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筆者再為各位應屆考生提供一些補充資料,希望對提升成績有幫助。
以下資料,是有關必修部份,甲、乙部的各個課題的內容重點。這些重點詳略不一,大致上是按照課題在公開試出現的次數和重要性而定,而且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因此內容或會有所遺漏,敬請留意。
必修部份:甲部溫習重點
單元一:夏商周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西周封建
|
² 兩次分封的原因及概況
² 封建制度的內容
² 封建制度的影響
|
n
封建制度是否一個長治久安的國策?
n
封建制度與民族摶成的關係。
|
春秋戰國政治與社會變動
|
² 西周和春秋的政治與社會有何不同
² 春秋和戰國的政治與社會有何不同
|
n
這部分有「承先」(封建)和「啟後」(諸子百家)的作用,不能忽視。
n
列國進行改革是否導致封建瓦解的主因?
|
諸子百家
|
² 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原因
² 儒、墨、道、法四家的主要主張
² 諸子的主張與時代的關係
|
n
春秋戰國政治與社會變動是諸子百家出現的背景。
n
與選修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孔子的時代背景有關,十分重要。
|
單元二:秦漢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秦始皇的統治政策
|
² 秦始皇以法家治國的原因
² 秦始皇的統治措施
² 秦始皇施政的評價
|
n
秦代的統治措施與其速亡的關係。
n
秦始皇的施政,對當時和後世都深遠的影響,故必須對其功與過有深刻的認識。
n
秦始皇的文化政策與後世相似的施政(明太祖、清初民族政策,甚至文化大革命)的比較。
|
漢武帝的統治政策
|
²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原因
² 漢武帝的統治措施
² 漢武帝施政的評價
|
n
漢武帝的統治措施與漢朝盛衰的關係。
n
士人政府與新經濟政策的得與失。
n
漢武帝的功與過。
n
武帝施政與後來外戚掌權的關係。
n
與秦始皇比較兩者的異同。
n
漢武帝的時代,與選修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的司馬遷有極密切的關係,必須熟讀。
|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
² 西漢外戚得勢背景
² 王莽篡漢經過及其成功原因
² 東漢戚宦掌權的由來
² 東漢戚宦相爭的經過
² 戚宦相爭對國運的影響
|
n
王莽篡漢是天時還是人力所致?
n
戚宦相爭的影響。
|
單元三:魏晉南北朝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北朝的漢胡融和
|
² 北朝的漢胡融和的概況
² 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措施及影響
|
n
留意五胡的位置。
n
孝文帝漢化政策的得失。
|
東晉及南朝的士族與寒門
|
² 東晉南朝政權與士族的關係
² 東晉南朝士族與寒門的關係
|
n
政權與士族利害關係。
n
士族與寒門的對立關係。
|
單元四:隋唐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開皇之治
|
² 隋文帝的政績
² 開皇之治的盛況
² 隋文帝的評價
|
n
隋文帝重新統一中國,而且早年勤政愛民,推行一連串的新政,對當時和後世均有重要影響;然而,晚年失政頗多,故有埋下隋亡伏線的評論。因此,同學必須對隋文帝的施政及表現有深刻的認識,從而評論其功過。
n
「易儲」是否真的失當?這是值得商榷的問題,故同學必須對此事有清楚的理解,以便作反駁的回應。
n
課本中的「盛況」是正面評價的一部分,不能忽視。
|
貞觀之治
|
² 唐太宗的政績
² 貞觀之治的盛況
² 唐太宗的評價
|
n
唐太宗的功與過。
n
太宗是否只有繼承而沒有開創?
n
唐太宗有「承先」(隋朝)和「啟後」(永徽、開元)的作用,必須注意。
n
必須注意隋文帝與唐太宗兩者施政的比較。
n
評論唐太宗時,必須從文治(國內)和武功(國外)兩方面來探討,才能有全面的評價。
n
唐太宗是本課題「隋唐」的重點,故此同學必須以唐太宗為溫習核心,上與隋文帝比較;下與唐玄宗並論,從中得出三者君主何者較優的結論。
|
開元之治
|
² 唐玄宗的政績
² 開元之治的盛況
² 唐玄宗的評價
|
n
唐朝的興盛是否由玄宗所致?
