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一幅甲午戰爭圖片所引起的思考

教學多年,一直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也許,這個問題一早已有專家發現,只是筆者孤陋寡聞而已。究竟,是甚麼問題?

前幾天,筆者在中三級正教授甲午戰爭。在播放某一張簡報圖片(見圖)時,突然發現有點不妥。暫時請大家不要看下文,只是集中注意力看看圖片和右列的文字。



大家知道是甚麼嗎?大家發現了問題沒有?圖片右邊寫著「威海衛陷落北洋艦隊提總丁汝昌降伏圖」。這是由日本人在甲午戰爭後所繪畫的圖畫,用來記錄甲午戰爭的概況的。這裡想說明,當時中國戰敗,北洋艦隊提總丁汝昌親身到日艦上投降,以此來顯示日本人的威風。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中國在戰爭中戰敗,向敵人投訴,本來是天公地道的。可惜,這未必是事實的真相!

在筆者的印象中,北洋艦隊在威海衛之役戰敗後,海軍提總丁汝昌不想投降,有辱國體,他是選擇了在海軍衙門內吞服鴉片而自殺的。試問,又何來會出現日本人所畫的情景呢?

事後,筆者在並不十分嚴謹的情況下,到互聯絡上查找資料,發現當時丁汝昌真的並沒有向日本投降便自殺殉國了。據資料載:(1895)二月九日丁汝昌登靖遠艦迎戰,擊傷兩艘日本軍艦,靖遠中陸路炮發射的炮彈受傷,丁汝昌欲與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二月十二日,丁汝昌毅然回絕日軍勸降,只想以慷慨一死盡忠。當晚,服鴉片自殺,以謝國人。丁汝昌臨死前,將北洋海軍提督印截角作廢。丁汝昌自殺時年僅59歲。丁汝昌死後,手下軍官牛昶昞盜用他的名義,與日方簽訂了《威海降約》。(百度百科》「丁汝昌」,筆者再一次強調,這種搜集資料的方法並不嚴謹,必須留意。)由此可見,現在大家眼前的圖畫也許並非歷史事實,只是日本人虛構出來而已。

若丁汝昌真的沒有上過日軍的戰艦上「降伏」,則這幅畫很有可能是日本人為了誇躍自己戰勝的威風,在莽顧事實的情況下繪畫而成的。

如果筆者的「發現」是正確的話,則日本人篡改歷史的傳統,早已有之。怪不得日本政府的文部省,多年來不斷地篡改歷史教科書的內容,而且從來不肯承認有南京大屠殺一事,而只稱為「南京事件」了。

也許,這也不是甚麼重大的發現。不過,以此作為教材,引導學生思考圖片的性質是甚麼?內容是否可信?日本人繪製圖畫的動機何在?也算是一道不錯的歷史資料題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