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好書介紹:岳曉東:《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

早在幾個月前,筆者便買了這本書。當時,只是把它買下來,並未及細閱;近日,筆者無意中在書架中順手拿起來看看,怎料一看便手不釋卷,一口氣把它看完了。

這本書名叫歷史名人的心理分析》(香港:商務印書館,2009),作者是岳曉東。

岳曉東是美國哈佛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城巿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為甚麼這本書會吸引筆者閱讀?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哪些性格會決定人生的成敗?那些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的歷史人物,他們的性格對其命運有何影響,可以給後人提供哪些前車之鑒?這本書將歷史學與心理學相結合,選取二十一位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部析歷史,揭示人物性格、心理對其身乃至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影響,既能拉近現代讀者遙遠的歷史人物、事件的距離,又能給予讀者一定的人生啟示。

全書分五章,介紹不同類型人格的歷史人物的成敗得失,分別是:

第一章:人格障礙,人物有:王安石、朱元璋、拿破崙希特勒等;

第二章認知障礙,人物有:諸葛亮、李鴻章、海明威等;

第三章:人格缺陷,代表人有:康有為、凱撤;

第四章:自我認知,人物如:勾踐、曹操、諾貝爾等;

第五章:人格完善,人物包括:李世民、蘇東坡、林肯等。

在每一章的開首,作者會把該章的心理類型略作介紹,之後便以相關的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作解釋和印證。例如,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便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王安石雖然一心推行新政以革時弊,無奈因為性格剛愎自用,喜好執拗,以致失去朝中大臣的支持,只好選用新興的官員,結果導致變法失敗。對於這段歷史,作者有以下的看法:「史學界一向認為這是由於王安石缺乏變法謀略及宋神宗支持不足,但就心理學而言,這也是由於王安石人格偏執,不善團結各方人士,最終因人廢事。」之後,作者便以列表的方式,以王安石的行事作風來印證偏執人格障礙的特徵,令人信服。

此外,作者又以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一生的事功來作分析,從而說明他晚年的濫殺和種種暴政是受到「焦慮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影響所致。作者在總結時說:「『重八---元璋人格分裂猜想』(筆者按:這是作者對朱元璋的心理性格類型的假設。)說明,朱元璋由仁君變為暴君,更多是心理作用的結果,而非簡單是政治鬥爭的需要。換言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剖析朱元璋晚年的所作所為,要遠比從政治學與史學的角度清晰得多。」

還有,作者以「攻擊型人格障礙」來分析德國納粹黨領袖希特勒的性格。作者認為,希特勒由夢想成為一位畫家,以致最後走上妄想獨霸世界的道路的人生經歷,是受到不正常的心理性格所影響。他說:「從心理學上講,希特勒是一個嚴重的攻擊丑人格障礙者。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衝動性為主要特徵的人格障礙。這類人情緒急躁易怒,存在無法自控的衝動和驅動力,行為上常表現出盲目的向外攻擊性。他們的行動反覆無常,行動之前有強烈的緊張感,行動之後體驗到愉快、滿足或放鬆,無真正的悔恨或罪惡感。由此,希特勒做事極端蠻橫而不計後果。」

對於這種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歷史人物的行事為人的做法,在西方早已有之,名曰「歷史心理學」,不過把心理學應用到分析中國歷史人物方面,實在是並不多見的,故此,作者在序言中也說「是一次大膽嘗試」。對於作者這種嘗試,筆者認為是十分成功的。因為,我們可以透過另一種工具/學理,對歷史人物重新作一次審視,利用心理學的理論,分析人事背後,未必會宣之於口,更不會見於文字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行為,從而導致最終的成與敗。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看清楚歷史人物的外在行為與內心世界,這無疑是對他們有更立體的認識和了解。

筆者認為是書十分適合修讀中史或歷史的同學閱讀。本書內容淺白,史事精要,書中所引述的事例,與公開試課程有關,能夠讓同學對在教科書上所學的加深印象;此外,同學亦可以從中對心理學有基礎的認識,或者對日後大學選科時有幫助。

看過筆者的介紹後,你們是否也想看看作者怎樣分析其他歷史人物的心理性格呢?如果是的話,就快點到書店或圖書館找來看看吧。稍後,筆者仍會繼續有文章和大家分享,記得要留意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