n
留意玄宗在位前後期施政表現的變化。
n
唐朝由盛轉衰與玄宗的關係。
n
唐玄宗也有推行改革,其中軍事方面的措施(十大兵鎮和彍騎制度)影響尤大,同學必須對此有深刻的認識。
n
歷朝興亡,與制度和人事有極密切關係,隋文帝、唐太宗和唐玄宗三者在位的興衰,也與此有關。同學必須清楚分辨三者的施政中,何者屬制度,何者屬人事,然後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導致政權的興衰。
|
安史之亂
|
² 安史之亂的背景
² 安史之亂的經過
² 安史之亂的影響
|
n
留意安史之亂路線圖。
n
亂事的出現與制度及人事有密切關係,必須清楚認識制度因素與人事因素。
n
唐室平定安史之亂的方法及其引發的後遺症。
n
為甚麼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亂事前後,在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等各方面的變化。(留意:是前後期的變化)
n
安史之亂如何導致唐朝經濟重心南移(中國經濟發展的轉變) 。
n
留意安史之亂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當時」是指藩鎮割據、宦官為禍、外族入侵等;「後世」是指經濟重心南移、五代十國的出現及日後宋代推行強榦弱枝政策等。
|
安史之亂後的政局與唐室衰亡
|
² 藩鎮割據(原因、概況、影響)
² 宦官之禍(原因、概況、影響)
² 朋黨相爭(概況、影響)
² 強鄰侵凌(概況、影響)
² 民變四起(概況、影響)
² 唐朝滅亡
|
n
安史之亂如何引至藩鎮、宦官及外患的問題。
n
藩鎮與宦官何者對唐朝衰亡的關鍵?必須對兩者的具體史實有深刻的認識。
n
在眾多唐亡因素中何者最重要?
n
民變後局勢的變化---藩鎮均衡勢力被打破,導致強藩出現,間接速成唐亡。
n
唐末藩鎮直接導致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的出現,亦間接影響了宋代推行中央集權政策,影響深遠。
n
黃巢起事路線圖。
|
安史之亂後唐室延祚一百五十餘年的原因
|
² 政治方面
² 經濟方面
² 社會方面
|
n
藩鎮共分四類型(河朔、中原、邊疆、東南),各類型藩鎮在唐室後期所產生的作用與唐國祚的關係---維持與破壞。
n
安史之亂後,因為北方經濟殘破,故唐室著力發展南方經濟,因而導致唐朝經濟重心南移(中國經濟發展的轉變)。
|
單元五:宋元明清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宋代的中央集權
|
² 宋代中央集權的背景
² 宋代中央集權的內容
² 宋代中央集權的影響
|
n
清楚強榦弱枝和重文輕武是兩項不同的國策。
n
強榦弱枝政策的由來及其影響。
n
評價---強榦弱枝是良葯?還是矯枉過正?
n
這部份與選修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的王安石有密切關係,必須熟讀。
|
元代的行中書省
|
² 元代推行行中書省的背景
² 元代行中書省的內容
² 元代行中書省的影響
|
n
宋代與元代的地方政策何者較優?
n
行省制是異族入主中原的產物,有其獨特的民族色彩。
n
可與清初民族政策一同考問。
|
²
² 明太
² 明
²
|
n
廢相對日後政局的影響。
n
特務政治、文字獄、折辱大臣與朱元璋出身有密切關係。
n
明成祖的集權措施(設內閣、東廠)明顯是太祖的集權政策的延續。
n
君主集權措施與日後「明代無善政」(宦官為禍)的關係。
n
比較明太祖及明成祖何者對日後的政治造成更壞的影響。
n
宋太祖與明太祖的集權措施比較(目的、手段、影響) 。
|
|
清初的君主集權
|
² 清初君主集權的背景
² 唐熙帝的君主集權措施
² 雍正帝的君主集權措施
² 清初君主集權的影響
|
n
清初君主集權的得與失。
n
南書房與軍機處如何有助加
n
明清兩代,同樣推行君主集權,何以明代政治較清代惡劣(或清代政治何以較明代為佳)?
