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只一次跟各位說過,「兒童圖書」,絕對不是「小兒科」咁簡單,當中往往有不少連大人都未必知道的知識和有趣的課題。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這本2017年出版的歷史圖書---《趣味學中國歷史》,作者是方舒眉,插圖是馬星原。
近年,「方馬配」彷彿就是中國文化典籍的現代化推廣絕配,有不少的文學和歷史典籍,都經他們「翻新」後,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充滿時代氣色。
這本《趣味學中國歷史》算是早期的作品。
本書由六篇組成,每篇都有不同的主題。
第一至第三篇的篇名相當特別,因為編者用了歷史朝代歌來作命名。
l
第一篇: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l
第二篇:秦漢三國西東晉,南朝北朝是對頭;
l
第三篇: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明清後帝王休。
這三篇的內容,都是以相關朝代的人或事為主,例如:
²
倉頡造字辛酸史、屈原:「端午節與我無關!」(第一篇);
²
古代最強烈恐襲!孟姜女器崩長城?(第二篇);
²
古代也有特工?!(第三篇)。
第四篇至第六篇,則是文化專題:
l
第四篇:神佛偵探事件簿;
l
第五篇:絕密檔案,皇室秘聞;
l
第六篇:同場加映:古人傳統問答大賽。
裡面的不少標題,也相當「吸睛」,比如:
²
觀音是男還是女?(第四篇)
²
揭開中國的UFO歷史!(第四篇)
²
「祡禁城」成名之路!(第五篇)
坦白說,當中有不少話題,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呢!
例如:
在「項羽火燒阿房宮可能是冤枉案!」裡,作者運用近年最新的考古研究資料,指出當年項羽火燒的,不是阿房宮,因為阿房宮在當時還未建成。
在「楊貴妃的後代是日本人?」中,作者提到有研究指出,楊貴妃當年並沒有被賜死,而是被日本的遣唐使救走,東渡日本,到了山口縣久津這個方安頓下來。
在「《清明上河圖》反而處處秋景?」裡,作者透過對圖中景物所描繪的境況作證,認為繪畫的時間,應該是秋天,而並非「清明節」時期。
這些「出人意表」的說法,絕非一家之言,而是多年來各界別的專家學者所提出的學術觀點,極有代表性。
總之,筆者認為本書文字簡潔、易明,內容豐富、吸引,插畫生動、有趣,絕對適合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本書文字簡潔、易明,內容豐富、吸引,插畫生動、有趣,絕對適合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