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課堂設計:如何判辨資料的真偽---以南京大屠殺作個案分析

以前,老師告訴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是要鑑古知今,或是學習前人的嘉言懿行;不過,筆者認為,今日學歷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學會分辨是非、對錯的方法。

每天,我們都會在互聯網上看到無數的資訊,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確實真假難辨。有時,我們又會在社交網站或其他手機應用程式看到要求大家「廣傳」、「快傳」的消息或圖片。年輕人往往不加思索,便立即按鍵分享,彷彿已成為生活的習慣。不過,當我們做這動作之時,有沒有想過這些資料的真確度有多高?發訊息的人的目的是甚麼?我們有甚麼方法可以判辨資料的真偽?

筆者在中三教授抗日戰爭時,便利用南京大屠殺一事,嘗試教導同學分辨資料的真偽。

首先,筆者先播放兩段有關南京淪陷後的影片:一段是由日本人拍攝的,情景是日軍十分友善地對待俘虜,並給予他們香煙;另一段是由外國傳教士拍攝的,情景是日軍對平民進行集體坑殺的慘況。

之後,筆者要求同學從拍攝者的身分和目的兩方面思考,並從教科書中找出相關的證據,從而分辨哪一段影片較為可信和原因是甚麼。

大致上,同學都能抓住重點,作出中肯的說明,例如:


n         我認為日本的影片不可信。因為日本當時正侵略中國,怎會有可能在攻陷南京後,對中國人友善的呢?這段影片是由日本人拍攝的,故此影片有可能軍方用來美化和合理日本侵略的暴行,或向國民隱瞞日本的侵華暴行,以博取國內人民的支持。
n         我認為外國人拍攝的影片較可信。因為日本曾狂言三月亡華,但在上海的戰爭已超過三個月,故在攻陷南京後,便縱兵進行大屠殺以泄憤。此外,這些影響是由外國人士所拍得的,戰爭與他們無關,沒有利害關係,故沒有必要刻意醜化日本,故可信性較高。


此外,筆者又給予同學兩則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所寫的日記部份內容,它們分別是《拉貝日記》和《東史郎日記》。之後,請學生嘗試指出日記作為史料的優點和局限。
結果,同學們都能根據日記的特色,從而說出以下的看法:


n         好處:記錄當事人親身的經歷,屬第一手材料,較接近事件的真相;日記是逐日記錄的,故事情的發展有連貫性,而且有準確的時間性。
n         局限:由於日記是個人經歷的記錄,故難免有主觀的喜惡,容易造成記錄上的偏頗;或許當事人會為了隱瞞某些事情而作出選擇性記錄,因而影響事情的真實性。


最後,在課後延伸部份,筆者要求同就日本屢次篡改教科書的成因與影響作分析。課業的設計目的,是要求同學把在課堂上所學會的分辨方法,應用在實際生活上,實行「學以致用」

筆者常常和同學說:「將來在社會工作的時候,沒有人會再問你南京大屠殺死了多少人,安史之亂是怎樣的發生。不過,你們從歷史課中學會的思考方法、整理資料的能力和待人處事的智慧,卻是終身受用的!」

也許,我們現在說的,他們不太明白,還是會認為學習歷史是「無用」的,不過,筆者相信,將來總有一天,他們一定會體會到學習歷史的「大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