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初中教學分享會後感言

早前,有幸獲邀請,參與初中中史教學意見交流會。

雖然我今年開始,已離開了前線的工作,但仍然十分關注中史教育,仍然想替中史教育獻出綿力。

在會上,老師不約而同都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普遍欠缺學習動機,不是嫌教科書太厚,太多文字,就是嫌課堂太過沉悶,從而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聽某位與會老師說,現在的學生,普遍已厭倦了播放簡報和短片的課堂教學。)

另外,在高中方面,也面對不少困難,其中最令人嘆息的,便是縱然學生有心想選修中史科,但家長也會大力反對。

有些同學,雖然選擇了中史科,但到中五升中六時,會因為「已經夠科」(二個選修)為理由,退選中史,集中精力,專攻其他「有用」的科目,白白虛度了兩年寶貴的光陰,亦令老師悉心栽培的心血,付諸東流,實在叫人惋惜不已。

幸好,老師也紛紛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如何「吸引」學生選修中史。

我眼見他們的教學熱誠,彷彿看到當年初執教鞭的自己的影子。

雖然,中史教學一直都面對不少的困難(包括課程太多、課時嚴重不足,以及非專業的兼教老師太多等),不過,只要老師能堅持初心,不放棄,多嘗試,相信未來的中史教育,仍是充滿希望,前途定會一片光明的。


(圖片說明:這是我教學初年手寫的預科中史講義,不知道還有無同學有印象呢?)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在公開試裡絕對不能忽略近代史

今年的中史DSE在月初考過,已成過去、不過,就給予筆者一點感受。

在以前,我們彷彿把隋唐史必然會在試題中出現,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就會偏讀隋唐史,而相對地忽略宋至清初的部份,更遑論晩清以後的歷史了。(近三年都可以只選甲部或乙部)

可惜,今年就來一個「創舉」,竟然一題隋唐史的題目也沒有,使考生失去了「摘星」的機會,這實在令全香港的中史考生及老師感到十分錯愕。(當然包括老師,不知放榜後怎樣向校長交?!)

如果各位有留意「中史教室」的話,筆者一直也鼓勵考生必讀晚清史。

為甚麼?

因為在乙部是必會有一題的!!

在「詳近略遠」的課程設計原則下,由晚清開始至改革開放,時間雖然只有百多年,但是就差不多佔了一半的課程。

你們可以說不重要嗎?

相信,經過這次深刻的「歷史教訓」後,大家都應該適當地對近代史加以重視。

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下,筆者曾多次對學生的應試範圍選擇作過統計,結果發現,他們每一次都是會選擇古代史作為溫習重點,而往往忽略了近代史。

坦白說,他們的選擇,筆者是明白的。

因為近代史的課程內容太仔細,而且考問時也有點「細微」,往往使考生難以應付。(要記背大量的資料,包括人名、地名,甚至年份。)

既然近代史如此重要,我們何不迎難而上,化被動(逃避)為主動(重點溫習)呢?

雖說近代史太過多記背資料,然而不論從歷史發展的重要性,還是趣味性來看,近代史都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大家不妨從今天開始,改變一下應試策略,多了解、多關注近代史部份(最少是整個晚清史),為下一次的公開試作充份的準備。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應屆(2022年)中史狀元分享真正的「摘星秘笈」

上星期六,應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的邀請出席中史分享會。分享會的上半部份是由六位今屆(2022)中史「狀元」(考獲5**),分享摘星心得。

總結各人所言,要點有以下幾項:

1.做筆記:製作簡易的筆記,把課題重點摘錄,方便溫習。

2.加補充資料:選擇一些重點課題(如秦始皇、漢武帝)作資料補充,以便有充足的例子答題。

3.螺旋式溫習:簡言之,即重複溫習。在溫習一個課題後,又重新溫習上一個課題,如此類推,加強記憶。

4.勤操卷:限時做舊試題,之後交老師批改。

5.選擇自己擅長的部份答卷:選擇自己較擅長的甲部或乙部作重點溫習及回答。(2023年仍然可以)

6.不要「貼題目」:若只選擇了其中一部(甲或乙)應考,則不應再「貼題目」,以防沒有足夠的題目可選擇。

7.要堅持:在平日已經要持之以恒地溫習,不能到臨近考試或測驗才溫習。

以上各項,雖然是一些老生常談,沒有甚麼新意;不過,卻是實實在在的「秘笈」。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又那怕它只是老生常談?