n
|
清初的民族政策
|
² 對漢族施行高壓與懷柔政策的背景
² 高壓與懷柔政策的內容
² 對漢族統治政策的影響
² 對邊疆民族的統治政策的背景
² 對蒙古、藏族、回部及西南地區各族的統治措施
² 對邊疆民族政策的影響
|
n
高壓與懷柔政策的得與失。
n
留意針對漢族士人的政策與影響。
n
比較秦、明、清三朝對待士人的政策。
n
評價對漢族統治政策的得失。
n
清初邊疆民族分佈位置圖。
n
對邊疆民族的統治政策如何體現清朝因地制宜,因族制宜的統治手段?
n
評價對邊疆民族統治政策的得失。
|
必修部份:乙部溫習重點
單元一:列強的入侵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中英鴉片戰爭
|
² 原因
² 經過
² 影響
|
n
鴉片戰爭是列強入侵之始,與後來的侵略戰爭不同,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
n
同學必須留意這次戰爭的性質,是「文化衝突說」、「商務戰爭」(因商務貿易問題而引起),還是「鴉片戰爭」(因鴉片輸入與禁煙而引起)。
n
戰爭的影響最為重要。根據條約的規定,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大家要熟記條約內容,否則不能清楚說明戰爭的影響。
n
日後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如《天津條約》、《北京絛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架構,基本上是來自《南京條約》。所以,《南京條約》有它的重要歷史意義。
n
1842年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轉捩點,因為在此之前,中國表面上仍是「天朝大國」,但自鴉片戰爭失敗,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後,中國從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均遭逢巨變,而且影響深遠。(我們亦可以說鴉片戰爭是清朝歷史發展的轉捩點。)
n
留意五口通商地圖。
|
英法聯軍之役
|
² 原因
² 經過
² 影響
|
n
「主權淪喪」是指領土的喪失,關稅自主權喪失,本國利益受損(最惠國待遇)等。總之,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或權力,現在不能全屬自己擁有或控制。
n
經濟崩潰的內涵可分以下幾方面來解釋:
n
開放商埠Ò洋貨大量流入Ò中國白銀外流Ò民生困苦
n
大量賠款Ò轉嫁到人民身上Ò民生困苦
n
洋貨大量流入Ò國貨面臨競爭Ò國內手工業受到嚴重打擊Ò民生困苦
n
必須明白各項條文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
n
「排外心理」與「教案迭生」兩者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對後的歷史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之役),不容忽視。
n
從條約內容來看,基本上不出《南京條約》的規模,如割地、賠款、開放商埠、給予特權等等,而且,某些在鴉片戰爭中未解決的問題(鴉片),在條約中亦得到解決(鴉片合法化),故此有人認為這是「鴉片戰爭的延續」。
n
比較兩次戰爭後所簽訂的條約內容,會清楚見到列強入侵的「進程」(即外國對中國的侵略不斷加深)。這裏可以從賠款和商埠可見一斑。在條約可見,開埠數量有原來的五個增至十一個,外人在活動範圍的自由度亦明顯增加。
n
注意兩次戰爭所開放的通商港口位置,由沿海深入到內陸地區;由五個增加至十一個,不論在「質」(位置)和「量」(數量)方面,《北京條約》也較《南京條約》有較大的影響。
|
中日甲午戰爭
|
² 原因
² 經過
² 影響
|
n
甲午戰爭的重點應該放在「影響」部分。
n
甲午戰爭對中國有深刻的影響,《馬關條約》至關重要。
n
甲午戰爭與之前的列強入侵戰爭有些不同。之前的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都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這次是日本侵略中國。日本向來都是跟從中國的,但自從日本推行日治維新的改革後,國力大增,而且更戰勝了中國。這使中國面對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感,對中國造成強烈的衝擊。
n
這次戰爭震動了中國朝野上下,在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感下,於是有維新運動的出現,同時民間的革命活動亦由此而生。
n
在經濟方面,這次最特別的是日本可以在各通商口岸設廠。日本商人可直接在中國設廠生產,不用給予關稅,直接略奪中國的經濟。列強援引最惠國待遇,獲得同樣特權,對中國的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打擊。
n
在國際上,日本戰勝了中國,除了使中國的形象進一步低落之外,亦改變了列強在亞洲勢力均衡的形勢,更埋下了日俄戰爭的伏線,對國際局勢有重要的影響。
n
基於上述各項,我們可以說1894年的甲午戰爭是中國歷史發展上的轉捩點。
n
在《馬關條約》裏,不論在割地、賠款、開埠,都是歷次侵略戰爭中損失最多,影響最深的,這是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入侵的歷程的「高峰」。(在八國聯軍之役之前)
n
准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設廠,是屬於資本的侵略,與以前只輸入洋貨有本質上的不同。列強在華設廠,是操控了中國的經濟,而且所生產的貨品不用收關稅,故對經濟造成極深遠的影響。
n
李鴻章是否需要為中國戰敗負上最大責任?
