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偶然遇上的驚喜:《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

閒來逛逛書店,本來很普通,因為這是筆者經常做的事。
某天下午,筆者如常到書店看書
當走到兒童圖書部的時候,竟然無意中發現了一本書,名叫《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古文明卷)》,於是拿起來隨便翻看,結果有意外的驚喜。
根據記憶所及筆者閱讀世界歷史書籍的時候,相信是在初中階段。由古代希臘羅馬時期,一直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
這時候,筆者十分喜歡世界歷史科,而且很用心的學習,成績也相當不錯啊。(筆者覺得,興趣和成績,往往是成正比例的。)
在世界歷史的眾多課題中,筆者最喜歡的,就是古代史部份。
為甚麼?
因為不論中外古文明實在有太多未解之謎,讓人神往。
也許是基於這些昔日已經種下的種子,所以筆者二話不說便買了這本書。
《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的作者,是美國人維吉爾。希利爾(Wirgil Mores Hillyer)。據作者簡介所說,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酷愛歷史和藝術。希利爾校長十分重視學生的歷史教育;他深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便下定決心寫了一套能夠令人讀起來趣味盎然的歷史讀物,這便是這套書的由來。
這套書,一共有三卷,分別是:古文明卷、中世紀卷和近現代卷。
三本書都有一個共通點,便是由「校長爺爺」(即作者)以提問的形式,把一個個在歷史上充滿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往事,向讀者一一道來。
也許,大家會有這樣的想法:「有甚麼特別呢?這只不過是給中小學生看的歷史書,內容一定很簡單不適合大人閱讀的了。」
假如你真的這樣想的話,那就錯了。
這本書雖然叫作「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不過,內容絕對不是大家所想的那麼「幼稚」;書中有不少的部份,寫得十分不錯,而且頗為深入給人反思的空間。例如,在「近現代卷」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一章裡,「校長爺爺」便對早期致力開拓展新大陸的探險家有這樣的批評:
很多探險家實際上就是海盜,甚至比入侵英國和法國的海盜還要壞得多,他們唯然藉口是想要這些人信仰基礎教才來征服這塊土地,自己的行為卻不像基督徒,毫不留情的殘殺那些武器落後的當地人,就當地人的角度來看,基督教只會教人殺死那些沒有招架之力的無辜百姓,當然不會對基督教有任何好感了。這時的基督徒使用暴力行徑強行掠奪,就如同當年穆斯林逼迫人們信仰伊斯蘭教,但穆斯林用的是刀劍,他們用的卻是威力強大的砲彈。(P.30
單單看這一段的文字,誰會想到是引錄自一套被人放在兒童圖書架上的世界歷史書呢?
又例如在同書的〈工業革命時代〉一章裡,「校長爺爺」為大家分析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問題,他說:
建立工廠的國家需要來自全世界的原料供應,這些國家通常都很強大,而且擁有自己工廠生產出來的堅固船集與強大的武器,所以,這些「工業化」國家很快就侵入並接管了盛產棉花、紅木、橡膠、甘蔗的地方。英國、法國、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把大部分非洲國家和很多亞洲國家都變成自己的殖民地;日本也征服了朝鮮和其他鄰國;美國也有自己的地盤,例如海地和菲律賓。(P.157
其實,這一小段,正是我們「大人」所說的在工業革命後,國內的資本主義得以高速發展,因而透過帝國主義向外擴張的必然結果。
在這裡,「校長爺爺」並沒有運用一些艱深的概念(甚麼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只是簡簡單單的把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壞影響向讀者不論大人或小朋友)清清楚楚的說明了。
說理,在乎簡單、直接;有時,太多複雜的名詞和概念,反而令人更難明白。
總之,這一套三本的《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內容真的十分豐富它透過簡單的文字,精美的插圖和生動活潑的語言,把數千年世界上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類的故事,一一道來,令讀者看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筆者肯定:不論你是屬於哪一個年齡層,只要喜歡看有趣的故事,都會喜歡這套歷史普及讀物。
《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是一套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歷史普及讀物,適合任何年齡的人士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