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從《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看安史之亂的發生

從去年開始,筆者在選修單元改為教授單元四:「制度與政治演變」。

轉眼便一年了。

近日,又開始在中五級開始教授選修單元。

在第一堂裡,筆者和同學介紹「師公」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並解讀了「前言」。

其實,制度和人事,是構成歷史的重要元素。

例如:唐代的「兵制,與安史之亂的爆發便有密切關係。

「師公」在「前言」,便有幾項重要的提示,這些提示對解釋安史之亂的背景極其有用,故筆者在此和大家一同分享。

 

要講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

例如:要探討安史之亂的爆發,就必須從制度入手,即「彍騎」制度及「十大兵鎮」的起源。這兩項制度的出現,全因原有的府兵制的敗壞,漸漸失效,因而需要有新制度來取代它。本來,此制度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然而,玄宗卻在人事安排上失當,竟以胡人安祿山為三鎮節度使,使他權力/軍力過大,造成對中央安全造成的嚴重的威脅。

 

任何一項制度,決不是孤立存在的。

例如:上述的「彍騎」制度和「十大兵鎮」就是最佳例子。「彍騎」是由政府向民間招募的壯丁組成,共有十二萬,主要是駐防京師,以防地方反叛。「十大兵鎮」則是要確保邊境有足夠的軍力防守,維護國境的安全。「彍騎」和「十大兵鎮」互相補足,一在外(「十大兵鎮」),一在內(「彍騎」),內外相維,確保邊境和中央的安全。

 

制度雖像勒定為成文,其實還是跟著人事隨時有變動。

制度能否順暢地執行,還需要靠人事的配合方能可成。本來,「彍騎」和「十大兵鎮」是一對很好的配搭,一在外,一在內,兩者互相補足,維繫國家的安全。然而,「跟著人事隨時有變動」,卻令這些「理想」的制度,最終變成唐室的「催命符」。唐玄宗錯信李林甫的建議,以胡人為邊將,錯誤一。後來,玄宗過於寵信安祿山,任命他出任平盧、范陽及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令其權力過大,有足夠力量來威脅中央的安全,錯誤二。這兩項的「人事變動」,遂埋下日後安史之亂的伏線。

「安史之亂」的歷史上舞台,已經透過軍事制度搭建了,餘下的主要演員:唐玄宗、楊國忠、安祿山,依次逐一登場,最終上演了一幕令人驚心動魄的軍事叛變,幾乎摧毀唐室的百年基業。

筆者一向認為,研習歷史,絕非死記硬一些資料性的內容;最重要是從歷史裡,歸納出規律與原則,然後應用在現實生活之上,這才算是真正的學歷史。

透過在必修單元裡所學的歷史事件,來印證選修單元「制度與政治演變」的制度,既能加深對課題的印象,亦能提升學習趣味,一舉兩得。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絕對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歷史參考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