n
清廷在甲午戰敗,是武器不及人?外交出錯?還是體制問題?同學必須對此有深刻的認識。
n
甲午戰爭與日後的列強瓜分有極密切的關係,必須清楚理解。
|
列強劃分勢力範圍
|
² 原因
² 經過
² 影響
|
n
李鴻章的聯俄制日外交政策有何得失?應該推行嗎?
n
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的關鍵原因是甲午戰敗後,中國弱點盡露,引起列強侵略的野心,加上日本在戰後成為亞洲第一大國,改變了原來西方列強在遠東的均衡形勢,對西方列強造成嚴重的威脅,故此,列強實在有需要重新在中國劃定新的勢力範圍來抗衡日本。
n
在列強入侵的進程來說,這無疑是再一次加深了清朝的滅亡危機。
n
當時列強均無力獨佔中國,若中國被瓜分,將會損害各國的既得利益,列強相信維持中國現狀,符合各國最大利益。
n
「門戶開放」政策主張「機會均等」、「利益均霑」,因此獲得列強支持。
n
「門戶開放」政策雖然暫時緩和列強之間的矛盾,使中國免於被瓜分,但中國在列強的控制下,幾乎淪為半殖民地。
|
八國聯軍之役
|
² 原因
² 經過
² 影響
|
n
八國聯軍之役是列強在「門戶開放」政策後,首次聯合行動的表現。所以,有人認為這是「門戶開放」政策的影響。
n
《辛丑條約》體現了列強侵華的「極致」表現,必須熟記。
n
八國聯軍之役是列強侵華的「極致」表現。首先這次一共有八軍聯合侵華,是歷次侵略戰爭中最多侵略國的一次。
n
其次是歷次戰爭中最高的賠款,高達
n
再者,雖然是次沒有割地,但是列強卻嚴重粗暴地干涉中國的內政,如強迫中國拆除大沽砲台,列強在北京到山海關沿線駐軍,清廷懲辦支持義和團的官員和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排外性質的組織等。
n
更甚者,列強在北京的使館區內分區自行管理。這些都是清朝前所未有的屈辱。因此,後世有人以「半封建半地」來形容當時的清朝。
n
八國聯軍之役是慈禧等保守的管治和非理性的行為所致,這樣使到有識之士深深明白只有推翻滿清的無能統治才可救國,故此革命運動日漸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八國聯軍之役無疑是加速了滿清的滅亡。
|
單元二:改革與革命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洋務運動
|
² 背景
² 內容
² 失敗原因
² 歷史作用(影響)
|
n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導思想錯誤。試想,「夷人」會否將他們的「長技」教給中國人?就算他們肯教,中國人學習到的也不是最先進和最好的。
n
洋務派改革不夠深入。他們自注重軍事和經濟等表面上的改革,不作深入的政治改革,那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n
反對力量太大:不論朝廷還是民間,都有強烈的反對聲音,洋務派根本不能和他們對抗。
n
如史家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的評論:同治中興(指洋務運動)顯然只能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低層次的復興。
n
它雖然暫時制止了衰落,但卻未能使清王朝恢復到足以體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
n
它對西方軍械、技術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種浮於外表的現代化姿態;西方文明的精華所在---政治體制、社會理論、哲學、藝術和音樂---全然沒有觸及。
n
儘管如此,同治中興卻標誌了力爭恢復舊秩序、並開啟一個新秩序的大膽而又相當成功的努力。
n
雖然洋務運動是一場不徹底的改革,卻是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不容把它否定。
|
維新運動
|
² 背景
² 內容
² 失敗原因
² 影響
|
n
洋務運動著重軍事、經濟、人才培訓等的改革,但較為表面,不夠徹底。
n
相對而言,維新運動的改革較為深入,尤著重政治的改革。正因如此,所以改革遭到朝野上下的既得利益者都激烈反對。
n
