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做筆記技巧:筆記三部曲:原因、經過、結果


雖然筆者執教中史科多年,但是對於如何可以提升同學學習本科的效能,還是費盡心思,希望能夠找到一些實用、有效的方法。

記得在網誌和大家談過,同學成績不理想,不是他們沒有溫習(當然,沒有溫習而成績差的我們不用討論,這是咎由自取!),而是不得其法。同學經常說:「我讀左好多個鐘,但係總是讀唔入腦。」同學,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經驗?你知道原因何在嗎?原因就是你沒有好好的消化書本的內容。


「讀書」一詞,只是我們的口語,並非一般的閱讀,例如閱讀報紙、閱讀雜誌;考試前的「讀書」,是有溫習的含意。


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溫習?早前,筆者也曾提及過不少的方法,例如:繪畫歷史概念圖、時間尺,甚至簡單的記憶法等(其實記憶法很重要,因為歷史科需要記憶大量的史實)。今日,筆者想和大家分享另一個方法:「原因、經過、結果」。


記得讀中學時,曾讀過莊子的《庖丁解牛》,當中提到庖丁出神入化的宰牛技術,成語「游刃有餘」就是出自這裡。庖丁之所以在宰牛時做到「游刃有餘」,就是因為他對牛的結構有清楚、通透的認識;同樣,同學想學習有好成績,就必須對書本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如何做到?解剖它的內容。


其實,課程大部份的內容,是可以用「原因、經過、結果」來把它解剖。現在,試以隋文帝的開皇之治來作例子,和大家解釋。


隋代這課題,最重要是開皇之治的治績。一般而言,教科書的內容,都是這樣的結構:標題句,文字說明。雖然有標題句幫助理解段意,但是一大段文字解釋,實在難以令人容易理解,既然不容易理解,就很難把它們記住;很難把它們記住,就不可能在考試時引用來作答。失分原因,就在於此!


如何可以把一大段的文字有效地記憶?我們可以用表格來把資料整理,以方便記憶。開皇之治有關開科取士的課文是這樣的:


開科取士:鑑於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度,在選拔人才時只重視士子的出身而忽略其才學,於是隋文帝下詔廢除,改行科舉制選拔人才。規定各州每年舉薦人才至中央應試,並設秀才、明經等科取士,擇優取錄。隋文帝用人不問出身,只論才幹,由此破魏晉以來世族壟斷政壇的局面。

 

我們可以利用以下的框架,把上述的課文整理如下:


措施
開科取士
推行目的
(背景)
鑑於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度,在選拔人才時只重視士子的出身而忽略其才學,於是隋文帝下詔廢除,改行科舉制選拔人才。
內容重點
規定各州每年舉薦人才至中央應試,並設秀才、明經等科取士,擇優取錄。
影響
(作用)
隋文帝用人不問出身,只論才幹,由此打破魏晉以來世族壟斷政壇的局面。


這個「背景、內容、影響」的框架,就是從「原因、經過、結果」變化而來。用這樣的方法做筆記,就能把課本資料作簡單的整理。經過這樣的消化後,就能更加容易的把資料記住!在現行的高中課程中,有不少課題都可以應用這個框架來進行課文解構的,例如:甲部有秦始皇、漢武帝的統治措施;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的盛世概況;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雍正帝的集權措施;至於乙部,例如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先安內後攘外、土地改革、一五計劃、三面紅旗等事件,都很適合用這個方法來整理,溫習起來更加方便。


以上的做筆記方法,有幾個好處:


一是容易記憶資料,方便作答時言之有物;二是透過從「原因、經過、結果」三方面回應問題,可以便答案更見完備;三是框架內的「影響」,就是回應評論題的主要部份,所以熟記資料後,就能能準確地回答。


也許,有同學認為:「這個方法太過浪費時間,不好用。」無疑,做筆記是頗為費時的,不過,這個做筆記的過程,就等如我們吃飯後,食物需要經過胃部的消化,才可以化為能量,供應身體所需的情況一樣。因此,若想進行有效的溫習,做筆記是必須的。況且,一旦做了筆記,日後要重溫時,就能省卻很多翻書的時間,「一睇就明」,簡單直接,這反而是一個長久的學習策略呢!


以上所言,看似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不過,越簡單,越普通的東西,往往都是最有用的。只要大家能夠認真地去做、持之以恒,就能明白當中的大道理和得到它的好處。


這是「原因、經過、結果」的另一種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