當日,筆者在台下細心聆聽各人的分享時,心裡也暗自問:「如果自己去考DSE,可以考獲5**嗎?」坦白說,「未必!」所以,筆者對他們對中史學習的熱誠和態度,實在由衷的敬佩。

希望即將要面對公開試的同學,能夠由現在開始(仍未算遲),認真溫習,用合宜的方法,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第一個難關,順利闖過,成為人生勝利組的其中一員。

 

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經典」智慧:讀《聽傅老師講《莊子》》

早前,因為整理「甄Sir書室」的藏書,所以進行了一次頗徹底的「斷捨離」,差不多丟掉了二、三十本少看,或者根本沒有看過的書。

所以,現在剩下來的,絕大部份都是「有用」的書,值得珍藏的「好書」。(為甚麼筆者在有用、好書,用上引號?稍後你會明白的。)

幸存下來的書裡,筆者認為有一本一定要向大家推薦的,就是國學大師傅佩榮教授的《聽傅老師講《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這本書,筆者早已買了回來,亦有看過一次。

不過,之後因教學工作繁重,因而沒有再看。

現在,時間充裕,可以重溫昔日未及細讀的好書,並書之於網誌,和各位分享「讀書樂」。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之一,著作內容思想玄妙,所以一向都給人難以明白的感覺。

因此,作者在《莊子》的三十三篇裡,精選出五十三則材料,解析其中的哲理,賦予現代的意義,讓我們從中汲取「經典智慧」。

全書共分四篇:

 

l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內容有:

魚的快樂、朝三暮四、莊周夢蝶、庖丁解牛、無用之用等。

l   提升人生的修養境界」,內容有:

呆若木雞、心的齋戒、古人糟粕、鼓盆而歌、鬼斧神工等。

l   怡然自得的處世哲學」,內容有:

黏蟬老人、彼此相忘、運斧成風、勾踐復國、得意忘言等。

l   凌忽世俗的標桿之外」,內容有:

誰是美女、因禍得福、無動於衷、材與不材、大鵬南飛等。

 

作者特意在原書中,找出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透過白話的演繹,把當中難明、抽象的哲理重新解讀出來,讓我們應用在現今社會,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再受世俗的束縛,從而得到自由。

例如:

l   在「無用之用」裡,作者強調「有用」是要靠「無用」來支撐的,因此就不必忽視「無用」價值,他說:「原來有用是靠無用才可成為有用的。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對萬物懷著欣賞之心了。

l   在「用法巧妙」(即「不龜手葯」的故事)裡,作者說:「人們以為用處很少的東西,像文藝方面的修養,往往在人生的起伏動盪之中,顯示穩定的力量與調節的功能。我們應該適度修正自己的價值觀。」(筆者按:以往在臨近中三選科的日子,筆者就會和同學講述這個故事,來說明歷史的「有用」或「無用」,是要視乎你怎樣去運用它吧。)

l   在「誰是美女」中,作者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在某個角度而言,都是「一樣」的,因此不宜小看自己。作者說:「不宜執著,既不必羡慕也無需嫉妒,接受自己本來的相貌,因為在嚇跑魚、鳥與鹿方面,我們與美女的作用是一樣的。

l   在「誰來裁判」中,作者說:「莊子反對辯論,認為那是白費力氣,就算折人之口也未必可以服人之心。」原因是,在辯論時,「找不到合適的裁判」,不論用甚麼的標準,根本也找不到一個「完全客觀及立場超然」的裁判,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白費氣力來爭拗,做一些徒勞無功,傷了和氣的事呢?

