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三年前,筆者在書店的新書推介處,發現了這本書:《毛澤東閱讀史》,於是拿起來翻閱。原來,書中的內容是講述毛澤東的閱讀歷史。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筆者把它買了。
看過這本書後,你會發現不少鮮為人知的事。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在不同時期,因背景不同,任務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關注的重點不同,興趣和精神狀態不同,他的閱讀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他又博覽群書,不只表現為數量大,領域多,還注重閱讀一些在特定環境中流傳不廣,作為革命家和政治家可以不去關注的書。
毛澤東的閱讀視野,常常越出各知識領域「大路貨」,喜歡閱讀專業性很強的文史和自然科學論著,以及古代筆記和各種笑話作品這類「閒書」。
在這個意義上說,他的閱讀不僅廣博,而且專深。
毛澤東喜愛讀書到達甚麼程度?
以下的一段記錄可見一班。
在1932年4月,紅軍打下福建的漳州,毛澤東在漳州龍溪中學圖書館裡,翻閱了整整一上午。
參與此事的漳州中心縣委秘書長曾志回憶:「我同他一同去龍溪中學翻書,在圖書館裡他一邊翻一邊說,這個好,那個好,找了好多書,恐怕有好幾擔書,是用汽車運回中央蘇區的。」
讀書有何用?
記得筆者曾在課堂上與學生說過:「毛澤東是師範出身的,而且長期參與政治運動,加上當時的馬克思著作不多,故恐怕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所知有限。」
又說:「毛澤東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因為學習中國歷史中的智慧所致。」
結果,在閱讀本書時,筆者的愚見得到印證。
書中引錄李德(布勞恩)的回憶錄,說:「毛澤東喜歡引用民間的象比喻,引用中國史上哲學家、軍事家和政治家的格言。有人告訴他,毛澤東的一些政治主張和策略原則,是從太平天國起的口號中吸取收過來的。」李德又說:「毛也用一些他所熟悉的馬克思主義術語,但他的馬克思主義的知識是很膚淺的。」
可見,毛澤東在戰場上、政治上的成功,與他閱讀歷史書有密切關。
當然,因為共產黨內的親蘇派系看不起他,後來毛澤東特別注意研習馬克思思想,不過這已是後話。
作者陳晉說,毛澤東的讀書內容,主要分三大類:
一,關於讀馬列著作。
二,關於讀哲學。
三,關於讀中國文史。
對毛澤東較有研究的人,都會知道他對「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這類書籍興趣之濃,用功之深。
為甚麼要學習歷史?
毛澤東曾在不同的場合,直接說出他酷愛讀史的五個緣由:「讀歷史是智慧的事」;「只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讀歷史的人,不等於是守舊的人」,以及「馬克思主義者是善於學習歷史的」。
陳晉說,讀史其實是個大概念。
歷史是人類過去經歷的百科全書,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哲學、科技、文學、藝術各方面的內容。
毛澤東對各方面的內容均不偏廢,很注意史書所載的理政之道、軍事戰例、經濟政策、治亂規律等等。他還閱讀了不少五四以來的學者們寫的中國通史、思想史、哲學史、文學史。
這個讀書的習慣,在他建立新中國,成為國家主席後,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更加投入。
所謂「文史不分家」,除了歷史書之外,毛澤東對古代文學作品,也極其鍾愛,包括:詩詞曲賦、散文小說、疏策政論、筆記志異,均精讀不少。他喜愛曹操及李白、李賀、李商隱的詩作,研讀《楚辭》,背誦《昭明文選》的一些散文,又反複讀談《紅樓夢》等古典小說,使他擁有罕見的古典文學素養。
有時,毛澤東所談論的學術話題,其深入程度,更可與博士論文比擬。
透過這本《毛澤東閱讀史》,會令你對閱讀有更多的體會。
《毛澤東閱讀史》能讓我們從另一角度來認識毛澤東。
沒有留言:
不接受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