同學參與課堂的互動性,亦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為他們本著不想輸的心態,定會盡量找出對方發言的漏洞或不足,加以反駁。過程中,同學已學懂了正反立論的應試技巧。一個活動,既有趣味性,又有實用性,一石二鳥,不妨多用。
 
當然,平時我們利用資料題的方式引入課題;用腦圖讓同學總結課題或分析因果關係;用四格漫畫概括歷史事件等。
 
總之,千方百計,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中史課堂變得有趣味一點,吸引一點,可愛一點。各位中史老師,我們一起加油啊!
 
下圖是我在入行初年投稿到《明報》的經驗分享。不經不覺,已是十多年的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