兩次改革失敗的原因都與慈禧太后有關。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之一是她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使北洋艦隊經費不足。維新運動的失敗主因是慈禧發動「戊戌政變」,直接摧毀改革。
n
分析兩次改革失敗的原因,都有共同的地方:改革派本身有著種種的不足及缺點,這是失敗的內在因素;所以,只要稍有外力來干擾,改革便會很容易出問題。
n
雖然兩次改革同樣失敗,但是它們在歷史發展上有積極的作用。
n
若袁世凱不出賣光緒帝,維新運動會成功嗎?試加以評論。
|
辛亥革命
|
² 背景
² 過程
² 成功原因
² 歷史意義及其局限
|
n
孫中山對革命的貢獻,有以下各項:
n
創建革命組織:興中會、同盟會
n
創立革命思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興中會時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盟會時期),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n
策動武裝起義:廣州起義(1895年)、惠州起義(1900年)
n
宣傳革命思想:到海外宣傳革命思想,招集革命志士。
n
籌募革命經費:到海外收集各地華人熱心捐款,支持革命事業。
n
洋務運動、維新運動、革命運動三者均是清末的救國運動,必須對三者的內容有清楚認識。
n
洋務運動Ò維新運動Ò革命運動三者的先後次序體現了中國(包括清廷與民間)由淺入深的救國進程。
n
洋務、維新兩者同屬一種性質,就是清廷企圖通過溫和的改革來達致維護滿洲的政權。革命則是民間企圖利用激烈的(暴力)方法來推翻滿清政權以達致救國的目的。所以在性質上,改革與革命有根本上的分別。
n
雖然革命運動最終推翻了滿清政府,開創了民國,但是中國的救國路仍然崎嶇曲折,這是評價辛亥革命時必須注意的。
n
清末民初袁世凱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政局有決定性的影響,必須清楚知道他在清廷、革命黨和列強三者之間的重要性。
n
晚清的歷史必須與民初袁世凱一併研習,兩者關係密切。
|
單元二: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民初政局
|
²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原因、經過、失敗原因及影響)
|
n
這部份必須與單元一的辛亥革命一起溫習,才能了解晚清權力轉移的發展歷程。
n
袁世凱雖然稱帝失敗,但其對日後政局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國內出現軍閥混戰、向日本出賣國家利權(《二十一條款》),間接引發五四運動、國外接受俄國提議的外蒙自治,加深了中國的內憂外患。
n
同學需要留意《臨時約法》的作用,才可理解袁世凱及後來的段祺瑞時期放棄《臨時約法》的原因。《臨時約法》強調「責任內閣」:總統發出的命令須有內閣副署才作實。限制了總統之權力。
n
袁氏復辟的失敗主因是其錯估形勢,特別是他低估了人民的反應。要留意的是民國是近代史的轉型期,中國的政治體制由帝制轉變為民治,證明人民對民主的渴望,摒棄一家一姓之統治。
n
由於他的所作所為均是違反歷史潮流,因而引起公憤,甚至眾叛親離,外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願再支持失去人心的袁世凱,最後他的稱帝夢幻滅,憂憤而死。袁世凱的失敗,可算是他自取其咎。
n
袁氏稱帝的失敗的最大的影響是全國失去了象徵統一的權力中心,北洋軍閥內部也缺少一個資歷、聲望、實力足以統攝全國的人,於是中國自此陷入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
n
在評論袁世凱的一生時,同學必須留意在乙部課題一時曾學過與他有關的知識。例如他曾出賣光緒帝等人而引發「戊戌政變」;現在他又出賣革命黨人,實行獨裁統治(見《中華民國約法》的內容);最後,他更出賣全中國的人民,復辟帝制。總之,袁世凱在歷史上的重要決擇,皆是自私自利,妄顧國家民族利益的野心家,獨裁者。
|
² 軍閥混戰(由來、概況、影響)
|
n
明白「府院之爭」的由來。
n
留意不同軍閥派系有不同的外國勢力支持。
n
軍閥混戰對政局的影響。
|
|
² 山東事件與五四運動(原因、經過、影響)
