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在書店內看到這本書《香港歷史散步》(見圖一)的時候,筆者便想起多年前第一次自已籌劃和帶領學生「訪遊中西區文物徑」的考察活動。
當年,丁公(丁新豹博士)這本好書還未出版,所以,考察的每一個景點的介紹資料,都是筆者到圖書館(當時還未流行互聯絡)找尋相關的書籍抄來的。現在,若要再去考察的話,不愁沒有資料了。
還記得當時準備考察的過程:
首先是根據中西區區議會出版的《中西區文物徑》小冊子(見圖二),選定考察的景點,之後到圖書館尋找香港史的書籍,查找相關資料,然後抄寫在筆記簿上,作為現場講解資料之用。
之後,把書上的一些有關的圖片以彩色影印及放大,再過膠,以便到現場作新舊的對比。
還有,設計考察活動工作紙,確保學生專注在考察活動上之餘,亦可以讓他們保留資料,增加是次活動的實用性。
當然,少不了的,就是預先實地考察一次,留意沿途有沒有適合停留講解之地方,留意四周的環境安全等等,然後在筆記簿上,一一記下這些重要資料。
在筆者的印象中,是次「訪遊中西區文物徑」一共進行了三次:兩次是自己學校學生,一次是聯校活動。每次活動都是在周末的下午進行,因為周末的下午,不是中區的繁忙時間,所以街上的人流較少,交通亦不太繁忙,相對而言,較為適合進行實地考察。
雖事隔多年,作印象難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