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筆者為中四同學進行補課。由於補課時間被安排在午膳之後,筆者打算「講少D,睇多D」,於是便播放《CCTV-中國通史》第九十八集〈甲午戰爭〉。看過影片後,也許我們會對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失敗的責任,會有另一番的看法。
一般而言,教科書都會認為李鴻章在戰前「昧於時局」,只懂向俄、英等國家求助,希望列強可以出面調停,因而沒有積極備戰;另外,在戰爭期間,李鴻章竟然下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實行「避戰保船」(或稱「保船制敵」)的戰略,結果反而令日軍輕易取得黃海制海權,造成中國被動困守的局面。從表面上來看,以上的對李鴻章的評論,確實是基於事實而作出的分析;然而,若大家能夠對當時的情況有多一點的認識,或許會對李鴻章所作出的決定有多一些體會與同情,同時亦會對中國戰敗的原因有較深刻的理解。
影片內容提到,自十九世紀中葉後,中國和日本兩國,因為同樣受到西方外力的衝突,而對外開放,不過兩者的原因是大相徑庭。中國是在西方船堅砲利的脅迫下,無奈地作出對外開放的決定;相反,日本在「培里叩關」後,深深體會西方文化的先進和現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於是欣然接受,主動向西方學習。因此,中、日兩國的現代化運動: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在差不多的時間進行,但結果則迥異,而甲午戰爭的結果就是兩國現代化成敗的證明。
基於官員的思想保守,以致洋務運動並不徹底,加上人事的鬥爭(翁同龢與李鴻章),以及塞防與海防戰略之爭,都使到北洋艦隊沒有足夠的經費來發展,添置新艦,購買裝備。這可以說是北洋艦隊在甲午戰敗的遠因。後來,又遇上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朝廷為了籌備萬壽慶典,對當時已經十分緊張的中日關係也不敢多言,亦不會去籌劃軍務。更甚者,是朝廷竟然為了準備慈禧太后的壽辰慶典而挪用海軍軍費來修建頤和園,令經費早已捉襟見肘的北洋海軍更雪上加霜。這些對準備戰爭的忌諱和軍備的不足,可以說是戰爭失敗的近因。
我們有了這些背景的認知後,便能對上述李鴻章的決定有更深入的了解。
試想:在當時朝野上下都不敢貿然言戰的時候,單憑李鴻章一人又怎能獨排眾議,提出積極備戰的建議呢?就算有人認為光緒帝主戰,李鴻章可以支持他來籌備作戰方略。但大家都知道,慈禧與光緒,誰人才是真正的「話事人」,李鴻章會這樣不識時務,掃慈禧太后慶生之興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鴻章可以做的,就只有尋求外力的協助,嘗試透過外交方法來解決問題。筆者相信,李鴻章的做法並不是「昧於時局」的表現,而是無可奈何,為勢所迫的決定。
此外,在黃海戰役中,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決定也是「無可奈何,為勢所迫」。影片提到,中國人根本在推動洋務運動時,已經心不甘,情不願,只為求學得一招半式來應付洋人,即所謂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便算了,學習洋務,純綷是出於「復仇」心態。因此,在推展洋務時便顯得不積極,但求「人有我有」便夠了。這亦是為甚麼朝廷下令減少海軍軍費和不添置新設備的根本原因。相反,日本原本的海軍曾落後於中國,但是日本的生存意識強烈,明治天皇明白要強大起來,脫亞入歐,就要全盤西化,積極推行現代化,不斷發展海軍軍備。就在軍力此消彼長的逆轉下,日本海軍實力,在甲午戰爭前夕,早已超越了中國,然而中國當時,仍然為著海軍號稱「亞洲第一」的過去式的美譽,沉醉不醒。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洋艦隊有足夠的能力應戰嗎?與其「白白送死」,作無謂的犧牲,何不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反擊?這樣來看,「保船制敵」的戰略,豈不是審時度勢的最佳選擇嗎?為何後來反而成為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呢?究其原因,都只是由於評論者對事情的了解未夠深入,思考不夠透徹所致。
所謂「歷史令人變得聰明」,除了上述戰敗責任的再思考之外,筆者還認為我們可以在中國和日本對待現代化和備戰的不同態度上,可以看到做事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遠見、決心和計劃。在上述事情中,日本處處顯得積極進取、謀劃得宜和有充分的準備;相反,中國則顯得處處被動消極、缺乏遠見與計劃,就算明知時代變了,仍然沉醉於早已一去不返的天朝大國的憧憬,不肯覺醒。對於正在準備DSE的同學而言,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不是給予我們很好的提醒和教訓嗎?相信聰明的同學們,應該知道怎做吧。
由於影片時間頗長(約四十分鐘),故當時筆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同學對影片內容作深入的探討。若同學能細心閱讀本文及揣摩當中的破立技巧,相信對作答評論題會有一定的幫助。現在這篇短文,就當是補充資料給同學參考吧。
這套《CCTV-中國通史》製作認真,內容詳細,十分適合作為輔助教材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