|
n
留意五四運動釋義有廣義及狹義之分:廣義:指五四新文化運動;狹義:發生於1919年,由學潮擴大的群眾運動。
n
五四運動為近代史中一場最重要的民眾運動,其爆發的原因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發展的歷史趨勢。
n
巴黎和會是近代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環,使中國外交上逐漸走向獨立自主,意義重大。
n
五四運動在政治、學術、思想等方面影響深遠,其中中國拒絕簽署和約是外交上的一大突破;在政治上推動北伐的壯舉;在思想上開始對傳統文化有所質疑等,特別留意五四運動後學者對全盤西化和傳統禮教的態度是否過份激烈。
n
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使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救國路線有了明顯的改變:由以往偏向英美的「民主」、「科學」,轉向引入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催生了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
n
此外,孫中山亦藉此機會改組中華革民黨為中國國民黨,對日後的歷史有著重要的影響。(開啟日後國共合作與分裂的歷史)
|
|
² 外蒙事件與西藏事件
|
n
了解外蒙古自治及西藏事件與袁世凱稱帝的關係。
|
|
國共分合
|
² 國共第一次合作(原因、經過、結果、影響)
|
n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為本部份的重點,必須熟記,因為了解其原因有助分析孫中山採取「聯俄容共」的真正目的,從而判斷這是否一個明智決定。
n
「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是指共產黨仍可保持其獨立性,黨員擁有雙重黨籍,這種合作形式為兩黨日後於1927年分裂埋下伏線。
n
國、共兩黨得以順利達成合作協議,很大程度上是得力於蘇聯從中拉攏所致。
n
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對國民黨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時亦有造成傷害,因此這政策相當富爭議性,同學必須對此有深刻的認知。
n
必須注意,國共雙方合作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建基於兩黨的各自需要,加上國內局勢(軍閥混戰)和國外因素(蘇聯援助)所促成。(黨內需要+國內政局+國外因素)
n
必須熟記瑞金、井岡山、延安的位置及紅軍長征之路線。
n
留意共產黨根據地在1927-1930年的地理特點(多在兩省之交界,地勢崎嶇,國民黨勢力不易到達的地區)有利共產黨的勢力鞏固。
n
從國共分裂的背景可知國共兩黨並不是真心願意合作。如徐中約於《中國近代史》所言「國共合作只不過是一場追求利益的結合,雙方都需要對方,但也厭惡對方」。
n
共產黨雖然在長征中損失慘重,幾乎滅黨,但剩下的共產黨員卻因此而磨練了堅毅不拔的意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更加堅定。這種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精神,在日後共產黨的革命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n
國共第一次合作,雙方各有得失,必須留意。
|
² 國共第二次合作(原因、經過、結果、影響)
|
n
西安事變是現代史一個轉捩點:停止國共內戰,共同抗日。
n
國共兩次合作只是迫於時勢,政見不同難以持久,這正正解釋為何抗日後兩黨合作關係立即中斷。
n