 

雖然這書只是薄薄的小冊子(只有113頁),但是內容充實,言之有物,給人不少的思考空間;當中不少的智慧(如上文引述的例子),對活於現代的我們而言,仍相當有參考和實用的價值。

若要論「經典智慧」,《莊子》必定是其中之一。

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甄Sir書室:《古今曆法趣談》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書籍,是《古今曆法趣談》,作者是戴興華、北辰,由北京氣象出版社,2011年出版。

曆法知識,既博且深,但又相當有趣味性。

本書行文力避枯燥的理論闡發和說教,每節開頭都適當地插入了相關的故事、詩詞等,語言也力求通俗易懂、活潑有趣,以便讀者能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曆法知識。

全書共分三篇,分別是:

l  曆法知識篇:分十一章,介紹一些曆法的基本知識,例如:甚麼是「公曆」、「農曆」、「四季」、「二十四節氣」等。這些欄目,看似簡單,如果要深入探究的話,原來是大有學問的;

l  古代曆法篇:分五章,主要是講述先秦時期的曆法系統、古代曆法官職、曆法改革,和古代的節假日等,既有資料性,亦富趣味性;

l  曆法拾萃篇:分五章,這裡是介紹一些曆法相關的規則,例如:公曆月日和星期制的對應28年一循環;黃道十二宮不同於黃道星座,以及一些相關的文化知識,比如:四季連珠回文詩、十二屬相(即十二生肖)詩,相當有趣。

 

在這裡,筆者打算和大家分享書中一個「中西曆法之爭」的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

湯若望是一位德國傳教士,1619年受耶穌會派遣到達澳門。他精通天文曆算,幫助清朝政府編制曆法,但他也曾受到打擊,一度被判凌遲處死,卻又大難不死。

 

話說,明朝後期的曆法是大統曆,這種曆法在推演日食或者月食方面存在很大問題,不是早一天就是晚一天。這時候,外國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了洋曆法。相比之下,洋曆法比較先進,崇禎帝就叫傳教士湯若望制定新曆法,並且定名為《崇禎曆書》。

 

公元1644年,滿族人打入北京,明朝滅亡。

湯若望把制定完成的《崇禎曆書》加以修改,變成《西洋新法曆書》,獻給順治帝。順治帝根據這個曆書修訂成《時憲曆》,頒行全國,又任命湯若望為欽天監監正。湯若望成為我國歷史上首位外籍曆法官員。

 

對於湯若望來說,好事卻變成壞事。

清朝守舊派大臣楊光先很仇視外國人,也仇視西洋曆法。他向順治帝上書,誇大西洋曆法的害處,順治帝不為所動。等到康熙帝即位後,楊光先再次勾結大權在握的鰲拜來陷害湯若望等一批洋教士,說他們的曆法有圖謀造反之意。於是,湯若望和欽天監的七位官員被判凌遲處死,還有五人被判斬首;同時廢除西洋曆法,恢復明朝的《大統曆》。

 

湯若望等人在初審被判死刑之後,曾進行了一次實驗活動,同時以中國、回回和西洋三種觀測法預測日食時間。結果,南懷仁等人據西洋曆法預測的日食時間與事實相符,最為正確。但是,朝廷對湯若望等人的處罰並沒有減輕,依然要凌遲處死。

 

正在此時,北京發生了強烈地震,再加上天空出現彗星,迷信的大臣們認為觸怒了上天,因此頓時將罪犯減刑。除了五人已經被處死之外,其餘均被改為充軍邊疆,因為湯若望年事已高,故被關押在京城,可謂大難不死。

 

康熙七年(公元1688年),康熙帝設計殺死了權臣鰲拜,開始親理朝政,廢除了《大統曆》,重新改用《時憲曆》,廢除了楊光先等人的職務,為湯若望一案平反了。楊光先陷害洋教士的這椿冤案歷時五年多。此後,《時憲曆》一直被沿用,直至清朝滅亡。

 

除了這個故事外,本書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看完之後定能令你增長不少知識。


《古今曆法趣談》是一本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小冊子。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原來司馬遷是曆法專家

相信,高中修讀中史的同學,一定會聽過大史家司馬遷的名言: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這句話,出自司馬遷《史記》的報任安書

意思是通過史實現象揭示本質,探究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依相對關係。通曉從古到今的社會的各種發展演變,進而尋找歷代王朝興衰成敗之道理。通過史實記述,有所取捨褒貶,寄寓理想,形成自成一家的史學理論學說。

這一句名言,除了讓大家知道司馬遷是一位史家之外,其實還揭示了他的另一身分——天文曆法專家。

為甚麼?

