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教學隨筆:電子簡報不能取代的板書

早期的教學模式,基本上還是「chalk and talk(「滿堂灌」),所以,我記得在教育學院裡,仍要學習板書(在黑板上書寫)的技巧。當時我的習作,是如何利用板書來表達三國鼎立的關係和唐末藩鎮割據。(可惜功課沒有保留,現在也不太記得詳細的內容了。)

在初執教鞭時,為了提升教學效能,我還特意到三聯書店,訂購國內的歷史教學雜誌,例如《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這些參考資料,對豐富和啟發我的歷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板書設計,真的受用非淺。可惜後來三聯停止了訂購服務,再沒有參考這些優質教學雜誌的機會。

一直以來,我都很刻意把書本上一段段長篇大論的文字,用精簡的圖像來表達,目的有兩個 :一是要幫助學生消化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二是透過圖像來加強對歷史事件的記憶。

雖然,政府在二千年開始推動電子教學,使電子簡報走進了課堂,成為老師授課不可或缺的法寶,不過,我仍然十分重視課堂上的板書。我認為,若老師在課堂上只使用電子簡報來授課,雖然簡報有可以加插影像和聲效,大大加強了學生在學習上的感觀刺激;不過,簡報最大的缺點,就是播放完便會「消失」了。若老師不把課堂重點寫在黑板上,學生上課時,的確很開心,但是回家後,可能已不記得該課堂的重點了。由此可見,雖然我們已進入電子教學的時代,可是傳統的板書仍然十分重要,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

以下是我近期在課堂上繪畫過的板書,不嫌淺陋,以求拋磚引玉,敬請各位高明斧正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