對於兩次國共,雖然主義各有不同,可是最終仍能達成合作的共識,完全是建基於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利害關係中考慮;因此,當利害關係產生變化,雙方的合作關係則會出現裂痕,結束合作關係,繼而展開內戰的收場。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n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出現,主要是由於日本加快侵華步伐,使中國陷於存亡之秋,國內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呼聲極為高漲,促使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
n
西安事變出現原因:國外形勢(日本侵華)+國民黨當時的政策(先安內後攘外)+共產黨的回應(支持一致抗日,爭取喘息機會)+國內民眾的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n
西安事變後,國共再度合作。日本恐怕影響其侵華計劃,於是加緊侵略,遂爆發中日全面戰爭。
n
由此可見,西安事變在歷史發展上的重要性。
|
|
抗日戰爭
|
² 日本侵華的原因
² 抗戰前日本的侵華行動
² 全面抗戰的背景
² 抗戰經過(三個階段)
² 中國抗戰勝利的原因
² 抗戰時期的中國外交
² 抗戰期間的國共關係
|
n
對1931年至1937年前的日本侵華行動必須有清楚的認識。
n
日本侵華行動的升級,與國民黨當時採取的「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有密切關係,這亦是促成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的關鍵原因。因此,同學在認識國共第次合作時,必須對日本侵華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n
必須清楚認識抗戰期間,每個階段所採取的策略及重要事件,以便回應抗戰勝利是否需要依靠美國的協助的問題。
n
抗戰期間,每個階段中國均有一定的戰績,尤其是第二階段,這些事例,足以證明縱然未展開第三階段(太平洋戰爭),美國未對中國有任何的協助下,中國亦能獨力取得多次勝利(例如三次長沙會戰),可見中國絕對有能力戰勝日本。
n
中國抗戰勝利,可從三個角度來分析:中國(戰略、地理、士氣等)+日本(資源不足、錯誤發動太平洋戰爭)+國際(盟軍支援)
n
抗日戰爭期間,國共雙方的矛盾日趨表面,原因是由於共產黨在這段時間得到快速的發展,引來國民黨的不滿,遂發生新四軍事件。這是國共關係史上重要的一段,不能忽視。
|
國共和談與內戰
|
² 戰後的國共和談(重慶和談+政治協商會議)
² 國共內戰(原因、經過、勝負分析)
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n
清楚認識國共兩黨再起內戰的原因,當中,利害關係最重要。
n
內戰分前後兩個階段:前期國民黨過於進取,以致分散兵力,虛耗甚大;相反,共產黨採取守勢,避其鋒芒,等待反攻時機。終於在戰爭中期開始形勢逆轉,共軍展開反攻,三大戰役,奠定日後中共成功取得內戰勝利的關鍵。因此,同學必須對這段歷史有深刻的認識。
n
必須熟讀國共內戰的勝負因素,因為這是考核重點。各位宜在政治、經濟、社會及國際等各方面,就國共雙方的表現,找出最為關鍵的因素,作為勝負的分析理據。
這是本課題的重點,必須有深刻的認識。
n
在國共內戰之中,國民黨得到美國的支持,而共產黨則得到蘇聯的支持,比較兩者,何者得益較大,以致在內戰中取得最後勝利。
|
單元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課題
|
內容
|
重點分析
|
社會主義建設
|
² 建國初期的政治運動及經濟措施(背景、概況及影響)
|
n
必須清楚知道中共建國初期,為了鞏固統治,故在政治及經濟上均推行了一連串的運動。
n
同學必須對每項運動的背景、推行情況以及結果有清楚的認識,以便衡量其得失。
|
² 社會主義改造與一五計劃(背景、概況及影響)
|
n
清楚知道一五計劃的各項重點內容及其影響。
n
一五計劃由於在工業及農業方面均取得理想的成就,因而令領導階層在訂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時作出了過於理想的估計,最終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
|
²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整風、鳴放、反右、三面紅旗)
|
n
這是新中國進入曲折發展的開始。
n