因為司馬遷認為,天象和人事之間,是有密切的關係,這就是探究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依相對關係」。

在司馬遷(甚至當時的所有人)的思想裡,相信天象會反映人事上的吉凶。(大家還記得讀到「王莽篡漢」時,提及過的「五德終始說」嗎?)

因此,要了解人事,首先要認識天象。

要記錄人事的興替,自然就要找一些懂得解讀天象和天文曆法的專家來擔任這項工作。

唐代劉知幾《史通Ÿ史官建置》提到:

漢興之世,武帝又置太史公,位在丞相上,以司馬談為之。漢法,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副上丞相。敍事如《春秋》。及談卒,子遷嗣。遷卒,宣帝以其官為令,行太史公文書而已。尋自古太史之職,雖以著述為宗,而兼當曆象、日月、陰陽、管數。司馬遷既殁,後之續《史記》者,……並以別職來知史務。於是太史之署,非復記言之司。……其當官見稱,唯知占候而已。

 

由此可見,西漢時期的太史令的主要職責是掌管天文曆法,至於修訂歷史,只是兼職任務而已。

因此,「太史公」或「太史令」,其實就是掌管觀察天文現象的專官。

司馬遷在漢武帝時擔任太史令,他當然就要掌管,甚至懂得天文曆法。

此外,還有實際著作可以證明這一點。

《史記》中有個重要組成部分叫做「書」,共有八大篇,包括:曆書天官書

曆書是記載跟曆法有關的內容,而天官書是記錄星象的。

其中,司馬遷把星星分為中宮、紫宮、東宮、西宮、北宮等幾個大的星區,還談到隕石雨和雲氣等。

作為司馬遷的本職工作,所以這一部分的內容寫得特別詳細。

司馬遷死後,太史令就變成了專門掌管天文曆法的官職,寫史記事的任務就由史官來承擔了。


原來司馬遷是曆法專家

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歷史其實很有趣:從「絡腮鬍子與戰爭」想到鴉片戰爭的問題

開始時,讓筆者跟大家說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l   「絡腮鬍子與戰爭」

公元1152年,法國發生了一場戰爭。

戰爭的原因是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的絡腮鬍子。

他與公爵的女兒埃莉諾結婚時,得到法國南部兩個省的陪嫁。後來路易七世剃掉了絡腮鬍子,他妻子埃莉諾對此極為不滿,覺得他沒有了鬍子很難看,一氣之下離婚,改嫁給英國國王亨利二世,並要求將其兩個省的陪嫁還給她的新夫。

路易七世不肯,亨利二世於是發動戰爭,奪取陪嫁。這場戰爭斷斷續續地延續了301年,到1453年魯昂戰役結束後才宣佈和解。

 

對於這場戰爭的爆發,你會有何看法?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路易七世剃掉了絡腮鬍子,令到妻子埃莉諾的不滿。

不過,有些喜歡作深入研究的人,則會說這只不過屬「表面的」原因,應該還有更加深刻的「深層的」的原因,例如:英、法兩國早有矛盾與積怨,而這次路易七世的剃鬚只是「導火線」吧了。

大家試想:假如沒有這個絡腮鬍子的問題,也會必然以另一種藉口,引發兩國爆發戰爭。

對於這些看似「很深入」的分析,筆者向來也不太認同。

為甚麼?

誠然,這些「深層的」的原因,看似很有道理,好像把問題想得很周到,很有層次。

不過,這些所謂的原因,真的可以圓滿地解釋問題嗎?

恐怕未必。

 

l   鴉片戰爭的成因

現在,筆者就以鴉片戰爭為題,和各位進行一場之旅

在教科書裡,總是把1839-1842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分析得很有層次,甚麼遠因、近因、導火線,驟眼看去,相當得體、嚴謹。

l   造因:中、西方在外交觀點上的不同;

l   近因:中、英貿易的不平衡(包括鴉片貿易);

l   導火線:林則徐禁煙。

也許是筆者的學識淺陋,未懂得深層次的思考。

筆者一向認為,在鴉片戰爭一事上,有很多的所謂多角度的解釋,雖然也是導致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但絕對不容誇大其作用,亦並非關鍵所在。甚至,在某程度上,是經不起考驗的。

那些中、西方在外交觀點上分歧作為「遠因」的看法,根本不能觸及問題的核心。

打從英國人和國進行貿易的第一天開始,中國就是這個「天朝大國」(他們所謂的「傲慢」)的樣子。

如果,說這是導致兩國戰爭的原因,為何不在兩國貿易之初便爆發?

