² 2020_2
資料一:
漢時匈奴有二十四個部落的結盟,勢力範圍達一千五百英里,自東北至於青海。公元前2 0 0年,匈奴曾號稱以三十萬騎兵圍困漢高祖劉邦於山西。 |
改寫自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資料二:
因社會經濟復蘇,對上層統治階級的影響,最先是諸侯王的驕縱,小者荒淫越法,大者睽孤橫逆( 驕橫不忠)。貴族與商人,聲氣互通,相為消長。這些情況皆足以動搖政局。 |
改寫自錢穆《秦漢史》
資料三:
武帝用了桑弘羊,行了些榷鹽鐵酒酤、均輸、平準等政策。其結果只達到籌款的目的,且因行政的腐敗,使人民受累。 |
改寫自呂思勉《中國通史》及錢穆《秦漢史》
(a)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並援引史實,分析漢武帝改變治國思想的背景。( 6分)
(b)
為什麼漢武帝選擇以儒家思想治國?試援引史實加以分析。( 9分)
(c)
試援引史實印證資料三的說法。(10分)
分析
(a)
l 小心審題
在這裡,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改變……背景」。
題目要求同學從兩段資料中,找出能見到漢武帝改變治國思想的背景。
「改變」一詞,由著由怎樣,變成怎樣的意思。(由A變成B)
l 細閱資料,組織答案
明白問題後,便要細閱資料,從中找出有效的作答訊息。
資料一:內容主要是提到漢初時,匈奴勢力強盛,就連漢高祖也曾被匈奴以三十萬騎兵圍困於山西。
同學需要從這則資料的提示,說出當時國力不足,因而推行與民休息的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
資料二:內容主要提到:此時(漢武帝即位初期)社會經濟復蘇,出現諸侯王的驕縱,「荒淫越法」,「睽孤橫逆」;貴族與商人,互相勾結,「動搖政局」。
同學需要從這則資料的提示,說出當時因為無為而治一段時間後,在政治和社會上,出現問題叢生,證明過去的無為而治已過時,需要變更治國思想,即以後來實行以儒家思想治國的背景。
l 難點
同學不能在資料內「直接」找到答案的,必須根據資料(國勢及社會狀況)的提示,再聯繫到教科書相關部份,才能準確回應問題。
(b)
這題要求同學,根據資料一和二的內容,再加上所學,說明漢武帝選擇以儒家思想治國的原因。
這一題的答案,純粹以背記的資料為主。
根據資料和所學,理由大致有以下各項:
l
漢初採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有利國家「休養生息」,其後更創造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時代。可是也造成了諸侯王坐大、社會上貧富不均日益嚴重、匈奴為患等問題,可見黃老思想已經不合時宜。武帝遂以儒家思想治國,以圖革新政治。
l
漢初行郡國制,藩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形成對中央的威脅。景帝毅然削藩,卻引起「吳楚七國之亂」。武帝認為儒家三綱五常、君尊臣卑等尊君思想,有助於君權的鞏固,因此採納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
l
漢初的皇室和執政者都崇尚黃老的無為思想,但武帝自小卻受他的舅父田蚡和老師王臧的影響,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武帝即位後,採納儒術,銳意改革。
(c)
l 小心審題
在這裡,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證明……的說法」。
即要求同學,援引史實,根據所學,找出證據,證明資料的觀點。
l 細閱資料
明白問題後,便要細閱資料,從中找出有效的作答訊息。
資料三的重點是:漢武帝推行了桑弘羊所提出的「新經濟政策」(榷鹽鐵酒酤、均輸、平準等政策);結果:「只達到籌款的目的,且因行政的腐敗,使人民受累」。
可見,資料的觀點是:新經濟政策,只達到籌款的目的;但因行政的腐敗,使人民受累。
l 組織答案
有了資料的觀點後,同學就必須根據所學,援引史實,支持這個觀點就可以了。
同學須注意的是,這段資料共有兩個觀點:
²
一是:只達到籌款的目的;
²
二是:因行政的腐敗,使人民受累。
所以,同學在作答時,便需要清楚分別作答。
最後,要提醒同學,在作答時,所選取的例子,必須以榷鹽鐵酒酤、均輸、平準,三政策為先,千萬不能先講其他政策,而沒有提及這三項,因為是會離題的。
Ø 答案參考:
措施\結果 |
只達到籌款的目的 |
因行政的腐敗,使人民受累 |
榷鹽鐵酒酤 |
l 漢武帝下令將鹽、鐵、酒收歸政府專賣,禁止民間私營。 l 政府在各地設置鹽官、鐵官和榷酤官,管理鹽、鐵、酒的生產與銷售。 l ² 此舉無疑是壟斷了民間的鹽、鐵、酒巿場,收入必然大量增加,「達到籌款的目」。 |
l 由於鹽、鐵、酒由政府專賣,民間不得經營,因而出現與民爭利,不少原有的經營者生計頓失,造成生活困累。 l ² 官方所生產貨品,質素差劣,而價格又因獨家經營而抬高,故令人民要付出高價購買劣質產品,使人民受累。 |
均輸 |
l ² 武帝於各郡國設立均輸官,把各郡國獻給朝廷的土產貢品,轉運到價格較高的地方出售, 政府收入因而增加,「達到籌款的目」。 |
l ² 官方為了追求高利潤,因而向百姓索取他們不生產之物,強迫百姓賤賣貨物,以高價購買官府想要之貢物。 l ² 政府又經常用高價,迫使人民購買所需之物,從中取得利潤,使人民受累。 |
平準 |
l ² 武帝在京師設平準官,平準官搜羅各地的貨物,賤時買,貴時賣,以調節供求,平抑物價。 l ² 平準法既可防止商人囤積居奇,又可穩定物價,增加國庫收入。 |
l ² 政府在推行平準法期間,出現官商勾結,甚或囤積貨物,實行平買貴賣,令到物價高升,增加人民的生活負擔,使人民受累。 |
l 難點(小貼士):
此題的「因行政的腐敗,使人民受累」的內容,非教科書的重點,故要準確回應,實有困難。同學宜就重點課題,自行搜集相關資料,以作備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