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店裡,有很多關於不同專題的香港史書籍,例如日治時期、電影、舊照片、炮台古蹟、傳統行業,以及過往博物館專題展覽的介紹書籍等。
另外,有又不少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書籍、傳統手工藝飾物、繪畫,甚至懷舊玩具等等。
這些都是讓學生認識歷史文化的好材料。
就以香港史為例,老師可以介紹學生認識研究香港歷史的方法:有通論式的(如香港通史之類),有專題式的(如抗日、電影、行業),有自傳式的(如某某名人自傳或研究),有嚴謹的學術專著(如考古研究),有小品式的散文、掌故等(如小思的散文和吳昊的掌故等)。
上次,沒有具體說明進行活動的方法,今日筆者不妨和各位分享一下:
活動前,老師可以設計工作紙。
引入部份:工作紙內容不用太複雜,目的是要他們實地考察,觀察一下書店內的書籍種類或物品擺放位置。
核心部份:老師可以列舉幾類書籍的分類(如上所言),之後著學生在實地找出一本書作例子,並簡略列明書本的內容大要。另外,可以讓學生自行找出一本有興趣的書,略讀後作分享。
在何地分享?
書店的另一面,是港式風味十足的餐廳,老師可以和同學一起到這裡,一邊喝飲料或品嚐小食,一邊讓同學分享書籍推介。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相信必定受到同學旳歡迎,活動成效,自能事半功倍呢。
總之,透過參觀書店,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認識歷史是如此多姿多采,絕對不是沉悶的學科。
溫馨提醒:近日,博物館正進行阿富汗文物展覽,內容十分豐富,大家可以趨假期參觀展覽,寓學習於娛樂。
書店內環境舒適,香港史書籍齊備,是愛好歷史書的人必到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