若是中國「天朝大國」的架子真的那樣令人受不了,為何英國還苦忍多時?反而要到多年後才受不了?

由此可見,這個所謂的「遠因」,是經不起推敲的。

另外,在中、英貿易不平衡的角度上,有些史家(以西方為主)會認為是中國對外貿易諸多限制,沒有平等的貿易機會才導致的。

反駁這說法的思路,基本上與上述的一樣,不用再詳述。

還有,一些史家又提出了所謂的「X戰爭論理」,就是中、英兩國的貿易出現嚴重逆差問題,所以不論英國向中國輸入甚麼貨品,到最後都只可能以戰爭來解決問題。

這個說法,其實只是旨在淡化鴉片在事件中的重要性(或英方在道德層面上的責任問題)。

試問,若英國真的向中國輸入其他貨品(X),戰爭都是無可避免嗎?

不會啊。

若這些商品是蘋果、橙和香蕉(隨便的舉例),中國會下令嚴禁嗎?

不會啊

還有,鴉片向來都是以走私方式輸入的,根本上不算是甚麼「貿易」。

若是正常的貿易,中國需要禁絕嗎?

不會啊。

由此可見,上述的兩個所謂的「深層的」理由,根本未能觸及問題的關鍵。

英國人為了扭轉與中國貿易的逆差問題,於是向中國走私大量的鴉片。

由於鴉片是毒品,服用後會使人上癮,於是只會越買越多;中國的白銀才會大量地流向英國,改變貿易逆差的問題。

因此,在這裡,只有鴉片這種獨有的特性(毒品,令人服用後上癮,不能不繼續服用),才足以在兩國貿易上起關鍵的作用。

因此,「X戰爭論理」根本站不住腳。

另外,因為鴉片是毒品,讓人服用後,健康受損,使中國在社會、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均出現嚴重的問題,才導致林則徐為首的嚴禁派的出現。

試想:若英國向中國輸入其他貨品,中國有需要「嚴禁」嗎?

顯然易見,在1839-1842年的中、英戰爭裡,鴉片是起著無可取代的關鍵作用。

這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解釋。

 

l   「奧卡姆的剃刀」

英國史學家E. H. 卡爾(Edward H. Carr)曾說過「研究歷史就是研究原因」。

民初學人梁啟超也說過:「說明事實之原因,為史家諸種職責中之最重要的。」

無疑,歷史事件可以有很多原因促成。

然而,在眾多的原因裡,只有一個才是最根本、最關鍵的,最令人信服的。

為了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筆者列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某天,你患上感冒。

媽媽會擔心地說:「因為你昨天穿得少了,而且又淋了雨,所以才會生……

老師會以教訓的口吻說:「因為你平常輕視上體育課,不愛做運動,因而體質不好,所以才會容易患上感冒。所以,你以後要……

儘管你的老師的分析很深刻(從背景上的深層分析),但恐怕你還是會更相信你媽媽的埋怨(問題最直接的成因)多一點,或許說法過簡單,亦不夠「深入」

西方哲學史上,有一條叫作「奧卡姆的剃刀」的有趣定理。

奧卡姆提出了著名的「思維節儉原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把這條原則運用到對各種事物進行解釋時,我們的確有必要對種種抽象的、看起來是很深刻的說法進行細緻的分析,看看是否真的有運用它們的必要。

這把「奧卡姆的剃刀」,用在分析鴉片戰爭一事上,似乎也是十分適用的。

在教科書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大家不妨把它們找出來,然後利用「奧卡姆的剃刀」逐一分析,看看有哪些原因是多餘的?

「奧卡姆的剃刀」理論認為:「越簡單往往越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