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一點意見

現今社會,流行一句話:「有圖有真相」。究竟是否真的有圖就一定有真相?筆者認為未必盡然,「有圖有真相」只不過是表面的看法,背後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加以推敲。因此,在中史科,或歷史科的公開考試,往往會以圖片/漫畫,或海報作為材料,考核學生是否明白這些材料作為史料的作用和限制,從而要求考生對問題作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最近,筆者看到一本有關從圖象考證歷史發展的小冊子,當中有不少老師找來珍貴的圖片和精心設題,用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從圖象看歷史的技巧。這小冊子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實在是莘莘學子之福,亦令筆者對老師不辭勞苦的付出致敬。不過,筆者對於其中某些設題,卻另有一些淺陋的看法。

小冊子裡,有一篇一幅日本製作的宣傳海報作資料,之後擬有若干問題,其中一題是:「這幅宣傳海報對研究抗日戰爭歷史,有甚麼作用和限制?」在參考答案中,有關限制的答案是這樣的:

出版者為求達到宣傳侵略戰爭的目的,刻意誇大或片面地講述一些行為的好處,例如這幅海報只從領土擴張角度,合理化武力擴張的行為,沒有提及發動戰爭的代價,有欠全面。

其實,類似的答案,筆者在不同的精讀,或出版社的模擬試題裡,看過不少,總是覺得答案是有問題的。當中究竟有甚麼問題?在解釋之前,筆者嘗試提出以下的問題:

n 我們會說朱古力味的蛋榚沒有芒果味是它的限制嗎?
n 我們會認為帽子只能戴在頭上而不能穿在身上是它的限制嗎?

當然不會!因為它們的存在,是有特殊的目的:因為想吃朱古力味的蛋糕和為了裝飾或頭部保暖。同樣道理,我們亦不能說一幅有特殊意義的宣傳侵華的海報的限制是:「合理化武力擴張的行為,沒有提及發動戰爭的代價,有欠全面。」筆者認為答案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如果我們必定要說這是合理的話,那就等同於說「朱古力味的蛋榚沒有芒果味是它的限制」。又或者再打個比喻:這個「綿亙萬里:絲綢之路世界遺產」展覽的限制是沒有提及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概況。這樣的批評合理嗎?

筆者認為,要探討「限制」一詞,必須要在同一類別,或同一範疇之內進行。最簡單和大家熟悉的例子便是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我們會說:

主持洋務的人物,局限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框框。他們認為只要學習洋人的「船堅炮利」,就能禦外侮、靖內亂,缺少政治、社會和文化的改革,致使改革成效不大。

這裡的評論,我們是在指定範圍內,分析洋務運動的限制(或不足,或局限)是領導人的識見不足(或者是受到時代的局限),才導致改革不夠全面,這是改革範圍的大小,或改革程度的深淺的討論,而不是改革以外的討論。

再說回小冊子的參考答案,話明是戰爭的宣傳海報,當然只會就出版者的心意而發放指定的信息。現在是日本政府想宣傳侵華的行動,自然在海報中就只會看到「刻意誇大或片面地講述一些行為的好處,例如這幅海報只從領土擴張角度,合理化武力擴張的行為的意思,這是最合理不過的,是嗎?因此,在這個既定思維的角度下,又怎能同時出現「發動戰爭的代價的信息呢?若有這樣的要求,那是緣木求魚,豈能合理?這就等如在朱古力味的蛋榚中,只能吃到朱古力味,絕對沒有可能吃到芒果味一樣。若因此而認為朱古力味的蛋糕有欠全面」,這樣可以嗎?

以上所言,純屬個人的淺見,絕對沒有冒犯別人的意思,敬請包涵。


宣傳海報往往是歷史資料題常見的材料。(網上圖片,並不是本文所討論的宣傳海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