最初,中共想藉著鳴放來進行整風運動,結果演變成為清算和批鬥異忌的反右運動,令數以十萬計的人被劃為右派,造成很多冤假錯案的出現,影響深遠。
n
「鳴放」最終引發「反右」,結果令人不敢對政府有任何的批評,不但阻塞了政府聽取不同意見的渠道,更導致日後沒有人敢指出大躍進的失誤,遂造成災難性的結果,影響至巨。
n
必須詳細分析導致三面紅旗失敗的原因:領導階層盲目冒進+幹部盲目跟從、浮誇心態+人民愚昧無知的跟從+蘇聯的撤援。
n
從上述不同持份者當中,分析各自的責任,以及分辨何者責任最大。
n
評論劉少奇以「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來評價大躍進的失敗是否合理。
n
所謂「人禍」,可以包括:毛澤東的好大喜功、幹部的盲目冒進和服從、幹部的浮誇風氣泛濫、人民的愚昧無知(土法煉鋼)、中蘇交惡(撤援及迫還外債)。當中各項的內容,同學必須有具體的掌握。
n
三面紅旗的失敗,導致毛澤東退居第二線,劉少奇出任國家主席。這個領導層的職位調動,令毛澤東心感不安,最終引發文化大革命的出現,影響極為深遠。
n
三面紅旗在新中國初期的發展上有著承先啟後的作用。承先:因為一五計劃的成功,而出現盲目樂觀的心態,而製訂不切實際的生產指標;啟後:大躍進失敗後,經濟大受破壞,以致有劉少奇的「八字方針」和「三治一包」的經濟政策出現,結果令毛澤東認為這是「走資本主義路線」;加上毛澤東不甘退居第二線,於是引發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浩劫,影響至為深遠。
|
|
文化大革命
|
² 背景
² 經過(導火線、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² 影響
|
n
留意文化大革命的遠因是大躍進失敗後,由於劉少奇和鄧小平等主持經濟改革,被毛澤東認為他們是「走資本主義路線的當權派」,於是發動文化大革來把他們打倒。
n
注意文化大革命的性質:是權力鬥爭?(毛澤東不甘心退居第二線,要重奪國家主席的權力)還是意識形態之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
n
文化大革命的出現,有其相當複雜的背景:中共領導層內部的權力鬥爭(人民內容的矛盾)、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理論、人民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影響、中蘇理論分歧等。同學必須認清國內、國外形勢,從而分析文革出現的原因。
n
必須清楚文化大革命三個階段的重要事情。第一階段:重點是毛澤東利用紅衛兵打倒劉少奇及紅衛兵「破四舊,立四新」的具體表現;第二階段:主要是林彪急於奪權,於是發動政變暗殺毛澤東,結果事而而死;第三階段: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發動一連串的政治運動以及被捕概況。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重點,不能混淆。
n
評價:爆發文化大革命的責任誰屬,是本課題的重點。同學必須從不同持份者(毛澤東、林彪、四人幫、紅衛兵等),分析各自有何責任,衡量輕重,從正、反不同角度,找出最重要的因素。
n
影響:文化大革命被認為是「十年浩劫」,理由何在?同學必須從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各方面,找出由文革造成的種種災難性的結果,利用相關史實加以說明。
|
改革開放
|
² 背景
² 內容(起步、深入)
² 影響
² 香港及澳門回歸
|
n
這部份內容與通識教育科現代中國有關,其中對改革開放的內容及其得失要有一定的認識。
n
這部份有機會在資料題出現,故宜與甲部有關經濟改革/措施的課題相結合溫習,例如春秋戰國的經濟改革,秦漢、隋唐的經濟措施等。
|
建國初期的外交關係
|
² 中蘇關係
² 中美關係
² 中日關係
² 與亞非國家的關係
|
n
重點是中蘇和中美關係。
n
必須清楚新中國成立後,在不同年代(五十至八十年代)的關係有何變化。
n
由五十年代「一邊倒」親蘇反美,六十年代「反美反蘇」,以至七十年代「聯美抗蘇」,均須有深刻的認識。
n
八十年代後的中外關係簡單理解便可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